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作为以工科为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其优势专业紧密对接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国家战略产业。结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科评估结果及校企合作资源,以下五个专业在学科实力、实践资源及就业竞争力方面尤为突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作为以工科为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其优势专业紧密对接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国家战略产业。结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科评估结果及校企合作资源,以下五个专业在学科实力、实践资源及就业竞争力方面尤为突出:
核心优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学科评估位列上海高校第 8 名。课程体系覆盖智能制造生产管理(MES/ERP)、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前沿领域,2025 年新增 “AI + 工业大数据” 市级重点课程,学生需完成 “智能变电站故障诊断” 等企业课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与上海机床厂、宝武集团共建 “电力系统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连续四年开展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学生参与智能测试系统开发、加工精度提升等实际项目,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华东赛区一等奖 5 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实践资源:拥有 “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上海高校高原学科,与特斯拉超级工厂合作开发 “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优化系统”,毕业生 35% 进入国有能源企业,如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起薪约 8500 元 / 月。凯劳智能制造学院中德合作班学生可获双学位,30% 进入柏林工业大学等 TU9 高校深造。
核心优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 “产学联动工作制” 为特色,课程融合智能硬件设计、用户体验研究等模块,与小米有品、聚杰电动工具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学生作品 “AR Card Game of Fire Prevention” 获 iF 设计新秀奖(产品设计界奥斯卡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25 年新增 “可持续设计” 市级重点课程,学生需完成 “智能家居产品开发” 等企业真实项目,近三年在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中获一等奖 3 项。
实践资源: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上海家化、得力集团签订设计成果产业化协议,学生作品如儿童水彩笔套装、智能显示器增高架等直接转化为商品,部分成果已落地上海自贸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毕业生 30% 进入华为、艾默生等国际 IT 企业,平均起薪约 7800 元 / 月。
核心优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上海市中本贯通试点专业,课程体系覆盖智慧物流、国际供应链管理等模块,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共建 “港口物流订单班”,学生大三起轮岗实习,毕业直接入职比例超 60%,近三年在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中获一等奖 8 项。2025 年新增 “区块链与跨境物流” 市级重点课程,与京东物流、顺丰速运合作开发智能分拣系统实践项目。
就业前景:毕业生 25% 进入政府物流管理部门,30% 入职 DHL、建发物流等企业,平均起薪 8000-12000 元 / 月。教师团队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3 项,研发的 “逆向物流数据平台” 已应用于浦东机场跨境物流管理。
核心优势:上海市一流本科引领计划专业,课程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生产管理(MES/ERP)等模块,与宝武集团、华虹集团共建 “智能工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参与 C919 大飞机机身结构件加工、半导体晶圆缺陷检测等项目,近三年在 “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 中获全国二等奖 2 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2025 年新增 “数字孪生与产线优化” 市级重点课程,与特斯拉合作开发 “冲压车间智能调度系统”。
实践资源:拥有中央财政投入 500 万元建设的 “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学生参与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 “冲压车间智能调度系统” 开发,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获华东赛区一等奖 3 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5 届毕业生起薪约 7500 元 / 月,部分入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优势:上海市首个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覆盖国际标准制定、质量体系认证等模块,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共建 “标准化创新中心”,学生参与 ISO 国际标准起草、验证等全流程实践,近三年在 “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创新大赛” 中获一等奖 5 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 年新增 “绿色低碳标准” 市级重点课程,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 “标准化智能实践虚拟仿真平台”。
行业认证:通过中国标准化协会课程认证,学生可免试申请国际注册标准化工程师(IRSE)资格。教师团队承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 项,研发的 “智能制造标准化评估系统” 已应用于浦东金桥开发区企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生 30% 进入政府标准化管理部门,25% 入职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标准化部门,平均起薪约 7000 元 / 月。
选择建议:工科生可优先考虑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传统优势专业,其稳定的就业与行业资源适配长期职业规划;对新兴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可关注产品设计、标准化工程等专业,这些方向与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及数字化转型高度契合,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国际视野较强的学生可考虑凯劳学院中德合作项目,其双学位优势及德企就业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来源:京海读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