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看够了吗?”小雨平静地站在酒席中央,手里拿着那份刚递给张强的文件。
包厢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人们的目光在小雨和张强之间游移。
张强的脸色从红润变成苍白,手指捏着那张纸,像是触电一般颤抖。
01
小雨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县城,天气总是湿漉漉的,房子贴着房子,人挨着人。
那是2006年,小雨五岁那年,母亲王丽和生父离了婚。离婚的原因小雨记不清了,只记得母亲常常一个人在厨房里抹眼泪,生父回家越来越晚,两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
一年后,母亲带着她搬进了张强的家。张强比母亲大三岁,在县里一家建材公司做销售经理,收入不算高但稳定。
刚开始,小雨对这个新家充满期待,她偷偷叠了一只纸鹤放在张强的枕头下,希望这个新爸爸能喜欢她。
“小雨,叫叔叔。”母亲扶着她的肩膀,示意她向张强问好。
“张叔叔好。”小雨乖巧地鞠了个躬。
张强点点头,表情平淡,只是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眼神里没有期待中的温暖。
“去收拾你的东西吧,你的房间在二楼右手边。”张强说完就转身进了厨房。
小雨记得很清楚,那是她第一次感觉到张强对她的疏离。她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敢问。只是默默地拖着小小的行李箱,一步一步爬上了楼梯。
从那天起,张强成了她法律上的继父,但从未真正成为她情感上的父亲。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雨和张强之间的距离不但没有缩短,反而越来越远。
七岁生日那天,班上同学都带着父母来参加她的生日派对。
张强刚好出差,只给她买了个蛋糕,上面插了七根蜡烛。母亲在她耳边小声说:“张叔叔很忙,他心里是爱你的。”
小雨点点头,但她知道那不是真的。爱是藏不住的,就像她同桌李小明的爸爸,每天放学都会站在校门口等他,远远地就能看到脸上的笑容。
小学三年级,小雨拿了全班第一。她兴冲冲地跑回家,把奖状拿给张强看。
“张叔叔,你看我拿了第一名!”
张强正在看报纸,头也不抬地说:“嗯,不错。”然后继续看他的报纸。
小雨站在那里,手里的奖状慢慢垂了下来。母亲从厨房探出头,对她笑了笑,小声说:“真棒,妈妈晚上做红烧肉庆祝。”
小雨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没有哭出来。她把奖状整齐地折好,放进书包,回到自己的房间。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把自己的成绩单或奖状拿给张强看过。
每年的家长会,都是母亲一个人去。有一次老师问起她的父亲,母亲尴尬地说:“他工作忙,抽不开身。”
小雨坐在一旁,看着其他同学的父亲们,有的严肃,有的和蔼,但都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十二岁那年,小雨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母亲请假在家照顾她,张强依然按时上下班,回家后只是问一句:“好点了吗?”然后就钻进书房看电视。
“妈妈,张叔叔为什么不喜欢我?”夜深人静,小雨终于问出了这个埋藏多年的问题。
母亲的手顿了一下,轻轻抚摸着她的额头:“傻孩子,不是的,他只是不善表达。”
“那为什么他看李阿姨家的儿子就笑得那么开心?”小雨记得很清楚,邻居李阿姨的儿子比她小两岁,每次来他们家,张强都会逗他玩,还会给他买零食。
母亲沉默了,只是把退烧药和水递给她:“吃了药早点睡,明天会好的。”
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吞下药片。她知道母亲不会回答她的问题,就像她知道张强不会喜欢她一样,这些都是她必须接受的事实。
初中时,小雨变得越来越沉默。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似乎只有在题海中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
她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十,但家里没人会为此高兴。母亲忙于工作,张强忙于应酬,他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有一次,学校组织郊游,需要家长签字。小雨鼓起勇气,把表格放在张强面前。
“张叔叔,这个需要家长签字。”
张强扫了一眼表格:“你妈呢?”
“妈妈加班,要晚点回来。”
张强皱了皱眉,拿起笔草草签下自己的名字,连表格内容都没看完。
“谢谢。”小雨小声说,但张强已经转身上楼了。
那天晚上,小雨躺在床上,听见父母在房间里低声争吵。
“你就不能对她好一点吗?”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
“我对她已经够好了,你还想怎样?”张强的声音冷冰冰的。
“她只是个孩子,她需要父爱。”
“她有她自己的父亲,我只是你的丈夫,不是她的什么人。”
小雨把头蒙在被子里,泪水打湿了枕巾。她终于明白,在张强眼里,她永远是个外人,一个不得不接受的包袱。
从那天起,小雨更加努力地学习,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她不再期待张强的关注,也不再尝试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她学会了独立,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感,学会了在这个家里安静地生活。
02
高中时期的小雨几乎没有社交生活。
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周末也泡在图书馆。她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参考书,墙上贴着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单词。
高一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小雨主动申请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岗位。每天放学后,她会在学校食堂帮忙洗碗打扫,换取一些生活费。
有一次放学回家已经很晚,她看到张强坐在客厅沙发上,面前放着几瓶啤酒。
“这么晚才回来?”张强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悦。
“在学校食堂打工。”小雨简短地回答。
“打什么工?家里又不是养不起你。”
小雨低着头不说话。她不想告诉张强,她打工是因为听见母亲抱怨家里的开销太大,而张强总是拿自己的工资去应酬。
“算了,早点休息吧。”张强摆摆手,示意她上楼。
小雨点点头,快步上楼。路过母亲房间时,她看到母亲正在缝补她的校服。窗外月光洒在母亲憔悴的脸上,那一刻小雨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带母亲离开这个家。
高三那年,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小雨常常熬夜到凌晨,靠咖啡和冷水保持清醒。
母亲心疼她,经常偷偷塞给她补品和零食。而张强依然保持着对她的冷漠,两人之间的对话几乎只有“吃饭了”和“嗯”。
高考前一晚,小雨坐在书桌前,复习着最后的知识点。门被轻轻敲响,她以为是母亲,喊了声“进来”。
出乎意料的是张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杯牛奶。
“喝点牛奶,早点睡。明天考试要保持清醒。”他说完,把牛奶放在书桌上就转身离开了。
小雨愣在那里,这是十几年来张强第一次主动关心她的学习。她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那杯牛奶,一直到它变凉。
高考那天,只有母亲送她到考场。张强说公司有个重要会议,不能请假。小雨并不意外,她已经习惯了张强的缺席。
“加油,妈妈相信你。”母亲在考场外紧紧抱住她。
小雨点点头:“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考场上,小雨异常冷静。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刻。她一题一题认真作答,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当最后一科结束的铃声响起,她长舒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走出考场,小雨看到母亲焦急的身影。她扑进母亲怀里,两人相拥而泣。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值得了。
等成绩公布的日子异常漫长。小雨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旅游放松,而是在家里帮母亲做家务,偶尔看看闲书。张强依然早出晚归,家里的氛围一如既往的沉闷。
终于,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到来了。小雨独自一人去学校查询成绩。
当她看到自己的分数时,激动得差点晕过去。635分,超出一本线32分,足够报考她梦想中的北京重点大学。
她飞奔回家,迫不及待地想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
“妈!我考了635分!可以上北大了!”小雨冲进家门,大喊道。
母亲正在厨房切菜,听到这个消息,菜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她转身冲过来,紧紧抱住小雨。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母亲激动得语无伦次,眼泪止不住地流。
就在这时,张强推门而入。他看到母女俩抱在一起哭,不解地问:“怎么了?”
“小雨考了635分,可以上北大了!”母亲擦着眼泪说。
张强楞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很好,不错。”他的语气依然平淡,但小雨敏锐地注意到,他的眼神似乎有些复杂。
“爸,我们要不要给小雨办个酒席?”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道。这是她第一次在小雨面前叫张强“爸”。
张强沉思片刻,竟然点头同意了:“嗯,应该的。就下周五吧,我来安排。”
小雨和母亲都惊讶地看着他。这么多年来,张强从未为小雨做过任何事,今天居然主动提出要办酒席。
“谢谢张叔叔。”小雨轻声说。
张强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你考上重点大学,是应该庆祝一下。”然后转身上楼了。
小雨和母亲面面相觑,不知道张强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是什么原因。但不管怎样,这是个好的开始。
03
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很快。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邮递员送来了那个让小雨魂牵梦萦的信封。
“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收件人:李小雨。”邮递员大声喊道。
小雨从房间里冲出来,三步并作两步下楼,接过那个厚厚的信封。她的手微微发抖,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口,生怕弄坏了里面的内容。
红色的通知书映入眼帘,上面烫金的校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雨捧着通知书,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这一刻,她等了太久太久。
“妈!录取通知书来了!”小雨喊道。
母亲从厨房跑出来,看到女儿手中的通知书,也激动得不能自已。她拿起手机,给张强发了条短信。
出乎意料的是,张强很快回复说要提前下班回来庆祝。
傍晚,张强带着一瓶红酒和一个蛋糕回来了。他看起来有些拘谨,但确实在努力表现得热情。
“来,我们一起庆祝小雨考上北大。”张强倒了三杯红酒,递给母女俩。
小雨接过酒杯,有些不习惯张强的热情。多年的冷漠让她对张强的任何善意都抱有警惕。
“我们下周六在县里最好的酒店摆一桌,请亲戚朋友都来。”张强提议道。
母亲高兴地点头:“好啊,小雨这么优秀,应该让大家都知道。”
小雨却若有所思。她放下酒杯,看着张强说:“张叔叔,我想在酒席上准备一个环节,可以吗?”
张强有些意外,但还是点头答应了:“当然可以,你想准备什么?”
“保密。”小雨神秘地笑了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接下来的几天,小雨经常独自出门,有时一整天都不见人影。母亲好奇地问她去哪了,她只是说在为大学做准备。
有一天,母亲无意中发现小雨的书桌抽屉里有一张县医院的收据,上面写着“DNA检测费用”。她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但又不敢直接问小雨。
酒席前一天晚上,母亲敲开了小雨的房门。
“小雨,妈妈能和你谈谈吗?”
小雨正在收拾行李,头也不抬地说:“嗯,什么事?”
“你最近在忙什么呢?神神秘秘的。”
“我不是说了吗,为大学做准备。”
“是吗?那为什么我在你抽屉里看到了医院的收据?”
小雨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继续整理衣物:“妈,有些事情我需要自己解决。明天你就会知道了。”
母亲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叹了口气:“小雨,不管你要做什么,妈妈都支持你。但是有些事情,过去就让它过去吧。”
小雨终于抬起头,看着母亲疲惫的脸:“妈,有些事不能就这么过去。这么多年了,我有权利知道真相。”
母亲的眼圈红了:“小雨,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我知道,所以我不怪你。但是我必须这么做。”小雨的眼神坚定。
母亲默默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房间。她知道,女儿已经长大,有些事情终究要面对。
04
酒席当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
县里最好的酒店门口挂着大红条幅:“热烈祝贺李小雨同学考入北京大学”。亲朋好友陆续到场,脸上都带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小雨穿着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安静地站在门口迎接客人。她看起来比平时成熟许多,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眼神却异常坚定。
张强今天特意穿了一身新西装,精神焕发。他站在小雨旁边,主动向来宾介绍:“这是我女儿小雨,今年考上了北大。”
小雨听到“我女儿”三个字,心里一阵苦笑。十八年来,这是张强第一次当着外人的面承认她的身份。
酒席开始后,张强异常活跃。他端着酒杯四处敬酒,言谈之间充满了对小雨的赞美。
“我女儿从小就聪明,学习特别用功。”
“考上北大不容易啊,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一直说,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小雨就是最好的例子。”
坐在一旁的小雨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不断摩挲着包里的那个信封。
“接下来,让我们的北大准大学生小雨说几句吧!”主持人热情地邀请道。
小雨起身走到中央,环视一周,目光最后停在张强脸上。
“谢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的升学宴。十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让家人为我骄傲。今天,我考上了北大,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在场的宾客都热烈鼓掌。小雨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但在我离开家乡去北京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和大家分享。”
小雨从包里拿出那个信封,走向张强。
“张叔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你会对我这么冷漠。小时候,我以为是我做错了什么;长大后,我猜测可能是因为我不是你亲生的。但直到去年我十七岁生日那天,我在妈妈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旧日记本,里面记载了一些事情...”
张强的脸色开始变得不自然,他看向王丽,后者的眼中满是恐惧。
“这个信封里装的是我给自己和你的毕业礼物。”小雨的声音很平静,但在场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
她将信封递给张强。张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了过来。他慢慢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文件。
包厢内突然安静,所有人都注视着继父发白的脸色。
继父手微微颤抖,眼神从文件抬起望向小雨,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
“怎么了?张哥?”一位朋友关切地问道。
张强的喉结上下滚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看着小雨,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震惊。
“这...这是真的吗?”他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
小雨点点头:“上个月我去做的亲子鉴定,用的是你的头发和我的口腔细胞。结果显示,我们的DNA匹配率是99.9999%。张叔叔,或者我应该叫你爸爸了?我是你的亲生女儿。”
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张强和小雨,低声议论纷纷。
张强手里的鉴定报告掉在地上,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他踉跄着后退几步,跌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脸。
“这不可能...怎么会...王丽,这是怎么回事?”张强抬头看向王丽,眼中满是质问。
王丽站起身,走到小雨身边,拉住女儿的手,声音颤抖:“对不起,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们真相。小雨确实是你的亲生女儿。”
05
王丽的话像一颗炸弹,在场的亲友都震惊不已。
“十九年前,我和张强有过一段感情。”王丽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但后来因为一些误会,我们分手了。当时我已经怀孕了,但我没有告诉他。”
张强瞪大了眼睛:“你怀孕了为什么不告诉我?”
“因为当时你说过不想要孩子!你说先事业后家庭!”王丽的声音带着多年的委屈,“我离开后不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我不想打掉孩子,也不想成为你的负担。所以我一个人把小雨生了下来。”
小雨静静地听着,这些事她从母亲的日记中已经了解了大半,但听母亲亲口说出来,还是让她心里一阵绞痛。
“后来我遇到了小雨的继父,我们结婚了。但婚后我才发现他有暴力倾向,经常打我,还对小雨不好。小雨五岁那年,我终于下定决心离婚。”
“然后呢?”张强声音嘶哑地问。
“然后我带着小雨回到这个县城,没想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遇到了你。你说你一直没忘记我,想和我重新开始。我...我当时很犹豫,但看到你生活稳定,对我也很好,就答应了。”
“但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小雨的身世?”张强的眼中满是痛苦。
王丽低下头:“我怕你知道真相后会责怪我,会不接受我们。当时小雨已经六岁了,我不想再让她经历一次家庭破裂。我以为...我以为时间久了,你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她,爱她。”
张强站起身,声音颤抖:“所以这十三年来,我一直在疏远自己的亲生女儿?”
“我不明白,”小雨突然开口,“既然你不知道我的身世,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对我那么冷淡?我做错了什么吗?”
张强转向小雨,眼中含着泪水:“因为...因为你长得太像你母亲了。每次看到你,我就想起当年自己的懦弱和放手。我恨自己没能保护好你们,却又不敢面对这份愧疚。所以我选择了疏远你,把你当成是别人的孩子,这样就不用面对自己的过去和失败。”
现场陷入一片寂静。亲友们都识趣地开始陆续离场,很快包厢里就只剩下小雨一家三口。
张强颓然地坐在椅子上,泪水顺着脸颊流下:“这么多年,我怎么就没发现呢?你的眼睛,你的鼻子,明明和我那么像...”
“你从来没有认真看过我。”小雨轻声说。
这句话像刀一样刺进张强的心。是啊,他从来没有真正去了解过这个女孩,从来没有关心过她的喜怒哀乐,从来没有尽过一个父亲的责任。
“我该怎么弥补你?”张强问道,声音中充满绝望。
小雨沉默了一会,然后说:“其实我今天揭露这个真相,不是为了指责谁,也不是为了报复谁。我只是想在离开家乡之前,解开这个困扰我多年的心结。我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女儿,我想知道为什么我的童年会那么孤独。”
“对不起,小雨,爸爸对不起你...”张强终于崩溃,他跪在地上,泪流满面。
小雨走过去,轻轻扶起他:“已经过去了。既然现在知道了真相,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对吗?”
“可以吗?你能原谅我吗?”张强不敢相信地看着小雨。
小雨点点头:“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吗?”
王丽也走过来,拉起两人的手:“是的,我们是一家人。对不起,我不该隐瞒真相这么多年。”
三人第一次紧紧抱在一起,泪水交织,心灵相通。
06
酒席后的日子,家里的气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强像是变了一个人,开始笨拙地学习如何做一个父亲。他主动帮小雨收拾行李,了解她的爱好,甚至尝试和她谈论学习和未来。
“小雨,你喜欢什么颜色?我想给你买个新手机,作为上大学的礼物。”一天晚饭后,张强突然问道。
小雨愣了一下:“蓝色吧。”
“好,蓝色。”张强认真地记在本子上,那样子既滑稽又令人心酸。
王丽在一旁看着父女俩的互动,眼中满是欣慰。多年的秘密终于揭开,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但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长久的隔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有时候,张强想表达关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有时候,小雨对张强突如其来的热情感到不适应。
“爸,你不用刻意讨好我。”一次,当张强第三次问她要不要吃水果时,小雨忍不住说道。
张强手里的苹果差点掉在地上:“我...我不是刻意讨好你,我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好父亲。”张强的声音很低,几乎是自言自语。
小雨看着这个曾经在她心目中高大、冷漠的男人,突然感到一丝心疼。他也是受害者,被蒙在鼓里十八年,错过了女儿的成长。
“其实很简单,”小雨放下手中的书,看着张强说,“做你自己就好。我们可以慢慢来,不用着急。”
张强点点头,眼中有泪光闪烁。
晚上,小雨听到父母房间传来低声的交谈。
“你为什么从来没告诉过我?十八年,整整十八年啊!”张强的声音中充满了痛苦。
“我告诉过你,在我们结婚那天。”王丽的声音很轻。
“什么?”
“结婚那天晚上,我喝了点酒,鼓起勇气告诉你小雨的真实身份。但你当时也喝多了,第二天什么都不记得了。后来我又试过几次,但你总是一提到小雨就显得不耐烦,我就...我就不敢再说了。”
张强沉默了很久:“我是个混蛋,我辜负了你们母女。”
“不全是你的错。我们都有责任。”
“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小雨马上就要去北京了,我错过了她的整个童年。”
“但你还有未来。她原谅了我们,给了我们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们还有时间弥补。”
小雨靠在门边,泪水无声地流下。她想起那些孤独的日子,想起自己曾经多么渴望得到张强的一个微笑。现在真相大白,却发现一切都源于误会和隐瞒。
她轻轻走回自己的房间,拿出那本偶然发现的母亲的日记。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小雨,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这本日记,请原谅妈妈的自私和懦弱。我只是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
小雨合上日记,深深叹了口气。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未来。
07
大学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张强主动请了一周假,准备送小雨去北京。
“爸,不用这么麻烦的,我自己可以去。”小雨说。
“不行,这是我第一次送女儿上大学,不能马虎。”张强认真地说。
这是小雨第一次主动叫张强“爸”,两人都愣了一下,然后相视一笑。
开学前一晚,张强敲开了小雨的房门。
“小雨,爸爸能和你谈谈吗?”
小雨正在整理行李,点点头让他进来。
张强坐在床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和一封信。
“这是爸爸给你的大学生活费和一封信。钱不多,但希望能帮到你。信...等你到了北京再看吧。”
小雨接过红包和信,感觉很沉。
“谢谢爸爸。”
“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强犹豫了一下,“小雨,爸爸有个问题想问你。”
“嗯?”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我是你亲生父亲的?”
小雨放下手中的衣物:“去年我十七岁生日那天,妈妈加班没回来,你也出去应酬了。我一个人在家,无意中在妈妈抽屉里发现了那本日记。日记里提到了你们年轻时的故事,也提到了我的身世。但日记写得很隐晦,我不确定到底是不是真的。所以今年高考完,我偷偷去做了亲子鉴定。”
“你为什么要在酒席上公开?”
“因为我马上就要离开了,我想在走之前解开这个心结。而且...”小雨看着张强的眼睛,“而且我想让你知道,这些年你错过了什么。”
张强沉默了,眼中满是愧疚。
“爸爸不奢求你的原谅,但我会尽全力弥补这些年对你的忽视。”
小雨点点头:“我们有的是时间。”
第二天一早,张强开车送小雨和王丽去火车站。一路上,三人有说有笑,气氛前所未有的轻松。
火车站台上,小雨抱了抱母亲,又转向张强。
“爸,我走了。”
张强紧紧抱住女儿:“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嗯,我会的。”
“记得每周给家里打个电话。”
“知道了。”
“冬天冷,多穿点。”
“爸...”小雨哭笑不得。
“好了好了,我不啰嗦了。”张强松开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火车即将发车,小雨登上车厢,在窗口向父母挥手。站台上,张强和王丽紧紧牵着手,目送女儿远去。
火车缓缓启动,小雨坐回座位,从包里拿出张强给她的信。信封上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开里面的信纸。信很长,字迹有些潦草,但能看出写信人的认真。
“亲爱的小雨: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经在去往北京的火车上了。首先,爸爸要再次向你道歉,为这十三年来对你的忽视和冷漠...”
信中,张强详细解释了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他的懦弱、逃避、自责和后悔。他写道自己多次在半夜偷偷进小雨房间,看着熟睡中的女儿,心中既是愧疚又是骄傲。
“...我知道我错过了你的童年,错过了你的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这些遗憾,我将永远无法弥补。但我想告诉你,从今以后,我会做一个真正的父亲,无论你在哪里,需要什么,我都会尽我所能支持你、保护你...”
信的最后,张强写道:“小雨,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你都是我最骄傲的女儿。希望你在北京的大学生活一切顺利,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我和你妈妈会一直在家等你回来。
永远爱你的爸爸 张强”
小雨握着信,泪水模糊了视线。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而她的人生正在驶向一个崭新的未来。
这么多年的隔阂和误解终于解开,她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找回了自己的父亲。北京还很远,但她知道,无论走到哪里,身后都有爱她的父母,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这一切,都是新生活的开始。
小雨收起信,靠在窗边,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火车继续向前,驶向远方,驶向未来。
在车窗的倒影中,她看到了自己的眼睛,和张强如此相似的眼睛。那里面,不再有迷茫和孤独,而是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