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开篇是文字与读者的初次邂逅,一个精妙的开头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能瞬间点亮阅读的期待。它既要精准切题,又要独具匠心;既要引发共鸣,又要埋下伏笔。掌握多元化的开头技法,能让文章在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本文系统梳理 12种高分开头策略,从技法解析到实战演练,助你执笔
高分作文12招开头技法,一定要学会
打造满分作文
导语
作文开篇是文字与读者的初次邂逅,一个精妙的开头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能瞬间点亮阅读的期待。它既要精准切题,又要独具匠心;既要引发共鸣,又要埋下伏笔。掌握多元化的开头技法,能让文章在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本文系统梳理 12种高分开头策略,从技法解析到实战演练,助你执笔生花,征服阅卷者的目光。
一、开门见山式
技法解读
直击主题,避免迂回,用最简练的语言点明核心人物、事件或观点,给读者清晰的方向感。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点题+核心词+情感/观点。直接抛出主题关键词(如“父亲”“科技”“勇气”),避免模糊铺垫。可结合数据、现象或金句增强说服力(如示例2列举科技现象)。
真题实战2024北京中考题“榜样”:“我的榜样不是伟人明星,而是每天清晨默默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张阿姨。”《我的老师》:“我有一位令我无比尊敬的老师,他就是李老师。”
二、引用式
技法解读
借助名言、诗词、歌词等增强文采,赋予文章文化底蕴与权威性。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引用+过渡句+主题关联。引用内容需与主题高度契合,避免牵强。引用后需用过渡句解释其内涵,并自然引出观点。
真题实战2024广州中考题“梦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豪情,恰是追梦者最好的注脚。”2023全国卷“选择”:“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人生的价值,往往藏于勇敢的选择中。”
三、环境描写式
技法解读
以场景描写渲染氛围,用画面感吸引读者,为故事铺垫情感基调。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五感描写(视觉/听觉/嗅觉)+比喻/拟人+情感暗示。环境需服务于主题,如离别用“阴雨”烘托伤感,探险用“密林”营造紧张感。可加入动态细节(如“列车轰鸣”“门帘掀动”)增强画面感。
真题实战2024成都中考题“难忘的瞬间”:“夕阳将教室染成琥珀色,粉笔灰在光束中起舞,她转身写下‘毕业快乐’时,泪水模糊了所有人的视线。”2023江苏卷“乡愁”:“桂花糖的甜香从巷口飘来,青石板路上的苔藓湿漉漉的,阿婆的吴侬软语在弄堂里悠悠回荡……”
四、排比式
技法解读
用三个及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铺陈,增强语势,突出主题层次。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主题词+比喻排比+总结升华。排比句需句式统一,角度多元(如示例1从自然意象切入)。可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避免单纯罗列。
真题实战2024天津中考题“坚持”:“坚持是滴水穿石的执着,是愚公移山的信念,是精卫填海的勇气。”2023新课标卷“美”:“美是敦煌壁画的飞天袖间落下的花瓣,是《兰亭序》笔锋流转的气韵,是故宫琉璃瓦上凝结的千年月光。”
五、悬念式
技法解读
抛出疑问、反常现象或矛盾冲突,激发读者好奇心。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非常规事件+细节描写+疑问留白。悬念需与主题强相关,后文必须解答(如示例1的信件内容需在后文揭示)。可用时间倒错(如示例3)、反常细节(如示例2的“笑脸”)制造冲突。
真题实战2024重庆中考题“礼物”:“生日那天,我收到一个没有寄件人的包裹。拆开层层包装,竟是一本空白日记,扉页上写着:‘写下你的未来。’”2023湖南卷“真相”:“所有人都说爷爷是病逝的,直到整理遗物时,我在他锁了三十年的铁盒里发现一张泛黄的诊断书……”
六、抒情式
技法解读
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开篇,直击读者内心。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情感词+意象化比喻+情感递进。避免空泛抒情,需用具体意象承载情感(如示例1的“麦田”“灶台”)。可运用第二人称(如示例2)增强倾诉感。
真题实战2024河南中考题“感动”:“总有一种感动,如春溪破冰,无声浸润荒原;如星火燎原,悄然点亮长夜。”2023全国甲卷“告别”:“告别不是终点,而是蒲公英的种子乘风远行,是蝉蜕留在树梢的空壳,是鲸落沉入海底的温柔馈赠。”
七、外貌描写式
技法解读
通过对人物或事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细致刻画,让读者形成直观印象,为后文塑造形象或展开情节奠定基础。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局部特征+动态细节+象征意义。聚焦最具辨识度的外貌细节(如“老花镜”“疤痕”“银锁划痕”),避免泛泛而谈。通过动作描写(如“佝偻着背”“眉头紧锁”)增强画面感,暗示人物性格或物品背后的故事。
真题实战2024深圳中考题“我身边的榜样”:“王老师总爱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袖口磨出了毛边。板书时,他踮起脚尖,粉笔在黑板上划出有力的痕迹,粉尘落在肩头,像一片片小小的雪花。”2023山东卷“特殊的礼物”:“那支钢笔笔帽早已锈蚀,笔杆上刻着‘1981’的字样,握笔处凹陷的纹路里还残留着墨渍——这是父亲用了一辈子的笔。”
八、对比式
技法解读
通过对比凸显差异,强化主题矛盾或变化,引发读者思考。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对比双方+差异细节+观点暗示。对比维度需明确(时间、空间、人物等),如示例1的“城市节奏”,示例2的“时间跨度”。用具体场景代替抽象描述(如“试卷”VS“奖杯”,“刷手机”VS“沉默”)。
真题实战2024江苏中考题“改变”:“曾经的教室,粉笔灰簌簌落在讲台上,老师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如今的课堂,电子屏闪烁着动画课件,扩音器里传来AI合成的标准发音。”2023全国乙卷“选择”:“有人将奖金捐给山区小学,镜头前笑容灿烂;有人用同样的钱买了奢侈品,社交动态里晒出logo特写。选择背后,藏着价值观的密码。”
九、比喻式
技法解读
用比喻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增强文采与感染力。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本体+喻体+相似性阐释。避免陈词滥调(如“母亲像太阳”),寻找新颖喻体(如“法官”“萤火虫”“春雨”)。可结合对比(如示例3)、拟人等手法深化比喻内涵。
真题实战2024浙江中考题“希望”:“希望是沙漠旅人怀中的半壶水,再少,也能支撑你走到下一片绿洲。”2023新课标卷“突破”:“自我突破,如同蝉挣脱外壳——过程痛苦颤抖,但新生的翅膀终将迎风舒展。”
十、回忆式
技法解读
以回忆切入,用怀旧感引发共鸣,自然引出故事主线。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触发物+感官细节+回忆场景。用具体物品(如“铜钥匙”“钢琴曲”)作为回忆线索,避免空泛。调动多感官描写(如“泛潮的气味”“吱呀声”“锈迹”),增强代入感。
真题实战2024湖南中考题“难忘的瞬间”:“樱花盛开时,我总会想起那个清晨。她站在树下,花瓣落在白裙上,说‘我要去西藏支教了’。风掠过树梢,带走了我们的十七岁。”2023福建卷“珍贵的礼物”:“铁皮盒里躺着半块橡皮,上面歪歪扭扭刻着‘好朋友’。六年级转学前夜,小琪掰开橡皮说:‘想我了就看看它,就像我还在你左边座位。’”
十一、对话式
技法解读
以人物对话开篇,增强现场感与冲突性,快速切入情节。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对话内容+动作/神态描写+环境烘托。对话需简洁有力,体现人物关系或矛盾(如示例1的亲子冲突,示例2的温情互动)。可配合环境描写(如“暴雨”“白雾”)渲染氛围。
真题实战2024重庆中考题“冲突”:“‘凭什么说我抄袭?’我攥紧作文本,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老师叹了口气,抽出另一份作业递过来——标题和开头竟与我的完全相同。”2023全国卷“温暖”:“‘孩子,坐这儿吧!’地铁摇晃中,一位老人颤巍巍起身让座。我慌忙摆手,她却笑着指指自己胸前的党徽:‘年轻人工作累,该歇歇。’”
十二、提问式
技法解读
以问题引发读者思考,设置互动感,引导其跟随文章寻找答案。
满分示例
写法拆解核心公式:核心问题+矛盾选项+悬念留白。问题需具有思辨性(如示例1的“幸福定义”,示例3的“生命意义”)。可提供对立选项(如“延续VS葬礼”“孤寂VS欢笑”)激发思考。
真题实战2024天津中考题“坚持”:“为什么有人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做同一件事?走进古籍修复师的工作室,纸页霉斑间,我触摸到了坚持的温度。”2023全国甲卷“传统与现代”:“当机器刺绣取代手工湘绣,当流水线陶瓷淹没柴窑青花,我们究竟在进步,还是在丢失?”
结语
12种开头技法如同12把钥匙,助你打开考场作文的任意门。但切记:技法为骨,真情为魂。唯有将技巧与真诚交融,才能让文字既有理性的锋芒,又有感性的温度。愿每位执笔的少年,都能在考场上写出属于自己的“惊艳开场”,让阅卷者一见倾心,回味无穷。
来源:也聊教育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