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对赌!揭秘逐本研发KPI背后的长期主义野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00:33 3

摘要:曾经,新锐品牌凭借社媒的流量红利快速崛起,那无疑是它们的黄金时代。也因此,新锐品牌一度与爆款打法、流量驱动和营销神话深度绑定。这其实忽视了那些新锐品牌背后的研发实力。

从一滴油开始的长期技术理性主义,看到新锐品牌逐本的技术底色。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文 静

曾经,新锐品牌凭借社媒的流量红利快速崛起,那无疑是它们的黄金时代。也因此,新锐品牌一度与爆款打法、流量驱动和营销神话深度绑定。这其实忽视了那些新锐品牌背后的研发实力。

要知道,于新锐品牌而言,从原料创新到工艺突破,从配方重构到功效验证,技术的每一步推进,要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更多。庆幸的是,有些新锐品牌已通过在技术领域的深耕不辍,定义属于自己的技术之路。聚美丽观察到,卸妆赛道标杆品牌逐本便是将技术化为品牌发展基石的典型。

日前,逐本创始人刘倩菲在品牌媒体交流会上,首次对外讲述逐本创立九年背后的技术积淀与核心价值信仰。

“这是逐本第一次向公众分享卸妆背后的技术积累。今天我想邀请大家走进天然植物芳香疗法这一充满浪漫且兼具科学的世界,重新认识逐本。”

透过刘倩菲的讲述,这一新锐品牌扎实的技术积累得以清晰呈现,大众也借此机会看到一个有远见、有韧性、有技术硬实力的逐本。

“把昨天的自己踩在脚下,炙热生长。”这不仅是刘倩菲始终秉持的信念,也是她与逐本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

从技术视角看,逐本产品与技术的升级迭代便是具象化的体现。譬如,2015年-2016年间,历时241天,1008次打样,100位敏感肌盲测,100%人脸实验,逐本第一代植物调理洁颜油才诞生,至2023年,逐本洁颜油家族已迭代至第五代,同年8月,第一代逐本清欢植萃玉感洁颜油上线,并于次年5月再次迭代升级。至2025年,逐本洁颜油家族已经迭代至第六代。

过程中,逐本实现了多项技术跨越。然而,研发是一场漫长的耕耘,技术的沉淀与市场转化皆需时间,也需要打破消费者认知边界与顾虑。

比如,2018年10月,因产品体验出色,逐本被李佳琦团队选中。但当时消费者对卸妆油产品认可度有限,也基于此,逐本烧杯实验诞生。

“我发明烧杯实验,首创‘1秒乳化’,将实验室的打样的乳化过程搬到直播间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后来全行业都在用这个实验,大家就一起将卸妆油市场教育做起来了。”刘倩菲回忆道。

对逐本而言,“1秒乳化”只是技术成长的起点,从每年的升级迭代中,都能看到逐本乳化技术的成长。

推出首款纯植物油体系的精油卸妆油后,逐本开始搭建全极性油脂体系,产品能够卸除多种复杂彩妆,但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将如此多元化的油脂体系快速而彻底地乳化?

通常来说,配方师会在经验的指引下,在现有乳化剂当中不断地挑选与尝试,但这种基于试错的方法往往难以精准匹配不同的油脂体系,也无法确保实现百分之百的乳化速度与彻底的洁净效果。

“因此,逐本的研发思路就从筛选乳化剂升级为反向设计乳化剂。”

据刘倩菲透露:“2019年起与日本太阳化学启动合作,逐本临界乳化技术(在日本公司的命名为ZB-1)由此诞生,它使得逐本可实现全极性油脂体系的超强溶妆力,同时,实现毫秒级乳化速度和彻底无残留的净澈程度。”

后来,逐本又与日本东邦化学建立深度合作,在定制乳化剂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开发出第二代、第三代乳化定制技术。而该技术在玉感卸妆油的开发中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配方体系日趋复杂,其对不同供应商、不同批次原料的微观差异也越发敏感。为此,逐本将品控深入至分子层面,联合日本东邦化学,采用飞行时间质谱仪为大分子乳化剂原料建立独特的“分子指纹”档案。这为其实现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保障。

而逐本首创三态微乳体系技术,以多极性油脂+乳化剂+水+多元醇的配比,形成独特的“微乳”结构,攻克了“水性彩妆难卸”的难题。

后来,为测评“看不见的成膜剂”的卸妆净澈程度,逐本与未名拾光合作,引入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在分子层面上识别和定位不同彩妆的残留,摆脱肉身和肉眼“宏观效果”的局限性,走向了“微观实证”。

可以看到,逐本几乎每年都会有相应的技术迭代举措,关于此,也曾有用户问过刘倩菲:“为什么逐本升级如此频繁?”

她表示,这背后与中国彩妆市场快速扩容和消费者需求持续升级紧密相关。欧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便已成全球最大的彩妆市场,截至2024年彩妆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

与此同时,2021年至今,彩妆每年新增备案6-10万件不等,品类创新不断加速:唇妆开始流行宣称能焊死在唇上,眼妆也在不断叠加各类薄膜技术,粉底也从长效持妆,升级到口罩不沾。

刘倩菲表示:“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对卸妆产品的要求日益多元。从最初的乳化快、不油腻,进阶到水感肤质、温和不伤肤,再到如今能够干湿两卸、卸除高倍防晒、养肤等多重需求。”

“因此,我为研发团队设定了KPI:必须每年主动对卸妆产品进行迭代升级,确保能对中国市场的新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刘倩菲补充道。

然而,这条路远比预想中走得更远。过程中,用户需求的持续升级与技术研发中不断浮现的新挑战,这推动逐本的科技力不断升级,其“从第一滴油开始的长期主义”也就此开始。

逐本的这条技术攻坚之路,亦是一条“向内心探寻”的感性之路。

在本次分享中,刘倩菲就谈到,创立逐本的初心,是希望打造一个能够重唤身心平衡之美的东方芳疗护肤品牌,让高端芳疗从千元级的神坛走向日常,真正融入千万用户的生活。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整个中国芳疗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原料缺乏标准,传统功效缺乏现代科学实证,难以实现产业化传播,行业人才严重短缺,政策法规也相对滞后。

逐本意识到,自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进研发、构建体系,才能逐步推动行业向前,而这件事,注定急不得,也快不来。

因此,在洞察到卸妆领域的相对空白后,逐本选择从卸妆这一细分赛道切入,一步步构建起从东方卸到东方养再到东方香的愿景蓝图。

截至目前,逐本累计售出5200万+支卸妆油,服务超过3000万消费者,入驻超5.2万家线下门店。

面向未来,刘倩菲表示:“逐本未来一定会有很多的产品线,会探索更合适的线下场景,会有逐本山居疗愈酒店、逐本芳香疗养院,如果这些就叫做品牌的话,那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创业,走了不少弯路,速度也有点慢,我还远未构建出我的‘理想国’,但已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品牌的愿景追求与技术创新,始终渗透在逐本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正如逐本发现,大家之所以喜欢高端卸妆膏,是因其“一抹即化”的丝滑肤感,它代表着温柔、疗愈,和对自己的呵护。

然而,传统蜡基卸妆膏的膏体柔软性与稳定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为此,逐本借力中日共研,在配方上搭建一个既柔软又坚固的“3D锁油网”,在工艺上引入精准的精控析晶工艺,做到了配方和工艺的双突破。

刘倩菲强调:“这种‘一触即化’的温柔不是偶然,而是一种被精密计算和设计出来的科学。”

换言之,技术让逐本的情感故事有了坚实的承载。而每款产品都承载逐本想传递给用户的力量。以今年9月即将上新的云檀卸妆油设计思路为例,逐本在设计之初就提出:“如何开发出一款真正用着像水一样没有存在感,没有负担感的水感卸妆油?”

基于这一理念,逐本自主研发了“PreBreak整膜剥离”技术,通过超低界面张力快速渗透并松动顽固彩妆成膜剂的下层;“DeepAbsorb溶妆吸色”技术可温和分离色素与角质层,有效吸出残留色素;“MultiSolve六重极性油脂”则能精准匹配不同极性彩妆油脂结构,实现日常彩妆全覆盖无差别溶解。

此外,逐本还构建“SkinLock脂质免扰体系”,可在清洁过程中缓冲冲击,保护原生屏障不受干扰。

要注意的是,云檀线产品选用广西的白兰花精油、澳洲种植的印度檀木精油、澳洲本土穗檀精油。

据刘倩菲介绍:“檀香精油十分珍贵,出油率只有3%。而且其富含的α-檀香醇和β-檀香醇,不仅有独特的情绪价值,对于熟龄肌肤的皮肤也非常友好。我们希望借助这份香气,帮助现在非常迷茫的都市人找到自我认同感、自我内在的价值感来对抗空虚。”

因此,刘倩菲给云檀线系列产品写下了开盒文案:“心有笃定,举重若轻”。

“这是云檀调香带给我的力量,也希望使用云檀线产品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力量。”事实上,逐本的产品线是以香型来命名的,且13条产品线均有精油参与调香。“一种香,一句话,一种态度。虽然这在营销传播上阻碍了效率,但它们才是逐本的世界观。”刘倩菲坦言:“每当创业遭遇至暗时刻,能够让我重新找回初心的,始终是最初那份纯粹的冲动:让普通女孩也能无负担地享受曾经小众又昂贵的芳香疗法,让大自然的芳香疗愈的力量融合到普通人的健康生活中。”

通常而言,一个品牌的性格,往往是创始人性格的延伸。刘倩菲也强调:“逐本的性格或是我自己性格,从未变过,如果我们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总是会有一股冲动去做它,虽然有时候也会为此付出效率的代价。”

这种“认准就做、不畏代价”的坚持,在实际经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疫情期间,逐本曾与日本知名卸妆油品牌争夺某一关键原料。为了抢下这一原料,刘倩菲毅然决定提前签下整整12个月订单,几乎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

这并非鲁莽决定,而是基于她对产品品质绝不妥协的信念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构成了逐本穿越周期、沉淀价值的核心护城河。

“‘卸下纷扰,逐本就好’不仅仅是一句slogan,更是我这辈子的使命。”刘倩菲坦言:“我们现在只做到了卸下,还远没做到卸下纷扰,更没能真正唤起大家与本心的链接,这是一个愿景,而我们仍在路上。”

对逐本这一新锐品牌来说,能够在经济波动中持续沉淀内力、穿越周期,本身就已弥足珍贵。而我们透过具有技术实力且兼具浪漫感性的逐本这一路成长,可以窥见,当下的竞争格局中,中国品牌也有自己更为扎实、更为动人的成长路径。

这也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化妆品行业切换到以科技为支点,用技术创新驱动品牌发展的时代下,逐本在“追逐”与“本心”的探索中,会走向更为宽广的未来,同时,也期待更多中国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本”,勇敢去“逐”。

视觉设计:筱情

责任编辑:Lucky

华熙生物半年报出炉,业绩涨跌背后藏着哪些经营逻辑?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布局?一分钟读懂财报里的关键信息!

来源:聚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