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拆开米袋准备做饭,发现一群暗褐色的“不速之客”东奔西蹿,千万别怀疑自己饿花眼了——它们不是破袋而入的“粮食大盗”,而是潜伏在米袋里的“特工家族”,早就在这儿安了家。
密封的大米居然生虫了!哪来的?
当你拆开米袋准备做饭,发现一群暗褐色的“不速之客”东奔西蹿,千万别怀疑自己饿花眼了——它们不是破袋而入的“粮食大盗”,而是潜伏在米袋里的“特工家族”,早就在这儿安了家。
要讲清密封大米凭空生虫这件事,还得先从这些虫子的身份说起。
“干饭刺客”,
竟是潜伏30多天的它
这些虫子,有个统一学名:储粮害虫[1]。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它们造成的粮食损失达5-10%[2][3]。
在中国,主要储粮害虫有玉米象、米象、谷蠹、大谷盗、麦蛾等10种[1]。它们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相当于“几百万公顷良田”的粮食产量[4]。
根据《GB/T 29890-201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玉米象和米象是中国大米储藏中的主要防治害虫[1],是我们家庭生活最常见到的“米缸刺客”。
玉米象和米象是近缘种,同属象甲科。二者幼虫和成虫形态相似,生活习性及影响它们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湿度等生态因子也很相似,仅凭外形难以区分[5][6]。1983年,玉米象就被中国粮食部门列为头号储粮害虫[7]。
玉米象或米象在生米上的微距照片 / 视觉中国
玉米象和米象名字中“象”的由来,是因为它们有个不容忽视的长鼻子,鼻子末端是咀嚼的口器[8][9],对粮食造成蛀食性损害。
所谓蛀食性损害,就是它们会把完整的粮粒一颗颗蛀空,导致粮食质量损失和品质变差[10]。
玉米象比米象活得更久一些[11],通常每年会繁殖4到5代,甚至更多[12]。活得久生的还多,玉米象更能轻松实现子子孙孙“四世同堂”。
秋收时节,田间的成年雌性玉米象个个雄心勃勃,专挑饱满的谷粒当做育婴室。它们先在稻谷籽粒上凿孔产卵,再分泌黏液将孔封堵,外观上完全识别不了[12][13]。每粒稻米中,仅能有一个卵发育成幼虫,但是每头成年雌虫有3-6个月甚至1年的存活期[12][14],在适宜环境下,一生可以产400个卵[8][13]。
玉米象经历卵、幼虫、蛹的阶段至少需要30天[12],发育到成虫后才破米而出[15]。也就是说,看似平常的稻米,有的刚 “怀孕”,有的是孕中期,还有的即将 “临盆”。千万别小看一粒种子“孕育生命”的力量。
可以说,玉米象是天生的潜伏大师,大概没有其他昆虫比它们对“隐忍蛰伏”、“伺机而动”领悟的更透彻了。
玉米象喜好温暖湿润的环境,它们的正常生长温度为25至30°C,相对湿度为69%至75%[13]。一定温度下,湿度越高,玉米象发育更快,成虫活得更久,繁殖的后代也就更多[16]。
这就是家中大米生虫高发于夏季的原因。
2024年11月9月,广东湛江,雷州东西洋秋水稻进入收割期,稻田金黄,收割机来往穿梭 / 视觉中国
和玉米象一样,米象也将虫卵注入稻谷籽粒内部[17],其他储粮害虫则多产卵于籽粒表面。虫卵孵化后,幼虫会钻进粮粒内部取食、生活、生长、发育,并随着收获的稻谷进入产后收储。
这样看来,稻谷中隐藏着数不清的虫卵、幼虫以及成虫军团。它们浩浩荡荡地随粮“进城”,密谋新生。
显然,这会给粮食存储和大米生产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大米加工,虫儿“关关难过”
其实,聪明的大米生产者,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消灭这些害虫。
收获的稻谷,农民会作过筛、晾晒干燥的初步处理[18],随后便被货车满载着运往粮仓储存、前往大米生产线。
2024年10月31日,江苏宿迁,在泗洪县孙园镇一晒场,稻谷金黄,堆积成山,工人将水稻晒干扬净后,颗粒归仓 / 视觉中国
运输路上,害虫也会乘虚而入、产产卵、聊聊今年稻谷的成色,搭个便车直抵粮仓,期待让自己和后代永远饿不着。比如谷蠹,能够迁飞数千公里寻找食物[4]。
而到了粮仓,仓内的陈粮中,可能已有大批害虫潜伏,静侯新粮与新的伙伴填仓[4]。
粮仓会先给害虫们一个下马威。满当当的粮食入了仓,虫子们还顾不上高兴,热风干燥、磷化氢、二氧化碳气体熏蒸、低温冷却等技术手段就安排上了[19][20][21],专门对付各种成虫,能把它们消灭个七七八八。
紧接着,一条生产线对抗剩余害虫的阻击战便打响了。
大米的加工流程包括清理、砻谷、碾米、白米整理和包装[21]。这个过程可以看作对储粮害虫开展的多轮进攻,但每轮战役的手段不同。既有全面铺开的大规模消杀,也有精准聚焦的针对性攻坚。
2023年10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金惠粮油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在大米加工车间进行生产作业 / 视觉中国
稻谷清理的重点是淘汰老弱病残。包括熬过了粮仓处理幸存下来的各种害虫、以及刚破米而出的成虫。它们和掺杂在稻米里的石头、金属、碎绳等杂质一起被清除。
砻谷会消灭一些新生力量。稻谷剥除稻壳变为糙米,也剥离掉粘在稻壳上的卵和新生成虫。
碾米是将糙米变为精米的过程,对玉米象、米象的致死作用最显著。这是由于碾磨能将蛀食受伤的米粒、米粒中的害虫、以及粒面皮层碾碎[22]。
按照米胚残留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去除程度,碾米分为精碾和适碾。精碾留皮度在2%以下,适碾在2%-7%[23]。精碾去皮程度高,虫卵残存概率低。
但是,深度隐藏的部分虫卵却依然能躲过现代化、精密的稻米加工设备的损伤,继续发育和成长[22]。
经历了碾米大关,来到相对轻松的白米整理环节。该环节是对精米进行抛光和刷米、处理掉碎米和糠粉,再混入外购的原料大米。抛光会摩擦籽粒表面,破坏雌虫分泌物形成的保护壳,从而抑制虫卵活性[24]。但百密一疏,外购的原料大米仍可能携带虫卵[22]。
2024年2月3日,江苏南通,海安市墩头镇聚仁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查看大米质量 / 视觉中国
需要注意的是,成品粮对于储粮害虫成虫是零容忍的。若每公斤大米中害虫密度大于0头,则被认定为严重虫粮[1]。但是大米中是允许含有少量不完善粒的(≤3%),包括未成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霉粒以及糙米粒[23]。这意味着,含虫卵的大米是有可能进入大米包装的[25]。
包装可以说是生产线上的终极秘密武器。让庆幸“终于躲过了”的虫卵以及米粒中发育着的幼虫遗憾“下线”。
大米的包装有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和充气(二氧化碳、氮气)包装。包装材料有塑料编织袋、覆膜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袋、纸类包装材料等。处理方式又分为打孔和不打孔。真空包装、充气包装,以及未打孔的覆膜塑料包装、复合塑料包装,抗虫性能良好[26]。
2023年9月10日,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一家米业公司大米包装车间生产线,工人们在流水作业 / 视觉中国
真空、充气包装能抑制虫卵活性,引起发育停滞甚至死亡,而储粮害虫对真空低氧的耐受时间仅有几天。因此,真空和充气包装大米拆封后,短期内发生虫害的概率会大大降低[27]。
袋装大米一部分进了仓库堆垛储藏,另一部分上了货架销售。
超市的温度、湿度环境可能导致普通包装袋内的虫卵在米粒内逐渐发育成熟。而超市的散装粮食中也可能存在储粮害虫,它们会打孔或爬入有孔包装的米袋快速产卵[25]。作为消费者的你,随手选中的大米也许已被害虫污染。
新买的大米,存储时间越久,米粒中残存的虫卵便越有机会破壳生长。一旦成虫咬破米粒爬出,虫群便会迅速繁衍壮大。
大米还能吃吗,
这份“排雷指南”请收下
无论商品加工环节如何细致缜密,仍会有”漏网“虫卵进入米袋,而在商品流通环节,成虫也有可能蛀破米袋产卵。
你一定会有两个疑问:一是大米里可能存在虫卵,也许有活性、也许缺氧而亡了,可以放心吃吗?二是如果袋子里的虫子已经肉眼可见了,这米还能吃吗?
第一个问题,放心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的分析表明,昆虫卵为无毒物质,无致突变、致畸作用[28]。而且在50-70℃温度下,6分钟即可杀死大米中的全部虫态的储粮害虫[29][30]。也就是说,蒸米饭的过程就是一次消灭虫卵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你需要观察下大米的颜色,优质商品大米的颜色发白[33]。可先在冰箱冷冻3天杀死害虫[31],如果家里有筛米、面的器具,用过筛的方式清除碎屑、虫子以及虫蚀粒。过筛后的大米,是可以食用的。
2018年10月31日,广西贺州,在八步区大宁镇公保村,长寿老人在参加筛米表演赛 / 视觉中国
但是呢,会有一些不太幸运的人,勤俭持家筛个大米,反而把自己筛到过敏门诊去了。
研究表明,米象是许多抗原的来源,比如虫蚀后的米粉、以及虫蜕后产生的蛋白质碎片,这些都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群产生过敏反应,主要症状为特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32]。建议筛大米时,佩戴手套和口罩,动作幅度别太大。
如果大米颜色发灰变暗、米质疏松易碎[33],意味着大米已经陈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明显流失[34]。说白了,精华已经被虫子吸收了。做好的米饭会明显变硬,黏性与弹性下降,口感变差[31]。这种情况就不建议吃了。
研究证实,玉米象携带黄曲霉菌、串珠镰刀菌、青霉菌等菌种。黄曲霉菌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的潜在致癌物,是限制谷物食用的一个主要因素[12]。
而大米受到虫蚀产生的大量粮食碎屑或粉末,会为霉菌的附着生长创造条件[33]。储粮害虫在米袋内生长、羽化和繁殖所产生的大量虫尸、排泄物等,会进一步影响袋内的温度、湿度环境,加快霉变[4][12]。
大米发黄、结块霉变[33],说明其已受到黄曲霉严重污染,这种霉菌高温也杀不死,需果断丢弃。虫蚀产生“米粉”(左)虫蚀大米变黄(右)[33]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粮食浪费,建议大米开袋后放冰箱低温储藏,也可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存放[35]。取用后一定扎牢米袋,或者放入真空保险盒内存储。
而且,真空大米一旦拆封,即使不生虫,放置时间一长,空气中的微生物也会使大米品质下降、口感变差[27]。
大米如时光,新鲜不可逆,趁着它最美好的时候,好好品味,才是对它最好的尊重——如果一定要给这段时光加个期限:开袋后1个月[27]。
撰 文 / 花 格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招聘
浪潮内容编辑(外包)
答案如下科普视频编导(外包)
多岗位实习生及线上作者
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
招聘内容编辑(外包)、实习生及线上作者
[1]GB/T 29890-2013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2]Huang, S., Huang, H., Xie, J., Wang, F., Fan, S., Yang, M., ... & Zhang, D. (2022).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evention of storage pests by natural products: species, mechanisms, and sources of inspiration.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5(11), 104189.
[3]Cao, Y., Xu, K., Zhu, X., Bai, Y., Yang, W., & Li, C. (2019). Role of Modified Atmosphere in Pest Control and Mechanism of Its Effect on Insect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10, 206.
[4]白春启,郭自强,张凯智,吕建华,白月亮 & 赵超.(2023).储粮害虫危害研究进展.中国粮油学报(12),8-15.doi:10.20048/j.cnki.issn.1003-0174.000125.
[5]张凌芳,鲁玉杰,王争艳 & 曹宇飞.(2018).玉米象和米象交配行为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6),99-104+110.doi:10.16433/j.cnki.issn1673-2383.2018.06.017.
[6]张蒙,赵艳艳,鲁玉杰 & 高晴.(2021).基于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的米象与玉米象的分子鉴定.中国粮油学报(10),174-180.
[7]李淑荣,王殿轩,高美须,原锴,温贤芳.(2005).电子束处理对玉米象繁殖力的影响.核农学报(01),46-48.
[8]de Sousa, I. G., Oliveira, J., Mexia, A., Barros, G., Almeida, C., Brazinha, C., ... & Brites, C. (2023).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echniques and circular economy approaches for insect infestation management in stored rice grains. Foods, 12(3), 511.
[9]Moon, M. J. (2015). Microstructure of mandibulate mouthparts in the greater rice weevil, S itophilus zeamais (C oleoptera: C urculionidae). Entomological research, 45(1), 9-15.
[10]张玉荣,刘四奎,周显青,等. 蛀食害虫侵害小麦后不同蛀蚀程度损伤粒储藏品质变化[J]. 粮食加工,2011,36(5):7-12. DOI:10.3969/j.issn.1007-6395.2011.05.003.
[11]Devi, S. R., Thomas, A., Rebijith, K. B., & Ramamurthy, V. V. (2017). Biology,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Sitophilus oryzae and S. zeamais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 73, 135-141.
[12]Tripathi, A. K. (2018). Pests of stored grains. Pests and their management, 311-359.
[13]Demis, E. S. U. Y. A. W. K. A. L., & Yenewa, W. O. R. K. I. N. E. H. (2022). Review on major storage insect pests of cereals and pulses. Asian Journal of Advances in Research, 12(1), 41-56.
[14]Uddin, M. N. (2024). Assessing Two Methodologies to Protect Stored Rice From Insect Infestation (Master's thesis, Arkansas State University).
[15]Muzemu, S., Chitamba, J., & Goto, S. (2013). Screening of stored maize (Zea mays L.) varieties grain for tolerance against maize weevil,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3(3), 17-22.
[16]郑旭,范锦胜,张李香.玉米象生物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4):221-225
[17]Srivastava, C., & Subramanian, S. (2016). Storage insect pests and their damage symptoms: an overview. Ind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78(special), 53-58.
[18]农户储粮常见害虫防治. (n.d.). https://www.lswz.gov.cn/html/zhuanti/n16/n3615/n3676/n4703860/n4704541/4704722.html
[19]王殿轩,李淑荣,温贤芳,原锴.(2004).电子束辐照谷物中玉米象不同虫态的生物效应.核农学报(02),131-133.
[20]罗中文, 黄志俊, 贺德齐, 汪向刚, 谢静杰, & 冷逸林. (2006). 普通房式仓优质稻谷保鲜生产性试验报告.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4), 2.
[21]LS/T 1231-2023 稻米加工技术规程
[22]朱邦雄,邓树华,周剑宇,等. 稻米中玉米象的发生与控制研究[J]. 粮食储藏,2009,38(5):12-16.
[23]GB/T 1354-2018 大米
[24]Lucas, É., & Riudavets, J. (2000). Lethal and sublethal effects of rice polishing process on Sitophilus oryzae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93(6), 1837-1841.
[25]Athanassiou, C. G., Riudavets, J., & Kavallieratos, N. G. (2011). Preventing stored-product insect infestations in packaged-food products. Stewart Postharvest Rev, 3(8), 1.
[26]徐景锋,吕建华,霍鸣飞,黄河舟 & 李尹龙.(2020).不同大米包装材料防害虫钻蛀性研究.粮油食品科技(05),74-78.doi:10.16210/j.cnki.1007-7561.2020.05.010.
[27]田琳,李倩倩,祁智慧,张海洋,唐芳.市售真空包装大米拆封后品质变化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3,38(10):162-169.
[28]昆虫卵营养保健价值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n.d.). https://www.caf.ac.cn/info/1054/5675.htm
[29]田琳,陈玉麒,曹阳,于燕麟 & 王颖.(2013).隧道式微波防治袋装大米中储粮害虫技术研究.粮食科技与经济(06),34-36.doi:10.16465/j.gste.2013.06.012.
[30]Zhao, S., Qiu, C., Xiong, S., & Cheng, X. (2007). A thermal lethal model of rice weevils subjected to microwave irradiation.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 43(4), 430-434.
[31]张玉荣,李天明,田奇生,吴晓寅,张咚咚 & 吴琼.(2024).玉米象侵害后的稻谷的加工精度对大米理化特性和食用品质的影响.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55-63.doi:10.16433/j.1673-2383.202311110001.
[32]Witecka, J., Malejky-Kłusek, N., Solarz, K., Pawełczyk, O., Kłyś, M., Izdebska, A., ... & Asman, M. (2023).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immunogenic antigens in particular active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he rice weevil (Sitophilus oryz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5), 3917.
[33]Zukryandry, Z., Nurdjanah, S., & Murhadi, M. (2024).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mylography Profile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Stored Product Insects (SPI)-Attacked Rice Powder.
[34]Stathas, I. G., Sakellaridis, A. C., Papadelli, M., Kapolos, J., Papadimitriou, K., & Stathas, G. J. (2023). The effects of insect infestation on stor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quality of food. Foods, 12(10), 2046.
[35]家中大米如何保鲜? - 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https://lshwzcbj.hunan.gov.cn/lshwzcbj/hdjl/zsk/202006/t20200602_12259272.html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来源:浪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