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惠民、产业富民的发展胜势,遂宁市以林长制为统领,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为抓手,高起点谋划、全市域统筹,全面开启森林“四库”建设新篇章,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为成渝中部地区筑牢坚实的生态屏障。
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惠民、产业富民的发展胜势,遂宁市以林长制为统领,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为抓手,高起点谋划、全市域统筹,全面开启森林“四库”建设新篇章,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为成渝中部地区筑牢坚实的生态屏障。
绘就蓝图,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市林长办牵头,统筹全市森林资源,结合各地原有规划布局,坚持全市统筹,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优化空间布局,科学确定目标任务,统一编制《遂宁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助推森林“四库”建设规划(2025-2035 年)》。规划以建设“成渝中部‘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示范市”为目标,以森林质量提升为支撑点、林业产业发展为着力点、林文旅融合为突破点,构建“一环一带两区多点”总体格局,提出“7+20+1”目标任务体系,明确“223”奋斗目标。同时,市林长制办公室印发《遂宁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助推森林 “四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 2025 年围绕七大工程,实施营造林面积 13.5 万亩,计划建设“林文旅业安”融合示范村 10 个,完成总投资 10.55 亿元的目标任务。
激活资源,赋能林旅深度融合。市政府印发《建设“森林四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和美乡村建设,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思路,依托现有文旅资源禀赋,绘制《遂宁市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图谱》,构建1条旅游环线、5大特色组团、50个林文旅业安融合发展示范村的“1+5+50”区域联动发展格局,打造成渝中部醉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已在船山区永兴镇新开村、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射洪市瞿河镇中皇村、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大英玉峰斗笠村等开展示范建设。
夯实根基,强化全周期质量管理。强化系统思维,建立健全储备林全周期技术管理体系,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共赢。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指南开展设计、施工,通过合理确定采伐强度,精准筛选目标树,明确间伐范围与对象,构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协同发展的梯次格局,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完善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科学选择采伐方式、合理规划作业道路、布设临时防护措施等,因地制宜推广等高植物篱、生态拦截沟、坡面径流调控等工程与生物措施,有效降低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有效减少地表扰动面积、有效减少地表径流的冲刷,增强森林涵养水土能力。强化施工现场技术指导,严格遵循国家储备林项目“采小留大、采密留疏、采劣留优”的采伐原则,优先补植香樟、栾树等防火、蓄水、抗病虫害的阔叶树种,构建复层混交异龄林,更好地发挥森林“水库”功能。今年,全市已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作业设计批复8个。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