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音输入技术出现以后,大大提高了文字输入效率。很多人用语音输入来创作文学作品,似乎得心应手,写字非常快。用语音输入时间长了,创作文学作品就有了口头语言的意思,似乎要回归口头文学。
语音输入技术出现以后,大大提高了文字输入效率。很多人用语音输入来创作文学作品,似乎得心应手,写字非常快。用语音输入时间长了,创作文学作品就有了口头语言的意思,似乎要回归口头文学。
文学发源于远古时期的生产劳动,在劳动中,人们有呼喊,有笑骂,有追逐打闹。休憩的时候,人们可以讲故事。可以说,诗乐舞同源,并不是单一发展的。那时候没有文字产生,人们只能通过口头讲故事来创作和传播文学作品,以至于在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加入了群体创作的元素,成为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创作。口头文学大多都是通俗文学,语言朴野,有的甚至带着调笑的成分。有的口头文学作品里充斥着粗俗的笑话,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文学出现了分野,有文人士大夫欣赏的雅文学,还有民间老百姓欣赏的俗文学。这个时候文字已经产生,文人士大夫有知识,有文化,要通过文字来创作文学作品。而民间老百姓大多都是农民,不读书,不识字,仍然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播文学作品。文人大夫要把通俗的口语变成文雅的书面语,不管写诗、作词,还是写散文、写小说,都要用文雅的词汇,而不能用通俗的口语,以免被人诟病。民间的俗文学大多用口语,传播起来比较方便。俗文学大多加入群体创作的元素,有着媚俗的意味,尤其是结局,要有一个光明的尾巴,要实现大团圆。倘若是个悲剧,那么结局也一定是美好的,不是魂灵实现了复仇,就是魂灵在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团聚,或者爱而不得、以身殉情的男女变身为蝴蝶,双宿双飞,总归要给人们以心理安慰,而不会弄成彻底的悲剧。
通俗文学的语言比较浅显,有很多都是大白话。只要能把故事说清楚,用大白话也没关系。文人士大夫就不这样,要追求用词的文雅,哪怕以辞害意,也仍然要用文雅的词来描述故事,甚至让很多人产生误解。文人士大夫描写的故事中,民间的老百姓是不可能说文言的,也不会说官话,但偏偏在故事中说了文言,说了官话,怎么说都是距离现实太遥远,大大失真。民间口头文学就不这样,一般比较通俗易懂,即便皇帝说话,也仍然说了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话。听的人没有什么违和感,认为这样的故事很真实,因为无论是情节还是语言,都贴近他们的生活,最主要的是他们能够听懂。民间的老百姓不识字,却能够听懂口头文学作品,还能够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所创造。到了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几乎每一个人都识字,都能读书。尤其是互联网普及以后,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不但可以打字输入,而且可以用语音输入。一旦用了语音输入,就会事半功倍,比手打字要快得多,甚至能够每分钟输入几百字。以这样的速度来写文章,几乎两分钟就能写一篇文章,倘若用手打字,至少需要十分钟。
语音输入给人们带来了便捷性,搞文学创作的人开始用语音输入,本身可以提高输入效率。但用语音输入时间久了。创作的人就会发现,很多书面语言不自觉地转化成了口头语言,很多文学作品不自觉的转化成了口头文学作品。语音输入对创作的人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还是创作的人不想费劲找文字,而是要适应语音输入的规律,说一些逻辑性强的大白话。越是这样,语音输入模块辨认率越高,输入效率就越高。长期借助语音输入的人很可能受到语音输入的限制,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逐渐顺应语音输入的需求,最终提升了输入效率,却不知不觉被改变了。当然语音输入系统是可以联网的,连入网站后面的大数据中心,捕捉讲话人的信息,最终形成语音资料库,等候随时调用。用语音输入法的人越多,语音输入资料库的信息就越多,输入的准确率也就越高,但并不能保证每一个用语音输入的人都是作家,也不能保证他们都是网络文学的写手。
作家搞创作的时候,用了语音输入法,就会顺应语音输入法的习惯,最终用的语言通俗易懂,好像口头文学。但并不是说口头文学就一定是低级的,很多口头文学作品历经千年而不衰,而用文字构成的作品却有很多流传不下去。女娲补天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而李白的诗才流传了九百多年。女娲补天的故事属于口头文学故事,后来才编入了《山海经》。李白的诗本来就是用文字写的,却不如女娲补天的故事流传更久远。民间故事和传说并不一定比作家们写的文学作品要短命,很多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口头文学作品加入了群体创作的元素,最终适应了人类群体的发展,也适应了人类群体的心理需求,当然会传唱不衰。用文字构成的作品大多只是在知识分子阶层之间流传,老百姓懂的却不多。即便到了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能够流传下去的文学作品也仍然不多。很多文学作品属于文字垃圾,根本不是伟大的经典,当然就不具备流传的可能性了。用语音输入法创作文学作品,很容易让文学作品流于口语化,似乎文学经过了高雅的过程,又重新返回到了口头文学的通俗境地。当然也不能绝对这样说,很多作家有独特的语音库,能够保留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当然就不一定是口头文学了,但作品中一定有些句子通俗易懂,适应了语音输入的规律,当然也就让很多文化不高的人轻松接受了。
语音输入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很多人的输入习惯,就像手机触屏操作改变了传统手机使用习惯一样。看似人们在使用语音输入法,其实语音输入法在改变使用的人。用语音输入法创作文学作品,逐渐走向口头文学境地,就是语音输入法对作家的一种改变。
来源:铁剑帮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