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面上曾经映日别样红的荷花早失了踪迹,空留枯败荷叶满目,徒增凌乱伤感。
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
水面上曾经映日别样红的荷花早失了踪迹,空留枯败荷叶满目,徒增凌乱伤感。
最好的时光似乎都已成往事,还有什么可供人心向往之的呢?
也只好在无限怅惘中回忆过去,聊慰愁怀罢了: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才一转眼,秋天就深了。
接下来是冬,更寒冷更煎熬的日子在等着她。
她不怕秋,也不怕冬,却见不得这季节中的衰败与寒意。
颗颗真珠雨,那是上天给枯荷的眼泪。
也是她的吧。
泪如珠,却无人采摘,无人怜惜。
雨滴也好,泪滴也罢,到底不过是无足轻重的陪衬,只应悄悄留给自己。
留给伤心寂寞的自己。
荷花去了,去得彻彻底底,不曾留下一丝一毫念想。
荷叶黄了青春的容颜,萎了挺拔的身姿,只把雨滴一滴又一滴,滴在身上,滴在心里。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骤雨初歇,月光轻移莲步,一点一点透出云层,怕是月中仙子也不忍衰荷遭受骤雨长久打击,想要趁云散雨收之际,及时给予对方一点温柔抚慰。
可是月光如此清寂,未及染亮荷塘,就先冷彻了整个鸳鸯栖息的池畔水湾。
如今,那些曾经双宿双飞的鸳鸯,都去了哪里。
它们在哪里躺卧,又在哪里继续书写甜蜜的篇章。
空留这寂静冷彻的鸳鸯浦,让人鼻热眼酸,珠泪难止。
池上凭阑愁无侣。
独倚池畔栏杆,她为什么如此惆怅?
哦,她是在为意中人离去而伤心,一别杳无音信,一别从此再见遥遥无期。
他为什么可以如此无情,忍心抛下她,似乎他和她之间从来没有产生过什么交集。
难道他就不记得她是他的伴侣,花前月下,他们曾相偎相依,度过无数美好时光?
奈此个、单栖情绪。
如今他一去不返,教他如何忍受这形单影只的孤寂滋味。
她这般心心念念着他,从未将他的影子从心上拂去,也拂之不去,难道他真的不知不晓不顾吗?
她所有的相思之苦,皆因他而起,也为他而起,如今无情无绪,无日无夜,他如何能够全不怜惜,全无片言只语安慰。
她无法忘记他,难道他却可以把她丢在脑后么。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她感觉自己被囚住了,囚得那么牢,那么彻底。
多像眼前这只被关在金色笼中的鹦鹉。
可惜鹦鹉有人相伴,有人相逗,她竟然连一只鹦鹉都不如。
罢,罢,罢,或许百无聊赖之际,她还可以和鹦鹉说说话,说那些她听过的怎么忘也忘记不了的话。
那是她的意中人曾经在耳畔说过的话,甜透过她的心。
若是她可以一句句将这些话逗弄鹦鹉,让鹦鹉学会说这些话,偶尔蹦出一两句,是不是也等同她再次听到意中人的情语?
哪怕是鹦鹉学舌的情语?
冷月,残荷,寒塘。
柳永用文字建构的布景瞬间凄凉感拉满,让人一望便沦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首玲珑小令如一枚精心雕琢的秋日琥珀,凝固着千年前那个雨夜的心事。
一个因为心上人离去而无限落寞无限惆怅的女人心事。
柳永以市井文人的敏锐触角,将传统闺怨题材演绎出鲜活的戏剧感。
这短短的文字,全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拂之不去,触之可感,鲜活生动,画面感十足,让人很难不被代入其中。
金笼中的鹦鹉,不仅见证着寂寞芳心,更成为沟通雅俗的文学密码——
当女子一遍遍呢喃的教语声穿透时空,我们依然能触摸到那份古今同慨的孤独体温。
情难禁,爱别离,好事从来多磨,芳心向来难许。
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即使身处繁华世界,身体固然可以因为刻意奔波而麻痹,心灵却仍需要一个可以回应的声音。
于是,这段词在时空的跨越中仍能引发共鸣:
对陪伴的渴望、对甜言蜜语美好往昔的回忆,以及在现实约束下对自由与温柔的永恒追寻。
原来,我们也在用不同方式,念着各自的粉郎言语。
来源:滑稽小丑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