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0日,记者从文博中国官方微信公号了解到,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正式启动。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0项参评(名单如下)。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从30项中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其中,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入围初
3月20日,记者从文博中国官方微信公号了解到,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正式启动。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0项参评(名单如下)。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从30项中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其中,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入围初评。
下汤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发现于1984年,为距今近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周边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自古以来都适宜居住。
考古研究表明,下汤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自下而上分属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大阶段,绝对年代距今约10000年至4000年。遗址保存较好,以上山文化遗存为主。
截至202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下汤遗址发现了壕沟、人工土台、房址、食物加工场所、红烧土广场遗迹等。综合研究后,考古队初步复原出下汤远古村落的结构布局,这是中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组织结构的重大突破。
在陶器方面,下汤遗址也与其他有所不同。其陶器则以泥质夹细砂红衣陶为主,通过陶器及陶片可知其成型及制作技术包括捏塑法、泥片贴筑法和泥条盘筑法等。以红衣工艺为基础,下汤先民在红衣泥料的选择及涂饰实践中发展出彩陶工艺。
下汤遗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认识,还为探索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惊喜和发现,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添新的篇章。
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按年代早晚排序)
1 安徽池州华龙洞遗址
2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3 河北阳原新庙庄遗址
4 内蒙古锡林郭勒金斯太遗址
5 吉林和龙大洞遗址
6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7 河北武安赵窑遗址
8 黑龙江海林石人洞遗址
9 辽宁建平马鞍桥山遗址
10 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
11 河北宣化郑家沟遗址
12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
13 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
14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
15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16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17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
18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
19 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
20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21 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
22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区
23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24 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
25 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26 重庆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
27 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28 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
29 福建德化大垄口窑遗址
30 江西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
初评原则
考古新发现具有新的突破或填补空白,价值重大;考古新发现相关研究深入,有力推进学术进步;工作过程中及时做好保护,考古新发现得到较好保护;考古新发现阐释传播效果好,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
评委范围
全国95家单位拥有团体投票权。中国考古学会第八届理事143人拥有理事投票权。
来源:中国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