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纺织报》将陆续推出“振兴纺机见实效”系列报道,综合反映3年来经纬纺机围绕提高核心功能,切实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以及为服务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贡献。
2025年是国机集团开展“振兴纺织机械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3年来,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纺机”)旗下各子公司应声而动,硕果累累。
《中国纺织报》将陆续推出“振兴纺机见实效”系列报道,综合反映3年来经纬纺机围绕提高核心功能,切实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以及为服务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贡献。
“成为世界一流,追求基业长青”,近日《中国纺织报》记者走进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宏大”)清梳设备厂,门口的两行红字格外醒目。
摄影 王继征
车间的繁忙景象也映射出这家百年企业的蓬勃生机:在全自动梳棉机装配线上,刺辊、盖板等零部件正依次组装,一台台梳棉机正有序传送到下一工位;在络筒设备厂,自动络筒机单锭装配线的小伙子们正忙得不亦乐乎;在发货场,叉车托举着一箱箱货物整齐地码放到运输车上,等待发往用户车间……
青岛宏大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张文新
“今年是‘振兴纺机三年行动’和‘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上下全力以赴,聚焦主业,深化创新,强化管理,整体经营态势保持稳健向好的发展势头。在关键经营指标方面,我们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预算指标的68%,利润总额实现90%,这为公司全年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对照行动初期设定的目标蓝图,青岛宏大目前正稳步走在达成甚至超越既定目标的道路上。”谈到企业行动成果,青岛宏大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张文新满怀信心地表示,力争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为行业振兴和规划目标的实现贡献青岛宏大的力量。
与用户结成“智造搭档”
在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达纺织”)智能化工厂内,青岛宏大JWF1217清梳联设备以单产效率提升30%、成纱指标达全球前5%的硬核数据,再度彰显“智造搭档”的强劲实力。
JWF1217型高产智能化梳棉机
2003年建厂之初,悦达纺织就与青岛宏大携手开启合作征程。近20年来,悦达纺织累计引入青岛宏大多代纺机设备超200台。面对产业智能化浪潮,悦达纺织率先建成行业首家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2023年底投产的悦达纺织10万锭智能化工厂,配备了8套青岛宏大智能化清梳联、88台JWF1217新型梳棉机。
据悉,在近期悦达纺织智能化升级技改项目中,双方再度达成战略合作,青岛宏大的VCRO PLUS自动络筒机成为悦达纺织的坚定选择,印证了“智造搭档”的深度默契。
像悦达纺织这样的合作伙伴,青岛宏大还有不少。
青岛宏大积极与下游纺织企业客户进行深度互动,共享设备运行数据、工艺优化经验、智能运维方案。企业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到客户现场,基于实际生产数据,共同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和工艺流程,帮助客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改善产品质量,赋能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效能提升。
张文新介绍,“振兴纺机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青岛宏大在市场拓展上实现了重大突破:JWF1217新型梳棉机在全国成功布点,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VCRO PLUS自动络筒机在高端市场优势尽显,成功打破国际品牌技术垄断,推动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0%;全自动筒纱打包机研发及市场推广,在棉纺工厂自动化领域实现重要布局;门架式和双抓臂式两种高产高效抓棉机也在相继用户顺利投产,进一步夯实公司清梳联产品市场领先地位。
VCRO PLUS自动络筒机在用户现场。
用户的认可基于青岛宏大扎实的技术创新。在“振兴纺机三年行动”中,青岛宏大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和行业影响。这些突破转化为竞争优势与市场的认可。“在新技术加持下,我们与天虹、魏桥、鲁泰、华茂、无锡一棉、数智世界、丝丽雅、宜宾弘曲、盛泰、百隆、裕大华、华孚时尚等国内知名纺织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建成了一批精品项目。特别是联合江苏大生集团打造的国内首个智慧纺纱工厂,万锭用工降到10人以内,成为智能化标杆。这不仅彰显了我们的技术实力,更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张文新说。
实现需求与前瞻性的平衡
在不久前召开的青岛宏大第八届科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张文新强调,企业要想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核心技术,而市场的成功是检验技术创新成功的唯一标志。
摄影 王继征
青岛宏大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以市场真实需求为创新起点,以前瞻技术研究为支撑,确保创新方向精准且具有引领性。
近期推出的JWF1217型梳棉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结合当前市场多品种差异化需求,新型梳棉机需要做到高效能、低能耗,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控制,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为了满足这些需求,JWF1217型梳棉机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创新:采用创新型梳理区结构设计,有效增加梳理面积,增强梳理能力,确保高质高产,同时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纤维浪费;搭建智能化检测系统,配置盖板隔距在线检测、棉结在线检测、落杂在线检测等智能化检测系统及远程运维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情况,避免产生原料浪费及设备意外损伤的同时减少劳动力;开展模块化设计及差异化工艺的研究,以满足市场上棉、化纤、毛、麻等不同纤维种类和高端纺织品的需求;采用新型滤尘系统,流线型结构设计,运用气流运动学规律,减少风阻,节能降耗,同时提高滤尘效率,减少粉尘排放,进一步提升设备的绿色化水平。
“JWF1217型梳棉机在梳理效率上提高了20%,纤维损伤率降低了30%,填补了国产高端梳棉机空白。在客户企业的实际应用效果超出了预期,因而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已销售1000多台。”张文新笑称,这一创新甚至“革了自家旧机型的命”。
此外,青岛宏大在自动络筒机的研发中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应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络筒过程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控。这一技术成果不仅提高了络筒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RFID纱线在线质量追踪技术、分类自动插拔管技术、基于视觉识别的筒纱主动防叠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研发应用,推动络筒机技术实现新的突破发展。企业研发的第三代智能化落筒小车,实现了筒纱自动换批、跨锭借管,适合莱赛尔纤维的夹纱,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以市场需求定义产品功能边界,以技术前瞻性突破性能上限,青岛宏大的产品实现了市场需求与技术前瞻性的平衡。
智能化和绿色发展都不能少
在技术领先的同时,生产制造环节的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在青岛宏大的生产车间,智能机械臂精准作业、智能立体库精准配送、MES系统实时监控,一幅“数智化生产图景”跃然眼前。
摄影 王继征
在生产环节,青岛宏大聚焦JWF1217梳棉机、JWF1019抓棉机、VCRO系列自动络筒机、自动打包机等产品研发,开展工艺攻关,保障了新产品试制并快速产业化;企业深化“四新”技术应用,多种关键零件采用新工艺,提升产品性能,趋于绿色制造;企业MPM工艺信息化管理系统首次试点成功,打破信息化孤岛,助推经纬纺机信息化进程;清梳联主关键件柔性制造系统稳定运行,加工质量一致性得到提升,每年实现降本近130万元;圆墙板加工生产线完成升级,实现连续稳定出产,生产效率提高63%,关键尺寸精度明显提升;主箱体智能加工单元交付使用,加工精度得到保证,生产效率比单机提升88%;全面应用三维编程软件,工艺参数更加合理,提高新产品试制效率及合格率;物流中心智能立体库投入使用,仓储管理系统与公司信息化系统实现集成,提升仓储智能化水平;智能物流配送覆盖络筒设备厂各工序,为智能工厂的建设奠定基础。
青岛宏大聚焦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业务,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合作实施的1.0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在青岛宏大3号车间约1万平方米的屋面上铺设轻量化光伏板,成功组建总装机容量1.05MW的光伏电站。项目系统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所发“绿电”可供青岛宏大日常生产使用,多余电量则馈入电网实现营收。据测算,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约为125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5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64吨,每年可为青岛宏大节约电费30余万元。
张文新表示,企业实施该项目除了为自身绿色工厂的建设打下基础外,也在探索光伏+储能+纺纱设备直流供电的绿色低碳棉纺工厂全新解决方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为客户立足未来市场竞争提供重要支撑。
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
近日,青岛宏大举办了2025届新员工入职培训结业典礼。据张文新介绍,近三年,企业新招了150多名新员工入职。企业尤其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给研发部门引进了以985/211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为主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三年来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人员增加了50%。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青岛宏大始终坚持“爱才之德 用才之长 育才之能”的人才理念,构建“选用育留”全链条人才体系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分析纺织机械发展趋势后,张文新提出,要更多地学习新技术,拥抱人工智能,做好跨界技术的融合。他坦言,相比拥有上百年机械制造技术积淀的国际品牌,青岛宏大想要短时间内通过基础材料、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等实现全面超越会非常困难,但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应用为产品赋能,青岛宏大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摄影 王继征
“振兴纺机三年行动”即将收官。“站在新起点上,青岛宏大要紧扣市场需求,以精益营销为抓手,全面推进市场拓展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纺机行业标杆。”张文新说。
国内市场方面,青岛宏大将强化新产品推广与高端市场突破。做实JWF1217梳棉机、VCRO PLUS自动络筒机等核心产品的市场渗透,打造样板工厂,以大项目为依托加速技术迭代与口碑传播,提升高端市场占有率。深化“销售+服务+研发”合伙人模式,构建快速响应机制,针对各销售区域薄弱环节精准攻关,巩固优势地区份额,深挖细分领域潜力,提升差异化市场份额。
国际市场方面,青岛宏大将加速全球化布局,夯实大国贸战略。借助经纬纺机集团出口平台的优化,全力提高出口占比,加快新产品推广步伐,持续推进海外服务人员本土化,深入市场一线走访,拓宽海外项目信息渠道,推动国际贸易收入翻倍增长。
同时,青岛宏大将以精益理念优化营销全流程,强化市场调研与客户需求分析,确保产品开发与市场趋势高度契合。“我们通过国内深耕高端、精准补短,国际加速布局、服务下沉的双轮驱动策略,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精益营销为手段,全面强化市场竞争力,推动国内外市场收入双增长,为实现全球纺机领军企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张文新说。
撰文 / 本报记者 王继征
编辑 / 马瑞 审核 / 王继征 终审 / 王冰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