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被偏爱,央妈送福利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1:30 2

摘要:市场大跌,相信很多人现在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是不是见顶了,如果不是,可以抄底吗?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市场大跌,相信很多人现在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是不是见顶了,如果不是,可以抄底吗?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三巨头合谋

昨天的文章,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写得很清楚:「管理层不希望行情涨得太快,新资金也不想去接盘,两融似乎已经来到了顶峰,三合一,市场需要一波像样的调整来重新恢复活力。」

看看今天市场谈论下跌的主要因素,不就是三个:
第一,某券商调整了担保比例
第二,媒体关于股票用语管理,少谈牛市,少谈点位等等。
第三,茅台魔咒

除了第三个我没有说到,前面两个是不是都是我昨天都谈到的?但你要问我是不是因为这样大跌的,不是的,就拿担保比例调整来说,是因为这家券商的资金额度不够,所以不得不提高担保比例,而其他的券商压根没有跟进;至于媒体用语,三天前我就说了,这轮A股都没有上《新闻联播》,那说明上面的意思很明确,还早,慢慢来。

资金面上来说,短期最紧张的就是两融资金,虽然担保比例的确接近高位,但更重要的是看敞口风险,你会发现去年9月底的时候,当时是担保比率超高,但实际融资余额并不多,敞口过大才是风险,眼下是同步放大的,谈不上什么风险。其实之所以大跌,是因为牛市的下跌很容易上头,俗话说:熊市多长阳,牛市多长阴。

二,下跌会什么时候结束?

那么下跌的导火索当然和今天是期指交割日有直接关系,有资金试图不安分,但实际却被央妈给教育了,一大早科创50的波动率就被按下去了,这些玩杠杆的,一看风向不对,当然先跑为敬。

所以,当今天大跌来的时候,我反而有些兴奋,这说明管理层对A股的关照是真的,这时候不让涨那是对A股真的好,否则就还是把A股当工具,一波流把美股拉崩结束,还有一个证明央妈对A股好的是,今天美元兑RMB的中间价又跌了,这升值的速度相当可以啊!

而随着RMB升值,叠加马上老美降息,所以接下来会有更多海外的资金回流,理论上这些资金大多会通过QFII和一些私募来进场,对于外资来说,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玩法,他们的风格一定会改变,所以眼下与其说是调整,不如说是风格切换来的更加准确。

既然说到风格切换,那么如何布局呢?有的人会说,那就看外资重仓股好啦,这就是个天大的误区,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重要的是动起来!

虽然我们多数人都清楚只有机构大资金深度参与的时候,个股才容易走出好行情,但是,究竟什么是机构参与,很多人却进入到了误区。

大多数人以为的机构参与,就是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某某机构重仓持有某股票,但往往事与愿违,比如下面这只股票:

这只股票是「国光电气」,根据披露的半年报显示,该股在2205年二季度得到了31家基金的青睐,持股数也增加了近2%,约莫600多万股,但是就是这样的大手笔下,该股在20025年7到8月之间,股价却是一路下跌,跌幅超过20%,而同期上证指数涨了10%。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现在八成以上的个股都有机构资金,但是有机构资金参与,不等于机构资金天天都在行动,事实上,一只股票之所以持续向好,并不是因为有机构介入,而是在于机构持续参与交易,只有这样卖盘才能被合理消化,但是多数人看不到机构资金的交易动态,所以就会陷入误区。

如果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交易行为,就不会有这样的错误判断了,有人可能会觉得,机构的交易行为看得到吗?当然可以,事实上,随着量化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提升,不要说像交易行为这样有规律可循的情况,就算是你买东西的各种喜好都给你整出来,所以这两年很多量化交易为什么优势大,不是简单的可以自动化交易,而是在于底层的数据抓取和处理能力上了台阶,看下图:

上图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大数据系统提供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的橙色柱体就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如果「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的时间越长,也说明机构参与交易的积极性越高,参与的时间也越长。从上图不难看出,其实进入7月份之后,该股的机构行为持续的时间很短,之后股价当然就无法维持咯。

有的看友可能会觉得「国光电气」前面涨了这么多,现在跌也很正常,但实际并不因为涨多了,就一定表现会很差,看下图:

这是「瑞可达」,二季度的时候涨了30%,过去两个月又涨了40%,从图中不难看出,「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活跃,说明和是不是有资金重仓没有关系,重点是资金要持续参与交易,类似的还有2025年7月份这波行情中涨飞了的「易中天」们,其实也是2025年基金加仓的方向,就像「新易盛」二季度涨了80%,这你还敢跟进,但人家7/8月份又涨了120%,这不是加仓多少的问题,而是机构参与的力度在增加,从下图可以看得很清楚。

相反二季度基金加仓最多的「益方生物」实际过去两个月也就涨了20%,至于原因,大家一看就明白:

从上图不难看出,进入到7月中旬之后,「机构库存」数据不怎么活跃了,说明机构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下降,于是乎股价也跟着调整,有人说只要机构没跑,那就不用担心,但是你想想,行情好的时候,你不做那些机构积极参与交易的,你在那里等涨,是不是有一种暴殄天物的赶脚?

为啥有的人牛市也不赚钱,就是因为他们还秉承着牛市要抱股的老想法,那是以前机构资金少的时候,现在这么做就是在亵渎行情!看似是认知问题,实际不就是看不到真实的交易数据导致的。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来源:我是概念爱好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