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范韵,韩婷婷用三首越剧开篇续写师徒情长与流派新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07:30 2

摘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当这千古名句悠悠唱响,熟悉越剧的戏迷或许很难想到,接下来会有越剧“梁山伯”的声腔与之奇妙交融,碰撞出别样火花。而这,正是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韩婷婷的大胆尝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当这千古名句悠悠唱响,熟悉越剧的戏迷或许很难想到,接下来会有越剧“梁山伯”的声腔与之奇妙交融,碰撞出别样火花。而这,正是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韩婷婷的大胆尝试。

2024年9月22日,在上海朵云书院·旗舰店,一场特别的分享会吸引了众多目光。韩婷婷带着她最新创作的三首越剧开篇亮相,其中一曲《对话苏轼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现场演唱,直接将气氛推向高潮。歌曲中,越剧与流行唱法自由穿梭,苏轼悼念亡妻的哀伤,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主持人林海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直言作品充满巧思,而音乐唱作人王昊也对其中独特的配器赞不绝口,尤其是苏轼的“江城子”与越剧《梁祝·楼台会》经典唱段间用小号连接的设计,新颖又和谐。

这一切,都源于越剧“范派”宗师范瑞娟的百年诞辰。韩婷婷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纪念恩师,同时也分享着她对越剧传承发展的深刻思考。范瑞娟,这位越剧界的传奇人物,创立的“范派”唱腔醇厚质朴、稳健大方,在越剧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塑造的梁山伯、许仙等角色深入人心,更是首创“弦下调”,为越剧音乐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

韩婷婷自小在艺术氛围浓厚的京剧世家成长,却最终投身越剧怀抱,成为范派传人。她回忆起恩师,满是敬重与感恩。范瑞娟开放包容的艺术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韩婷婷。就像当年虹口越剧团筹备新戏《三世奇缘》,面对新编戏和前卫的穿越题材,韩婷婷心里没底,是范瑞娟的一句“重在参与”和鼓励尝试,让她鼓起勇气,最终凭借剧中三个不同小生形象斩获白玉兰戏剧奖。

在这次分享会上推出的三首开篇,每一首都独具匠心。除了惊艳众人的《对话苏轼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还有《对话苏轼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豪放词遇上范派高亢浑厚的唱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被展现得酣畅淋漓,仿佛让听众穿越千年,与文豪共赴一场月下之约。而《爱竹之人人似竹》,则满含韩婷婷对恩师的思念。范瑞娟一生爱竹,别名范竹山,韩婷婷借“竹”抒情,“人如竹,竹似人,固以树德、直以立身、当得一代宗师”,她希望以这首曲子,铭记恩师教诲,做人如竹,挺拔坚韧 。

这些作品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上线后,收获大量年轻听众留言。有人感慨:“苏轼的词听过无数版本,可和越剧搭配,还是头一回,太新鲜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韩婷婷探索越剧与流行结合的方向,得到了新一代听众的认可。

其实,韩婷婷在越剧创新的道路上早已不是新手。多年来,她先后推出过四个版本的《梁祝》,从传统演绎到交响乐、弦乐四重奏伴奏,再到越剧电视剧,不断突破。2005年的多媒体经典交响版《梁祝》更是大胆创新,将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融入越剧本体唱腔,不仅有民族乐器,还邀请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伴奏,让越剧与交响完美融合,实现了何占豪多年的梦想 。

何占豪与韩婷婷相识已久,从她十七八岁就见证着她在艺术上的成长与探索。他一直坚信戏曲需要现代化,尤其是戏曲音乐。在他看来,戏曲音乐以往一曲多用的模式可以向流行音乐专曲专用借鉴,这样能让戏曲音乐更加丰富多元,吸引更多年轻人。

韩婷婷也表示:“越剧能一直保持青春活力,靠的就是不断求新求变。老一辈艺术家没有一位不是在创新中发展流派,我们当代越剧人更要拓展越剧的边界,让它以多元面貌融入当下。”这次活动,不只是对恩师的缅怀,更是韩婷婷对越剧未来发展的一次勇敢探索。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剧这门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让更多人感受到越剧的独特魅力 。

从最初在越剧舞台崭露头角,到如今不断探索越剧创新之路,韩婷婷始终怀揣着对越剧的热爱和对恩师的敬意。在越剧“范派”百年之际,她用三首越剧开篇,为越剧的传承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我们对越剧的未来充满期待。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