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稳住世界第一,皇艺每年有20%的学生毕不了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15:05 2

摘要:QS艺术设计榜单公布后,皇艺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是第一,没人意外,为了稳住世界第一,皇艺必须保证学科水平足够强,对学生毕设的要求高到让15%~20%的学生毕不了业。从皇艺毕业的我想说:没错,是真的。

QS艺术设计榜单公布后,皇艺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是第一,没人意外,为了稳住世界第一,皇艺必须保证学科水平足够强,对学生毕设的要求高到让15%~20%的学生毕不了业。从皇艺毕业的我想说:没错,是真的。

皇艺毕设展

为了顺利毕业,我的毕设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全面:主题、调研、方法论、材料、完成度等一个不落,不过对我来说不算难,因为在皇艺搞艺术的这一年,我做了不少跨界项目,还和各个专业的老师都混了个脸熟。

到后面能一边做学校项目,一边辅导不同专业的学生做留学作品集,帮他们拿下伦艺、格艺、UCL、萨凡纳等学校的入场券。

现在来问我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来皇艺视传,我依然没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但可以把我的经验与信息分享出来,还原一个更清晰、真实的视角。

在皇艺做设计,就是在疯狂中保持理想与理智,看到的不只是更大的世界,还有永恒奔涌的时代浪潮。

本期分享导师:Cash

H·ART 视觉传达学部 视传&数媒讲师

-教育经历-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 MA

湖北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印刷方向)学士

雅迪品牌视觉优化项目

国际饮品品牌空间装置设计项目

儿童艺术课程开发项目

海外艺术院校作品集辅导项目

-教学特点-

擅长个性化路径设计,根据学生兴趣与目标院校要求定制学习计划,近三年已帮助50+名学生完成4-6个核心项目,涵盖多元领域

深度打磨项目逻辑 采用"头脑风暴+设计推演"双轨模式,

单项目平均迭代5-8次,确保从灵感到落地的完整逻辑闭环

融入动态装置、交互媒体等前沿方向,

近40%学生作品集实现跨学科整合,

契合RCA等院校对创新媒介的偏好

-适合学员-

目希望商业与设计结合的跨专业闯关者

本专业卷王 对创作爆款项目有热情和期待

希望能够玩转生成艺术+AR 专攻头部院校的实验狂人

-教学成绩-

成功指导学生申请伦敦艺术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金斯顿大学等院校offer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思考一下另一个问题:如果世界失去颜色、图案,那么设计是否还存在?

为了找到答案,让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设计有一些政治属性,一个字体配合制版技术,就能用最快的方式把信息传播给整个大众。在那时,不谈情绪与颜色,一个符号、一个字母都可以被称作设计,平面设计的地位甚至可以和工业设计平起平坐。

但今天看来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儿,信息传播的途径多了:短视频、微博、图文笔记……哪怕做得再花里胡哨,也很少有人再盯着一张海报获取信息了,再提到视传,很多人的反应都是“狗都不学”。

而皇艺作为有百年传承的设计名校,它的视觉设计不再只做信息表达,而是开始找社会价值,传达时代精神。翻译成人话就是:培养学生建立一种批判性思维,用设计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世界的bug,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皇艺更关注当下时代的主题:气候变化、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等;或是人类需要攻克的课题:死亡、永恒与情绪;甚至符号、字体也能成为研究方向。

读书时期

项目光做完还不行,还要将这些话题传播出去,知道市场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就要积极做用户调研。皇艺学生提交的paper中,要展示详细完整的调研、制作、迭代过程,以此来证明你的项目的合理性。

就比如我在皇艺做的一个装置项目《低语》,就是将气候问题与女性主义相结合探索在极端气候地区中女性的权益问题。

我将目光放在西藏农村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女性需要前往更远的地方去的家庭用水,她们承担的家务劳动也被无声地延长,而这些隐形的付出极少得到讨论。

项目中使用了冰和一种特殊的墨水,冰块象征着极端环境,随着冰融化成水,装置上的红色线条便会慢慢浮现,暗示了女性不断延长的取水路线。

《低语》

想来皇艺的同学,作品集就要重新审视社会秩序,提升创作思维,做有价值的用户研究。从选题到产出,都是有批判性、理智且有逻辑的,好看漂亮的呈现效果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上面说了皇艺需要什么,接下来说说皇艺能给学生什么,从培养模式和设计资源两方面来说吧。

先说培养模式,皇艺不是那种一口一口喂饭的“父母”,想进步,得靠学生自己做项目,每做到一个阶段,老师会找你进行1v1谈话,时长半小时,对你的项目做针对性指导。通过这种讲逻辑、讲道理、讲方法论的方式,主打一个思维上的升华。

再说资源,皇艺也是一个非常提倡跨学科合作的学校,视传的学生也能做手工,我在皇艺就做了陶艺、装置、雕塑一类的;还有很多辅助你产出的技术课程,比如动作捕捉、可穿戴、VR之类。

还会要求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做项目,一年做的5、6个项目中,有一半是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一起做的,视传+动画、视传+交互……可谓花一年学费,学N个专业。

从这一点来看,皇艺的学习模式更灵活、丰富,要是有不会的东西,大胆点,直接找老师,他们会提供技术支持。

一年下来,基本上能把与视传沾边的领域都做个遍,想读博的同学也可以大胆申,再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深入研究。

提到读博就多说一句,都说人脉是最好的资源,在皇艺也不例外,皇艺的导师都是业内大佬,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读博还是找工作都是很好的背书;有的导师也会带学生做些当地美术馆、艺术展的项目,同学们选导师的时候记得擦亮双眼。

皇艺学习日常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干过实习,又有多少同学发现国内视觉设计的门槛其实很低,哪怕是在大厂,只要软件学到位了,就能成为设计师了。

但真实的工作场景是:有人建模建得很6,一到渲染就破功,光打得有违常理;排版更是混乱、不懂如何正确安排信息的位置……短期还能靠华丽花哨的技术糊弄一下甲方,长此以往下去,冷漠的现实会教ta做人。

为了避免成为这样的设计师,就要把绘画基础打好,而很多数媒、视传的学生其实不太会画画,有的只在本科学过一段时间基础课,对光影、色彩的把控还差得远。

建议所有基础薄弱的同学第一步先学好画画,处理好最基础的光影关系,这也是专业设计师与其他人拉开差距的根本,想要仰望星空,先得脚踏实地,无论后面有多少个“0”,基本功永远是前面那个“1”。

听到这儿,可能有同学对国内的设计环境绝望了,难道花了大钱学了这么多年设计,将来要在这样的环境里抢饭碗?

我的真实感受是:有的公司把设计师当成美图秀秀,但真正追求艺术的企业不在少数。尤其是这两年,市场对视觉设计师的需求有起死回生的迹象,当然对能力的要求也更多元。

毕业之后,从在市集上摆摊,到能独立接手一线企业的视觉设计工作,我用了四年时间。在这期间,我还为商场、酒吧做过花艺装置,也参加过不少有创意的艺术市集,感受是除了要考量更多成本、安全问题等现实因素,工作流程和我在皇艺做项目没什么区别。

为酒吧做的花艺装置

国内的设计主要受市场影响,这种环境诞生的设计师大都比较听话,上司让怎么改怎么改,美院出身的设计师几乎每天都在向外行妥协,尽量去满足品牌与大众。

而有过留学经历的设计师,经历过更自由的创作环境,往往会有非常多的创意想法,能为公司带来更新鲜的营销手段,从近些年一线品牌的营销海报中就能发现,有想法的设计师正在被重视起来。

其实这两种设计师都是品牌方必不可少的人才,但是我想同学们应该都想成为后者,通过自己的创意,将视觉设计的发展方向引向设计的本质

先爱上生活吧

最后,需要提醒一下同学们,设计和艺术不一样,设计不仅追求好不好看,更重要的是高效地将信息传递出去,这也与皇艺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为了让更多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我选择成为老师,把皇艺的理念传播出去,帮各位抵达梦的另一端。

希望你铭记设计的初衷,乘风破浪。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保研、就业、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等相关问题,欢迎私信康石石。

来源:康石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