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无锡人过到六十,花甲初庆,拢一堆亲戚吃个热闹饭局,那叫一个人情味。可你要说,首富家办寿,嗨,那就不是一个咖位了——是场面,是江湖,是权力和人脉的“大年夜”。整整一万三千号人,上海滩风头最劲的流氓杜月笙、张啸林握着寿章,市县长自己抢着当总招待。你要问,193
中国首富荣宗敬的60大寿
话说无锡人过到六十,花甲初庆,拢一堆亲戚吃个热闹饭局,那叫一个人情味。可你要说,首富家办寿,嗨,那就不是一个咖位了——是场面,是江湖,是权力和人脉的“大年夜”。整整一万三千号人,上海滩风头最劲的流氓杜月笙、张啸林握着寿章,市县长自己抢着当总招待。你要问,1932年荣宗敬的花甲寿宴,是个什么阵仗?当年无锡人的茶余饭后,光聊这个,都能扯出几挂灯谜来。
荣宗敬要过生日的时候,荣德生比自家孩子还紧张。兄弟两人自小情义深,讲起来也有点意思:老大聪明,老二实诚。多数二房兄弟,都是被老大压着,他俩倒好,硬是把钱和名声都做到了全国顶缸,面粉、纺织共计三十多厂,二十万工人吃他们饭。那年,荣老二在无锡一边理工厂,一边跟兄弟们开会,议着怎么让大哥这一寿,办到让无锡人夸上十年八载。
富贵还乡,这事历来就有讲头。你说现在的有钱人,不管是王健林还是马云,不都是要在故乡刷一刷影响力么?但在那个年代,荣家“显摆”可不是投机捐款,更像是苦命创业之后拿来正堂正局办大事——做给乡亲看,也做给自己人看。那一年,荣宗敬和原配都要庆花甲,双喜临门,既是家里的盛事,也是整个无锡的头条。
话说荣宗敬在上海是实业圈的坐标级人物,二十四家厂子都挂着他的名,协会、商会一串串头衔,一发消息要办寿,整个上海和江南瞬间炸了锅。电话、贺函、打听的探子一窝蜂,荣德生成天憨憨地摸着大鼻子笑:“来者都是客,咱就把家底掏出来招待!”
这话听着随意,底下的动作可不简单——小辈们临时组了一个筹备局,十组分工,把无锡影响力最大、说话有分量的薛明剑推成总理,还拉了荣尔仁、朱梦华这些手腕子一起盯着。无锡县长陈传德,那会儿刚当官,听说荣家这等阵仗,毛遂自荐来做接待,自知不够份量,只好被安排陪南京来的部长喝酒尬聊,也是沾了体面。
百姓眼里的盛宴,从筹备就已经开始发酵。1932年九月二号,工厂停工一天,荣氏家族门下所有企业全部放假。老百姓嘴里说:“今天荣家老大寿啊,咱都歇了!”有人笑这叫霸王寿,也有人觉得沾了个喜气。
真正的大戏,是前一晚上海大人物的到场。杜月笙、张啸林那种老上海江湖大亨,带着数百名人一起,坐专门的祝寿专列,直奔无锡。站台上,荣家早已布好接车队伍,一路浩浩荡荡到了梅园,晚餐设在河边的画舫里,红色的衣裳、满席的热酒。杜月笙那号人物,能在台上说戏唱曲儿,场面比后来蒋介石来无锡还显摆。
到了正日子,十三万人涌进梅园。各地的官员、银行家、富商、党政、洋行代理,齐聚一堂。你要是不提前来领银质寿章,那天想混进去都难。外宾有英美沙逊家族,老上海的地头蛇、各路大企业家也都腆着脸上门。蔡元培那样的文化名流,亲自来打个招呼。说句闲话,这阵势要搁网上,不知道能发多少朋友圈。
梅园里的诵豳堂,是寿堂所在,本来古色古香的大厅,主角却是串灯泡拼成的寿字,时髦得很。寿席的中央,一只大水蜜桃寿桃,周围满是奇珍——玉如意、银鼎、金王母、玛瑙龙,捐赠的寿屏、寿联,几乎都是地方各界绅士名流的“走心之作”。金银财宝转了一圈,本地报纸记者笑说,“开城堆金山”,其实不算夸张。
有意思的是,荣宗敬吃饭前先把话挑明了:这些寿礼不是自家收着摆谱,要全数折价,连同宾客给的钱,一起捐给江南的灾民。他自己还额外拿出两万大洋,一半做无锡公益事业,一半让县里修虽不起眼但关系民生的道路。满堂掌声,羡慕、感激,还有几分敬意和善意的嫉妒。首富归乡,不忘造福父老乡亲,坊间议论说:“这才像个有底色的人。”
宴席的菜色也让人念叨。中餐由当地最靓的饭店轮番上阵,三百桌一口气铺开,清汤官燕、长春如意、花菇炖鸡,私房菜里还夹了荣家的一道特色“四镶盆”。每桌要十二块大洋,工人一个月才赚这个数。当天有冒名顶替混进来白吃,也有贵客因位子不够空腹回家。人情事故,实在难免。
交通更是让人张口结舌。专列专车,梅园外头停着几十辆客车,水上画舫接送,三天出入的钱光火车票就烧了两万四千元——要搁今天,估计得是政府大项目般的流水。宾客拿着回程票找荣家结算,哪怕自个儿是名人,也不能免俗,只能跟大队伍排着。
晚上文艺汇演,那叫一个热闹。戏院演员三夜不歇,杜月笙、张啸林自己也上台,乡下老百姓跟着喝彩。园里打灯上千盏,璀璨得像新世界的天桥。更妙的是,内外电影公司争着来拍纪录片,有声、无声电影混搭,上海那边的无线电直播直接上电台。要是有朋友圈,估计转就爆了。
这场寿宴闹得无锡火遍全国。薛家娶袁世凯女儿的场面也不过如此。舆论两边分:有人夸这叫体面大气,办得漂亮;有人说太过铺张奢华,是寒门难以望其项背的“贵绅浪费”;更有人拿蒋介石来无锡轻车简从来对比,觉得做事应该低调。但奇怪的是,名流作秀一番,带火了无锡和太湖,有记者疯狂追访,让当地成了网红打卡地,谁也没想到一场生日能造起整座城的气派。
结局呢?荣宗敬的60大寿热闹非凡,到现在你在网络上查没多少照片,故事却还在无锡人口头流传——有点像那种烟云过眼的旧梦。盛大的宴席、流转的人情和官场世故,慈善、排场与乡土的交织,都藏在历史的罅隙里。你说,后来人是不是该多想想:这些富贵人家的浪漫和热闹,到底留给后世什么呢?
来源:林边欢快拍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