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98年6月11日,27岁的光绪皇帝在紫禁城召开了一场“战略发布会”。龙椅上的他意气风发,对着文武百官宣布:“大清集团将启动全面战略升级!”台下康有为团队的粉丝们激动不已——毕竟这位“首席顾问”的《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PPT方案,早就刷爆了京城知识
紫禁城创业公司CEO光绪皇帝,
遇上PPT大师康有为,
103天烧光所有政治资本,
最后在菜市口上演“六君子大逃杀”直播。
一、创业启动:CEO光绪的“梦幻团队”梦
1898年6月11日,27岁的光绪皇帝在紫禁城召开了一场“战略发布会”。龙椅上的他意气风发,对着文武百官宣布:“大清集团将启动全面战略升级!”台下康有为团队的粉丝们激动不已——毕竟这位“首席顾问”的《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PPT方案,早就刷爆了京城知识分子的朋友圈。
光绪CEO的招兵买马堪称行为艺术。他任命四位军机章京时,竟把简历审核交给了维新派。杨锐(张之洞的卧底)、刘光第(康有为的迷弟)、林旭(康有为弟子)、谭嗣同(江湖侠客型)集体上岗。当慈禧太后看到名单时,差点摔了翡翠指甲套:“这阵容是开书院还是办朝廷?”
更离谱的是团队建设。李鸿章揣着500两银子想入股“强学会”项目,却被康有为拒之门外:“您签过《马关条约》,政治背景不干净!”气得李鸿章对荣禄吐槽:“老夫搞洋务时,这帮小子还在穿开裆裤呢!” 维新派成功把唯一可能结盟的实务派大佬,变成了死对头。
二、灾难性决策:103天狂发240道“圣旨邮件”
年轻CEO的改革KPI堪称疯狂。裁撤驿站快递站?批!废除八股考试?批!取缔寺院经济?批!三个月内,养心殿打印机(朱批)过热宕机,发出240多道改革诏令。地方官员们集体蒙圈——江苏巡抚刚收到“三天内建立新式学堂”指令,次日又接到“立即裁撤全省书院”的加急文件。
礼部六位高管(“六堂官”)因流程审批太慢,被光绪当场开除。消息传到颐和园,慈禧冷笑着对李莲英说:“瞧瞧,裁人裁到祖制头上了,下一步该废哀家这个董事长了吧?” 光绪的“裁员优化”成功让数万官吏失业,科举考生更是集体炸锅——毕竟谁愿意苦读三十年,突然被告知考试题库作废?
三、致命PPT:康顾问的“围园杀后”计划
9月14日,康有为在书房摔了个茶杯。看着碎瓷片他突发灵感:“陛下发密诏说暂停变法?定是受胁迫!我们得武力营救!”于是大笔一挥,把光绪“尔等速避海外”的批示,魔改成“火速带兵救朕”。当谭嗣同看到这份“深度伪造”的密诏时,当场拍桌:“我认识个硬核狠人——天津小站健身教练袁世凯!”
9月18日深夜的密谈堪比荒诞剧。谭嗣同闯进法华寺亮出“假诏”:“袁教练!皇上要你杀荣禄,再带兵包围颐和园!”袁世凯表面应承,内心弹幕刷屏:“让我用七千新兵对抗十万八旗?这剧本比茶馆评书还扯!” 前脚送走谭嗣同,后脚他就登上了开往荣禄别墅的特快马车。
四、翻车现场:菜市口的血色IPO
康有为的逃亡堪称极限运动。9月20日清晨,他跳上英国“重庆号”轮船时,行李箱里还塞着日本“盟友”郑永昌偷放的“联日反清”假密函——这枚精心设计的“政治炸弹”,后来成了慈禧指控维新派叛国的铁证。而东京使馆里的日本外交官们正举杯庆祝:“大清改革派?不过是我们搅乱棋盘的棋子罢了!”
最惨烈的莫过于“创业团队”清算。杨锐临刑前突然大喊:“我为张香帅而死!”——原来这位“核心成员”天天向张之洞传密报;康广仁在牢里大骂亲哥:“康有为害死我等!”;而谭嗣同的遗言本是“留将公罪后人论”(承认政变责任),却被梁启超美化成“去留肝胆两昆仑”,硬生生把政变黑锅甩给了历史。
五、瀛台复盘:谁杀死了改革?
光绪CEO在瀛台写下血泪教训:“伪智库的三大毒丸”:
1. 理论派PPT治国:康顾问照搬明治维新数据,却忽略日本武士集团实为军事控股公司;
2. 用户需求错位:裁撤驿站得罪快递小哥,废科举激怒读书人,动寺庙惹毛信众——核心用户集体差评;
3. 风控意识归零:让空想家管战略(康有为),侠客搞公关(谭嗣同),墙头草掌兵(袁世凯)。
历史荒诞剧场
当慈禧的囚禁诏书送到瀛台时,光绪正啃着冷馒头画组织架构图。他突然问太监:“你说康先生此刻在干嘛?”东京豪华酒店里,康有为对着记者镜头慷慨陈词:“吾乃帝师!正策划下一轮融资…”——而菜市口的血迹尚未干透。
这场103天的闹剧埋葬于六个名字: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他们用生命印证了紫禁城的生存法则:当理想主义者遇上“伪智库”,改革注定沦为权谋桌上的“人头自助餐”。而瀛台的月光下,光绪终于懂了:这深宫里的每一句“万岁”,都在暗中标好了出卖的价码。
来源:史海一叶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