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高清视听技术是继广播电视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关键技术革新,除了分辨率外,其在色彩、动态、帧率、位深、三维声等关键技术参数、标准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改变,加上IP技术的大量引入,一定程度可以看作广播电视技术的一次全新构建,这也带动着视听内容在采集、
作者 | 上海广播电视台 尚峰
超高清视听技术是继广播电视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关键技术革新,除了分辨率外,其在色彩、动态、帧率、位深、三维声等关键技术参数、标准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改变,加上IP技术的大量引入,一定程度可以看作广播电视技术的一次全新构建,这也带动着视听内容在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
近几年,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多地先期开展了超高清视听技术的探索实践,广播电视机构的技术系统升级迭代和应用创新也不断涌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本文将从行业背景、战略定位、系统布局、产业协同等方面介绍上海广播电视台近期开展的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建设与跨场景运营方面的工作情况。
尚 峰
上海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
自1991年参加工作起,深耕广播电视技术领域30余年,历任广播电视节目演播、制作、播出、传输及技术规划与管理等多领域岗位。参与并主持了上海广播电视模拟转数字、标清转高清/超高清演进中的多项重大技术系统设计与建设工作。
近年来,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在传统制播技术与信息系统改造、节目制作手段创新应用、融媒体与智能化技术应用、视听制作新技术研究与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具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对技术演进与行业发展拥有前瞻性的敏锐洞察力。
01 行业背景
2024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联合多家部委和单位,提出超高清频道建设的“3+X”计划,在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以及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深圳共“八省一市”率先实施高清超高清设备更新提升行动,以提升超高清频道制播和传输覆盖能力,推动开办全国覆盖4K超高清卫视频道,形成超高清频道的规模化服务供给效应,带动超高清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贯通,促进相关设备应用推广和迭代更新,化解安全播出风险,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
2024年9月2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签约“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随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上海超高清产业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02 总体目标定位和建设任务
作为部市合作的“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的实施主体之一——上海广播电视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国家和上海顶层设计的全面布局下,大力发展超高清视听内容生产传播对于上海广播电视事业而言,是弥足珍贵的战略机遇。需要从战略引领的高度,深刻把握超高清视听的时代价值。深化在科技变革大潮中推进媒体融合创新突破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以技术驱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目前上海广播电视台正以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建设为牵引,以全链路创新为抓手,系统化推进上海广播电视台超高清能力的整体建设提升,力争形成“全节目类型生产、全流程标准执行、全渠道终端送达、全技术系统升级”的超高清能力“四全”覆盖。
(1)推进东方卫视4K超高清电视频道建设
从内容建设和技术系统升级等方面全面推进东方卫视4K超高清电视频道建设,实现今年9月28日东方卫视4K超高清综合频道播出上星,在电视端和移动端等各种渠道全面上线,为全国观众提供高标准高品质的视听体验。
(2)重构媒体制播技术底座,推进技术系统升级
支撑超高清能力“四全”覆盖
借助国家战略发展的政策导向,对标国际一流,采用新兴技术和新型架构加快上海广播电视台技术装备和技术底座的更新迭代,以技术链路创新锻造媒体新质生产力。台网并重重塑智慧媒体制播技术底座。实现全类型内容生产、全流程标准执行、全渠道终端覆盖、全系统技术升级的超高清能力,以适应未来全场景超高清媒介传播。
(3)支撑全类型、高品质内容规模化供给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超高清节目创新的指示精神和东方卫视频道自身节目定位,上海广播电视台提出了全节目内容品类超高清生产的目标。重点聚焦支撑纪录人文、综艺影视、资讯专题、体育赛事、城市风貌等题材的超高清内容创制。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超高清节目库的品类和数量,加快提升超高清节目内容规模化供给的能力。
(4)再造新型节目制作工艺全流程
采用4K超高清技术标准规范。优化4K超高清内容从前期录制、后期制作、媒资存储、播出传送到渠道覆盖等全工艺流程。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虚拟制作、云计算、IP等技术加快提高4K超高清节目制作效率,降低综合制作成本,实现4K超高清节目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
(5)开展网络和各类终端全面升级适配实现全渠道覆盖
推进有线超高清光网和有线终端等各类用户网络和终端的升级适配,覆盖有线电视、IPTV、移动端APP、视频网站等各种渠道和终端,提升超高清视听内容传输能力和用户端的呈现能力,解决超高清视听内容供给端到端堵点问题。依托上海广播电视台“台网一体化”的先天优势,真正打通超高清端到端全产业链条,以场景链路创新率先探索超高清商业变现的消费场景。
03 全链路技术系统建设
多年前,上海广播电视台就开始探索4K超高清技术的应用,在大型体育赛事现场制作领域积累和培养了相当的设备基础和应用能力。在终端覆盖方面,上海地区高清电视发展较早,高清终端的普及率较高而超高清终端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基于这些实际情况,我台确定了在制播技术系统和分发渠道终端方面的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和范围
对标上海广播电视台“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发展要求,考量未来5-10年的业务发展,综合运用各类新兴技术,以前瞻性眼光高标准制定超高清制播系统建设方案,以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功能实用、系统灵活、资源集约为设计原则。
(2)主要技术系统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4K超高清频道建设指南》等指导文件的指引,本次项目设计建设五大类共23个子系统。同时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总体技术框架的规划下,这23个子系统组合打造形成了下一代超高清新闻制播云、演播集群、后期制作体系、媒资体系、播出体系、传输分发体系和融媒创制体系等技术体系。
上海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频道建设内容
其中改造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超高清新闻制播体系(下一代新闻云)
对东方卫视主新闻演播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现东方卫视全天候新闻直播的4K超高清焕新制作。新闻制播平台进行4K升级,可支持融媒体中心所有时政新闻和专题节目的4K超高清制作。但根据目前计划,时政新闻暂时保持高清制作。
SMG新闻“云”系统架构图
新闻云总体平台基于SMG统一技术资源底座部署,构建汇聚、生产、送播“采编播一体”的下一代新闻“云”技术体系,实现电视端、移动端的多端内容生产、发布业务场景,支撑SMG新闻内容的融合生产和发布,助力新闻业务外延拓展。通过集群演播室轻量化技术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实现超高清节目的直播和录制。
② 超高清智能媒资体系(下一代媒资体系)
建设统一内容交互的4K超高清媒资平台,融合AI智能技术,支持智能编目和跨模态检索,实现4K超高清媒体内容的入库管理、筛选发布、查重审核、编目管理、内容管理、版权关联、检索预览、敏感回溯、回调下载、归档备份等全域全生产流程管理。
超高清智能媒资体系架构图
建成后实现跨模态检索调用、多格式转码、节目版权管理等功能。具备每天4小时自制节目6个月的在线存储能力和所有媒资入库节目的永久保存能力。
③ 超高清演播室集群系统(下一代融媒体演播室集群体系)
构建面向融合媒体生产的演播室群,利用4K IP技术,推动技术顶层设计,提升生产体系的智能化和集约化,优化各制作单元的协作体系,推动内容创新能力。
超高清演播室集群系统架构图
打破单独封闭架构的传统,形成以数据中心架构为核心的演播室群,实现系统内所有信号的互联互通、功能调配复用、资源统筹共享,并高效实现各演播室间相互灾备模式。
采用高低码共存模式,形成双重服务模式,构建立体化内容生产架构,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方位融媒生产体系。释放以“全云化、轻量化、智能化”的云上内容生产力,探索实现演播系统全链路上云,实现多地协作远程制作模式。
④ 超高清后期制作系统(下一代后期制作体系)
为全面实施“融合强台”战略,将AI能力与内容生产相融合,构建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融合生产、融合发布的下一代制作技术体系,统一汇聚、统一管理、统一审片,提供灵活多样的生产工具和多渠道发布功能,支撑高效的内容融合生产和发布。
超高清后期制作系统架构图
系统采用私有云+公有云的低码流套高码流制作方式,加上边缘虚拟化计算能力和部分台内高码流编辑审片终端,组成“云、边、端”的制作系统构架。具有任何地点公网后期制作的可移动性,以及集团内部制作终端资源调配的共享和灵活性。
超高清后期制作系统采用“云、边、端”构架
为适配“强流程、高时效”的新闻、赛事、大型活动等节目生产,建设A类制播系统。为适配“高品质、创意性”的纪录片、综艺等节目生产,建设B类内容创意制作系统。
A类制播系统与B类内容创意制作系统架构图
⑤ 超高清融媒体创制体系
全新打造超高清融媒创制综合空间“X-Space”,包含下一代融媒创制体系和下一代传媒大脑指挥中心。面向新媒体制作和互联网应用,实时处理各种资源、各种运行数据与反馈数据,模块化设计适配新闻制播、综艺制作等多元场景,构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生产体系、传播体系和评价体系。实现从内容生产端到运营端的全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为创新技术能力与新型节目内容互相融合、互相激发、互相赋能提供高效平台,不断催生更多面向全用户、面向全渠道、面向全市场的视听新产品。凸显移动时代的生产体系、传播体系、评价体系及新质生产力的应用。
⑥ 全媒体全渠道分发和终端覆盖(下一代传输分发体系)
在融媒体汇聚传输分发平台的规划基础上,采用IP化网络技术,建设一套4K超高清信源汇聚、播出传输及多渠道分发的4K超高清传输分发系统,能够实现4K超高清信号的一体化业务发布、任务管理、信号流管理调度传输功能。实现东方卫视4K超高清信号面向有线电视、IPTV、移动端APP、视频网站、卫星等全媒体全渠道分发。
支持东方卫视4K超高清节目信号在上海地区全面覆盖OCN有线电视、百视通IPTV、看东方APP、看看新闻网端等终端用户。在网络终端方面,上海台将实施超高清光网建设工程,实现千兆到户,计划2-3年内覆盖全市800万用户,全面支撑超高清智慧家庭普及应用。实施超高清终端升级行动,全面推广4K超高清机顶盒(包括一体化终端)。2025年将分阶段完成170万户覆盖,超高清主终端占比达50%,显著提升上海家庭视听体验,助力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发展。
(3)技术标准和工艺流程规范建设
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以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4K超高清和高清兼容制作及频道同播实施指南》和《超高清制播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指南》等文件精神,我们初步制订了《上海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技术规范(试行)》《上海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技术工艺流程规范(试行)》等企业技术标准和规范文件,用以指导系统和内容建设工作。
04 高品质内容建设与跨场景赋能生态构建
在高品质、精品4K超高清内容创制方面,上海广播电视台坚持从自身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领域出发,持续丰富超高清节目库品类和数量,重点聚焦人文纪实,突出中国式审美和大都市气质,创制推出《文运中国》《申生不息》《国宝时刻》《梅兰芳》《浦江之上》等超高清纪录片。聚焦综艺影视,全新升级东方卫视《跨年晚会》等系列大型综艺节目,以超清化技术焕新综艺IP。聚焦体育赛事,制播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FISE世界巡回赛”等重大赛事内容,打造中外顶级赛事和城市潮流运动的超清化制作标杆,实现“全节目类型生产”的超高清能力。
超高清的发展,不仅是内容的发展,更蕴藏着无限纵深的产业发展空间。作为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成员单位,我台坚持以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改造工程为牵引,着力打造“超清融媒演播空间、超清融媒智播空间、超清融媒创制空间、超清融媒算力空间和超清融媒开放服务平台”四空间一平台的空间载体,持续致力于加强优质资源整合,增强“媒体+艺术+技术”全案输出能力,加快贯通全媒融合产业生态,深耕城市生活和本地用户,探索可实现商业闭环的主流媒体主办新媒体发展新范式,构筑丰富的超高清视听内容与场景生态。
前不久,我们和静安区联合打造了“静剧场8K映空间”首座8K全景声视听展示基地;连续两年成功举办“闪亮·上海”国际光影节、新春光影秀等大型文旅项目,以光影为媒介、以文化为灵魂,用超高清视觉盛宴,展现“一江一河”岸线贯通的城市更新建设成果,为市民与游客缔造深刻的体验,让市民游客能够走进“光影+多元消费场景”。
我们还将聚焦城市场景,拓展超高清视听技术在历史建筑、文博场馆、城市光影、文化演艺等领域的应用,将超高清视听体验蔓延至公共空间。我们将在恰当的时机,探索使用超高清视频技术录制各类中外舞台艺术佳作,推出线上观演服务。我们也在推动超高清视频升级VR沉浸式体验展等项目,塑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与消费场景。
在更广阔的产业空间里,我们期待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进一步深化协同,拓展多维联动,共同布局新场景、新赛道,探索“超高清+AI”“超高清+元宇宙”等前沿领域,布局虚拟数字人服务矩阵、微短剧智能化制作等创新业务场景,服务全国超高清内容创作。
此时此刻,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置身在超高清这一庞大产业体系中。上海台将以“加快超高清建设,构筑大视听格局”为目标,深入千行百业,持续强化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持续积极探索高效能运维、跨场景运营、赋能城市消费升级、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超高清视听上海模式,打造产业生态新标杆,推动与联动整个产业体系的共同建设与发展,为全国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海台4K超高清频道建设与跨场景运营方面的更多工作情况详见《影视制作》2025年8期。
来源:影视制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