沃尔沃与斯堪尼亚的史诗级广告对决,每一帧都是烧钱的味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4:05 1

摘要:在商用车领域,特别是重型卡车界,有两个名字如同倚天剑和屠龙刀,那便是来自瑞典的双雄——沃尔沃(Volvo)和斯堪尼亚(Scania)。它们之间的竞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产品层面,上升到了品牌、技术乃至文化的巅峰对决。而它们的一系列广告,更是将这场对决演绎得淋漓尽

在商用车领域,特别是重型卡车界,有两个名字如同倚天剑和屠龙刀,那便是来自瑞典的双雄——沃尔沃(Volvo)和斯堪尼亚(Scania)。它们之间的竞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产品层面,上升到了品牌、技术乃至文化的巅峰对决。而它们的一系列广告,更是将这场对决演绎得淋漓尽致,堪称“无法模仿的经典”。今天,卡车e族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这场史诗级的广告大战。

这场对决的导火索,源于2013年沃尔沃发布的一条广告。他们请来了好莱坞动作巨星尚格·云顿(Jean-Claude Van Damme),在一片壮美的日落景色中,伴随着空灵的音乐,尚格·云顿双脚分别踩在两辆正在倒车的沃尔沃FM卡车后视镜上,随着卡车缓慢分开,稳稳地完成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一字马。

这个镜头没有特效,是真实拍摄。它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尚格·云顿的功夫了得,更是为了展示沃尔沃当时主打的“动态转向系统(Volvo Dynamic Steering)”的极致精准与稳定。两辆重型卡车在倒车中能保持如此完美的间距和稳定,足见其技术的含金量。此广告一出,迅速火爆全球,播放量轻松破亿,成为广告界的神话。

面对老对手的疯狂刷屏,同为瑞典骄傲的“公路之王”斯堪尼亚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们没有模仿,而是用一种更宏大、更具工业美学的方式进行了回应。斯堪尼亚召集了14辆卡车和90名精英驾驶员,在一个废弃的机场,用卡车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时钟。

这不仅仅是摆个造型,这个“卡车时钟”真实地运行了整整24个小时。作为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卡车需要以截然不同的速度(外圈时速53公里,内圈时速13公里)精准行驶,这对车辆的可靠性、燃油经济性以及驾驶的精准操控提出了极限挑战。最终,斯堪尼亚成功了,还顺便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波反击,打得既巧妙又震撼。

眼看风头被抢,沃尔沃决定玩得更大。为了展示全新系列卡车的坚固性,他们直接用四辆新卡车层层叠叠地堆成了一座高达15米、重达58吨的“卡车巨塔”。更疯狂的是,沃尔沃集团的全球总裁罗杰·阿尔姆(Roger Alm)亲自站在这座移动巨塔的顶端,穿越雨夜。

总裁亲自“玩命”,这传递出的信息再明确不过了:我对我家产品的坚固性和安全性有绝对的信心。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展示,更是一次品牌信誉的豪赌,场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面对沃尔沃总裁的“搏命演出”,斯堪尼亚再次选择用技术说话。他们调动了2000架无人机,通过精密的编队和协同作业,硬生生将一辆40吨重的斯堪尼亚卡车从地面吊起,在城市上空飞行。

当卡车平稳降落在机场跑道时,镜头一转,驾驶室里竟然还坐着司机。这个广告极度展现了斯堪尼亚在精准控制与车辆平稳性方面的技术实力,虽然特效成分居多,但其创意和传递出的科技感,足以让所有观众印象深刻。

本以为对决已近尾声,没想到沃尔沃的创意还没有枯竭,而且他们似乎跟自己的总裁“杠”上了。

首先,他们把总裁埋进了沙地里,只露出一个头,然后让一辆新款的沃尔沃FMX工程卡车从他头顶高速驶过,利用其超高的离地间隙,完成了一次极限穿越。这展示了车辆强大的通过性和底盘稳定性

紧接着,为了硬杠斯堪尼亚,沃尔沃又用起重机将一辆卡车垂直吊起,总裁老哥再次毫无畏惧地站在车头,被吊至港口半空。这波操作,着实是把对手给整不会了。

总结

沃尔沃与斯堪尼亚的这场广告大战,早已超越了营销的范畴,成为了一场工业艺术和极限创意的展演。它们没有喋喋不休地夸赞自己的产品参数,而是通过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场景,将产品的核心优势——稳定性、精准性、坚固性、可靠性——直观地烙印在观众心中。

这场对决没有真正的输家,双方都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自己作为世界顶级商用车制造商的强大实力和品牌自信。不过就像视频结尾说的那样,这种广告创意,确实是有点“费总裁”啊!

来源:卡车e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