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也是楚汉争霸时期的一代猛将,为何他在刘邦面前迅速兵败覆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05:01 3

摘要:英布,出生在淮南,少年时就以凶狠和机智在楚地出了名。没人会相信一个带着伤疤的人物,会在风暴中站到顶峰。楚军里,他并不是最显眼的一个,却偏偏能让楚国高层忍不住多看两眼!初看项羽和英布的关系,还挺像兄弟,毕竟项羽给过英布不少信任和资源。

编辑|文琦

英布,出生在淮南,少年时就以凶狠和机智在楚地出了名。没人会相信一个带着伤疤的人物,会在风暴中站到顶峰。楚军里,他并不是最显眼的一个,却偏偏能让楚国高层忍不住多看两眼!初看项羽和英布的关系,还挺像兄弟,毕竟项羽给过英布不少信任和资源。

楚汉争霸那几年,说句夸张的,无数人的命运就像棋子。项羽和英布这一对,仔细想想其实悬着劲——项羽太狠,英布又太精。而楚国败落,项羽的专断是原因之一,英布的变节是另一个。这两人都不傻,可惜走到最后却谁也没能守住初心。

早期的英布把自己全押在项羽身上。巨鹿之战,打得秦军丢盔卸甲。有人觉得这是团结的胜利,其实里面暗流涌动。英布能打,但心里明白,项羽不会无条件信任任何人。朋友可以做,但保命第一。

英布早就学会在战场和政治交界处保持警惕。项羽要进攻齐国,让英布出兵。英布说自己生病了,不去。这跟小时候装病不上学太像了。项羽信了?当然没信,不过暂时容忍——只不过,英布那时候其实已经心里打鼓,担心下一个被清算的就是自己。谁愿意当弃子?

彭城一役,楚军大败。项羽急了,要英布参战。英布又说病重。这么多次拒绝,项羽还没彻底翻脸,可气氛已经不对。其实吧,项羽的性子摆明了不会长期容忍异心者。他自信又孤傲,英布不想死,只能找理由躲。

英布后来投奔刘邦,背叛项羽,这桩事在楚军里成了大新闻。大家说他是叛徒?其实不是每个人都站在道德高地喊话,更多人惊讶于英布突然转向。刘邦这边刚开始也犹豫着,没把英布当作自己人。当然,这并不代表英布没用。

刘邦谨慎得很,没给英布很大的权力。英布心里清楚,自己是工具也是威胁。淮南王的头衔是一种赞赏,也是试探,看他是不是可靠。英布不想再当别人的棋子,开始有自己的算计。他觉得,只要在刘邦面前立下新战功,就能稳住脚跟。结果,刘邦比项羽还精明,把英布研究透了。

英布带兵攻下九江,战绩不错,刘邦露出点笑容,但没彻底放心。他知道英布有想法,有本事,也可能有点野心。一边赞美一边琢磨,怎么防着、用着、还能让英布不出乱子。这种复杂的权谋,英布其实并不擅长。英布想抢出一番事业,偏偏总碰到高墙。

楚汉后期,英布并没高歌猛进。有几个仗打得不理想,比如固陵那场,协调不力,被刘邦质疑。他信心受挫了,但不服气。他心里开始疑神疑鬼,怀疑是不是被排除在外了。也可能是他没做好,看着机会溜走,不甘就变成焦虑。

可能你觉得,英布再拼一下,能不能翻盘?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刘邦身边人才多得很,主意多,手段也多。英布的军事成果再不错,也很快被其他将领盖过。他慢慢发现,自己不是主角;甚至连配角资格都不保。有的事越看越明白,有的却永远搞不懂。

英布并不是不懂政治。说他错过了自保的机会?谁又能保证自己没有落入陷阱?他想用武力换地位,没想到政治比战场还复杂。刘邦加强中央集权,英布不再被宠爱——他不是头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有人批评英布太相信刘邦。前面说英布精明,现在又觉得他太单纯,这到底怎么回事?其实,一开始英布小心翼翼,不信任何人,到后期却寄望于刘邦的赏识。能不能怪他?没准换成别人同样糊涂。

刘邦对英布的防备本身就是风向标。权力少了机会多,如果他懂得自保,未必落得如此结局。可历史不是模拟游戏,失误就是失误,没有机会重来。

数字不会说谎。历史资料显示,淮南王权力不断被削弱,最终连兵权也被夺走。英布不甘心,但又没敢公开造反。其实他还是有机会的,只是犹豫太久,错过了窗口。

英布最后的失势,大部分还是因为政治不敏感。他自以为能靠勇猛立命,结果被权谋打垮。历史上对于异姓王收权非常狠,淮南王成了权力角斗的牺牲品。英布不愿被束缚,最后反而更惨。

换个角度,英布其实也许知道自己上了当,但又不敢揭底。谁也说不准他是不是还在盘算下一个行动。也有可能,他曾尝试自救,最后还是被大势裹挟,再也没有选择。

这样一来,英布的悲剧感就让人觉得无比真实。他是英雄,但终究没能活成自己的样子。英布、项羽、刘邦,其实每个人都没活得太明白。谁能说,下一秒就不是另一个背叛者或失败者?

其实人和历史一样,总会撞到自己想不到的地方。有人说英布勇猛,有人说他糊涂,可千百年过去,他的命运依然没被定论。

这一场楚汉争锋,英布在战争与政治之间几经摇摆,最后失去了所有。至于英布究竟有没有其他路可走,没人能回答得清楚。

来源:勇者春风6mOf2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