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南山中学学子陈启航:校园→深海→蓝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0 19:22 2

摘要:2012年,陈启航在绵阳南山中学开启高中生活。南山中学古色古香又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初印象。高一开学初,他加入由廖文斌老师指导的物理竞赛班,为他日后的物理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高中三年间,他的班主任兼化学老师王大志,以务实的教育教学风格深刻影响了

从绵阳南山中学到上海交大

他实现了个人成长与价值提升

从求学深海到跨界航发

他在交大磨砺近十载

他潜心科研

参与多项深海采矿装备关键技术研发

他严谨治学

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

他锐意创新

多项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落地应用

他胸怀家国

从深海矿采到航空发动机研发

始终践行工程报国理想

他就是

绵阳南山中学2015届毕业生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025届致远荣誉计划博士毕业生

陈启航

陈启航南山中学2015届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25届致远荣誉计划博士毕业生

导师:杨建民教授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研究方向:深海采矿智能装备、强化学习、智能控制

签约单位:TH实验室

荣誉奖项:

1. 2025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2. 2019届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3. 多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CCS奖学金等4.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支部书记、三好学生

在南山绽放的青春记忆

2012年,陈启航在绵阳南山中学开启高中生活。南山中学古色古香又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初印象。高一开学初,他加入由廖文斌老师指导的物理竞赛班,为他日后的物理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高中三年间,他的班主任兼化学老师王大志,以务实的教育教学风格深刻影响了他。每一位任课老师都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帮助他打牢学科根基,让他的学习状态日渐佳境,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最终迈入上海交通大学的殿堂。

▲ 陈启航在绵阳南山中学就读期间主持班会活动

三年高中时光中,语文老师杨邵斌和周静让陈启航在诗词歌赋中汲取人文精神,高考语文取得132分的好成绩;数学老师左天松坚持启发思维,引导他用多维视角探索数学问题的深层解法;英语老师李长贵在课堂内外给予他专业而系统的辅导,使他在日后留学、国际交流的道路上更加从容;物理老师李毅与廖文斌结合探究式教学,带领他深度感悟客观世界的规律;化学老师王大志利用丰富的实战经验,传授了高效的化学学习方法;生物老师梁婷通过一丝不苟的板书与生动的讲解,令他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课堂上的名师引路,南山中学还拥有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为陈启航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田径运动会、班级跨年晚会和秋游、广播台的演讲以及宿舍间的课间锻炼,都成为令他回味无穷的青春记忆。正是在这份学习与生活的双重积淀中,陈启航逐渐成长为一个对未知领域充满热忱与好奇的“好奇宝宝”,既收获了知识,也在多彩的高中生活中培养了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5届33班毕业合影

栉风沐雨,勤学苦钻

在绵阳南山中学就读期间,陈启航对机械装备和宏大工程充满兴趣。2015年秋,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从此开始了求学深造的漫长旅程,并在本科阶段为自己铺就了一条坚实而多元的成长道路。

本科期间,他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为夯实专业基础,他潜心钻研力学、流体力学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原理,从最初的课堂笔记到实验室项目,一步步积累着深厚的学术功底。他不仅在课业上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CCS奖学金和声申奖学金,还以优异成绩在毕业时荣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 陈启航(左一)在交大本科基础课程学习与物理老师合影

在学业之外,他积极投身校园活动、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力求全面发展。他担任班长与学生党支部书记期间,不仅细致协调同学事务、组织主题党日活动,还热心服务学院,推动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提升。他主动参与长城助学计划暑期支教,深入偏远地区为当地中小学生带去知识与希望。这些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组织沟通经验,培养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也让他在同学与老师心中树立了乐观务实、勇于担当的形象。

本科末期,凭借优异的学术表现、突出的实践能力,以及在校综合排名中的显著优势,他成功入选上海交通大学直博生致远荣誉计划。这一计划是交大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设立的高层次渠道,为他的科研生涯奠定了更高的起点。以直博生的身份继续深造,陈启航深感荣誉与责任并重。

锲而不舍,深海拓荒

博士阶段,陈启航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探索更加深入、更加聚焦。在导师杨建民教授的引领下,他选择了极具挑战性和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复杂海底环境下的深海履带式采矿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和应用研究。

深海采矿被誉为未来资源开发的全新领域。在弱光、高扬尘、底质松软、地形复杂的海底环境中,无人装备的稳健行走与精准作业面临巨大的技术难题。陈启航以强化学习与智能控制为核心,围绕路径跟踪、避障控制、数据采集、系统标定与调参不断深耕。他开发并优化控制算法,为深海采矿车“开拓一号”与“开拓二号”提供技术方案。无数个深夜,他在实验室对着代码反复推敲,在现场调试中仔细标定传感器参数,在仿真与物理试验之间来回验证。在一线实践的挑战和丰富经验积累下,他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以切实落地的工程成果。

▲ 陈启航(左一)与导师杨建民教授(右一)在“开拓一号”海试现场

杨建民教授在他的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师不仅为他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也在思维与理念上给予精准点拨。从课题方案的初设、算法的迭代优化,到设备选型、海试验证,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师生智慧。在这样的科研氛围中,陈启航逐渐培养出系统思维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不但能发现问题,更能为复杂工程难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陈启航在“开拓二号”海试现场

国际视野,跨文化磨砺

在科研成长的路上,陈启航还曾走出国门,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使他能够在多元文化中开阔眼界、启发灵感。

▲ 陈启航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交流期间兼职习题课助教

在西澳大学,他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科研讨论,旁听国际学术报告,并利用英文开展外导的课程习题课助教工作。在担任助教的过程中,他用耐心和认真帮助海外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完成实验项目,在海外课堂中以中国青年科研者的形象出现。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同行们的交流中,他更深刻地理解了国际前沿技术的动态和趋势,对深海采矿车智能控制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样的经历不仅提高了他的英语沟通能力,更使他拥有了全球化视野,以更开阔的胸襟思考工程问题、追求学术新知。

家国情怀,跨界扬帆

博士即将毕业之际,陈启航收到了多家高新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橄榄枝。他深知个人价值应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在持续思考后,他坚定选择加入家乡四川成都的TH实验室,从深海行业跨界投入航空发动机研发。这一选择看似跨度巨大,却源于他对“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深入体悟、对“创新报国”的坚定信念。

深海矿采装备与航空发动机研发,不同的领域同样需要坚韧不拔的工程精神和严谨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将深海领域智能控制的研究经验传输至航空动力系统的设计中,陈启航期待为我国自主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核心技术贡献智慧与力量。

▲ 博士毕业前夕,陈启航与盛宣怀雕像合影

站在2025年的毕业门槛前回首,陈启航在上海交大的十年,是从青涩学子到科研骨干的转变旅程,是从校园课堂到浩瀚深海再到广阔蓝天的探索之路。

南山三年,陈启航在知识与思维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在师长与同窗的陪伴下度过了多姿多彩的青春岁月。本科时期,他历练知识根基,并通过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社会实践锻炼了组织协调和人文情怀。博士时期,他在导师的引领下扎根深海,从理论方法研究到控制系统实践,将强化学习与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前沿海工装备中,以论文、专利、软件著作展示科研实力。海外联合培养的经历,则让他以国际化视野丰富了学术追求的维度,在跨文化环境中碰撞思想火花。而毕业前的职业选择,更是将家国使命与自身理想紧密相连,从海底资源开发到航空强国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交大人“知行合一”“饮水思源”的人生华章。

对陈启航而言,在交大求学的十年只是序曲。未来的征程中,他将以积累的丰厚知识、积淀的实践经验以及崭新的国际化思维,为国家前沿科技与国防实力提升贡献交大人的力量。从蓝海到长空,他将以交大青年的勇气与智慧,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陈启航勉励南山学弟学妹:“只要保持对学习与生活的热爱,脚踏实地、敢于探索,南山中学定能成为每一位追梦人的坚强后盾,为更高远的人生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锦绣巴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