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叫张发奎,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大佬,曾经手底下带过5位开国元帅和6名大将,战绩和资历甩很多人几条街,可惜,命运这东西不讲情面,他晚年只能窝在香港,抽着烟,喝着茶,望着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嘴里全是“要是当初……”的悔恨。
1955年秋天,北京中南海的怀仁堂里热闹得像过年,毛主席亲手给十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授衔,朱德、彭德怀、林彪这些名字响彻云霄,成了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
广播里全是欢呼声,整个国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可远在香港的一个老宅子里,却有个老头盯着报纸。
作者-杨 编辑-杨
他叫张发奎,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大佬,曾经手底下带过5位开国元帅和6名大将,战绩和资历甩很多人几条街,可惜,命运这东西不讲情面,他晚年只能窝在香港,抽着烟,喝着茶,望着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嘴里全是“要是当初……”的悔恨。
张发奎1896年出生在广东一个普通人家,小时候也没啥特别的,就是个不安分的愣头青,后来投了军,赶上了民国那会儿兵荒马乱的好时候,他不是那种靠关系爬上去的软蛋,完全是凭真本事一步步杀出来的。
北伐战争那会儿,他可是国民革命军里的顶梁柱,手握重兵,打得敌人屁滚尿流,北伐那是什么场面?孙中山的革命军要扫平军阀,统一中国,张发奎带着第四军,那真是铁血劲旅,号称“铁军”,这支队伍里,后来出了多少牛人?
朱德、叶剑英、陈毅、林彪、聂荣臻,这5个以后成了开国元帅,还有6个大将,像黄永胜、许光达这些人,全是他手底下的兵!这阵容,搁现在就是一支全明星战队,谁看了不得感叹?张发奎那时候是真猛,指挥作战眼都不眨一下。
1926年北伐打到武汉,他带着部队一路碾压军阀,硬生生把国民革命军的旗子插遍了大半个中国,那会儿他才30岁出头,已经是国民党里的风云人物,连蒋介石都得给他几分面子,你说这家伙有多狂?
他手下的兵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以后能上历史书的大人物,他自己更是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前途无量,可人生这玩意儿,就是这样,你再厉害,也架不住一步走错,张发奎的转折点,发生在1927年。
那年,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搞了个“四一二”清党,把共产党人杀得血流成河,张发奎呢,本来跟共产党关系不错,手底下好多共产主义骨干,像叶挺、贺龙这些人,都是他的老部下,他要是那时候果断站队共产党,带着这帮猛将反蒋,历史可能就得重写。
但他没干这事儿,他犹豫了,动摇了,最后还是选择了跟着蒋介石走,为啥?有人说他怕担风险,有人说他觉得国民党更有胜算,还有人说他就是单纯不想跟老蒋翻脸,不管啥原因吧,这一步,他算是把自己给坑了。
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叶挺和贺龙带着部队反了,张发奎却站在了对立面,后来广州起义,他又跟共产党干了一仗,把自己彻底推到了革命的对面,你说气人不气人?他手底下那些牛人,一个个跑去投了红军,跟着毛主席打天下。
而他留在了国民党这边,成了蒋介石手下的一颗棋子,别以为张发奎就这么废了,抗日战争那会儿,他还是硬气得很,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他带着部队上了前线,打得小日本鬼子满地找牙,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他都冲在前面,指挥得有板有眼。
那时候,他已经是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手握几十万大军,威风凛凛,谁见了都得敬他三分,可问题在于,国民党那帮人早就烂透了,蒋介石忙着内斗,底下的人贪污腐败,军队打仗靠的是士兵的血肉,上面却连个像样的战略都拿不出来。
张发奎再能打,也挡不住大势,1945年日本投降,他倒是松了口气,可没过几年,国共内战又开打了,这回,他彻底没戏了,解放战争里,张发奎的部队被解放军揍得满地跑,那些他当年带过的老部下,像林彪、聂荣臻,一个个成了红军的主力,带着百万雄师把国民党打得稀巴烂。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张发奎不想去台湾,就跑到了香港,从此退出历史舞台,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十大元帅名单一公布,张发奎坐在香港的家里,看着报纸,眼都红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这十个人里,有5个是他当年带过的兵。
十大将里,像粟裕、许光达这些人,也跟他共事过,他掐指一算,5位元帅6名大将,全是他老张的旧部,这阵容谁看了不眼馋?可能心里在想,老子当年要是跟对人,现在站在中南海授衔的,就是我张发奎!他可能拍着桌子吼了一句,眼里全是火。
那一刻,他不是在吹牛,他是真的觉得自己有这个资格,论资历,他比朱德还老,论战功,他北伐、抗日都立下汗马功劳,论能力,他带过的兵个个成了顶尖将领,可惜啊,历史不认“要是”,只看结果。
晚年的张发奎,日子过得挺清闲,但心里那股不甘劲儿一直没散,他常跟人说:“我不是输给了别人,是输给了自己,”这话听着有点酸,但也真挺有道理,他要是1927年果断反蒋,带着手下那帮猛将投共,哪还有后来这些破事儿?
张发奎1980年在香港去世,活了84岁,他走的时候,新中国已经站稳脚跟,十大元帅的名字早就刻进了历史,他的故事,也慢慢被埋进了时间的灰尘里,现在提起他,很多人可能都没啥印象,但只要翻开民国那段历史,你就得承认,这老家伙确实是个狠角色。
他不是没本事,也不是没机会,就是在关键时候选错了路,5位元帅、6名大将,这么牛逼的班底,最后却成了别人的辉煌,他晚年的那句叹息,不是狂妄,是真真切切的悔恨,你说这人生多讽刺?打了一辈子仗,赢了无数场,最后却输给了自己的选择。
历史这东西,没人能重来,张发奎的故事告诉咱们,牛逼不牛逼,不是看你多能打,而是看你站哪边,站对了,你就是元帅,站错了,你只能在香港喝茶叹气,看着别人风光无限。
来源:修竹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