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仲春时节,驱车抵达垣曲县蒲掌乡西阳河段,便能看到沿河成片的樱桃树在春日暖阳下悄然抽枝发芽。樱桃种植户抢抓农时,忙着开展果树管护工作,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记者 柴瑜竟
仲春时节,驱车抵达垣曲县蒲掌乡西阳河段,便能看到沿河成片的樱桃树在春日暖阳下悄然抽枝发芽。樱桃种植户抢抓农时,忙着开展果树管护工作,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西阳村村民使用专业机械在樱桃田里作业。记者 金玉敏 摄
从党员示范种植到带动农户规模化种植,从传统散漫式管护到田园精细化管理,从籍籍无名到远近闻名的“舜乡西阳红”——成立于2017年的山西舜乡阿霞红樱桃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阿霞合作社以樱桃产业为核心,积极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助力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党员带头兴产业
“自从有了合作社,村里每亩樱桃产值从2000元跃升至近万元,种植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西阳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副主任梁小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梁小友口中的“合作社”,就是由乡党员干部张来生成立的阿霞合作社。2017年,垣曲县探索实施“一线带富”工程,号召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有管理经验或专业技术,并且自愿从事农业创业的党员干部,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那时,怀揣着对“三农”深沉而炽热的情感,张来生毅然决然投身于“一线带富”队伍中。回到老家西阳村后,他成为一名包村干部,开启兴村富民的新征程。
西阳村有着十余年的樱桃种植历史,但在樱桃树管理、品种改良迭代方面过于滞后、迟缓,产业发展面临“散、乱、弱”的困境。这让种植户的期待化为泡影,不少人甚至萌生了砍树的想法。“所以,合作社成立初期,种植户都持观望和怀疑态度。”张来生说。
没人响应,党员带头。刚开始,张来生自掏腰包在西阳河滩涂承包15亩地打造樱桃示范基地,并跑到河南焦作、济源等地学习并自制加工樱桃起垄机,还动员妻子和亲戚投工出力。
久而久之,在张来生的示范引领下,村“两委”部分党员按捺不住,主动拿出自家的樱桃园争做示范田,改做样板间。党员社员荀占奎就是其中之一,他拿出自家半亩地尝试种植樱桃树,目前已经发展到5亩。
据介绍,在合作社“育、种、管、存、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下,不少尝到甜头的种植户今年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此前想砍树的种植户也准备“重操旧业”。作为蒲掌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阿霞合作社目前已辐射全乡农户种植樱桃树3000余亩,实现年销售收入近3000万元。
惠农服务显担当
走进村民田刚战的樱桃园,只见他手持锋利的修剪工具,熟练地对樱桃树枝进行修剪。
三分靠栽,七分靠管。经过培训学习和具体实践,田刚战现已是行家里手。刚开始种植樱桃树,他满心信赖“靠天吃饭”的老思路。但在2018年,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让他改变了这一想法。
“当时受倒春寒天气影响,我还是完全依赖自然授粉,导致坐果率低、口感不佳,损失惨重。”田刚战说,“周边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园里的樱桃树丝毫没有受到恶劣天气影响。此后,在合作社的帮扶下,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什么时候剪枝、什么时候打药、什么时候施肥,跟着合作社科学管护真省心。”这是不少樱桃种植户对阿霞合作社的赞许和认可。这一切,也得益于强大的技术团队。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多年来,阿霞合作社与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和泰安大樱桃协会长期合作,邀请陕西渭南和本地资深教师前来授课,并不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对合作社社员及周边种植户在樱桃树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及技术指导,助力樱桃产业蓬勃发展。
2023年6月,不少种植户反映樱桃园里来了“不速之客”——梨小食心虫。按照传统防治办法,农药使用量大,防治效果不佳。“于是,我们邀请资深教师在咱们合作社讲课,并利用微信群发布管理要点和药物使用方法。同时,他们还根据种植户需求,到田间指导。此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病虫害。”张来生说,“目前,我们已成功帮助种植户解决樱桃黑绒金龟子、介壳虫和褐色斑病等难题。”
为更好满足培训学员及周边农户的种植需求,张来生一有时间就外出学习。去年6月,张来生到临猗吴王村学习如何搭建樱桃防雨棚。“我们村位于河谷地带,昼夜温差大,一遇到大雨,果园里就会出现严重裂果,直接影响种植户收益。”张来生说,“今年年初,我首先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搭建大棚,效果好再向全乡推广。”
品牌赋能销售旺
品牌是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
长期以来,因缺乏统一品牌,蒲掌乡的樱桃在市场上就像“无名之辈”,价格始终难以突破瓶颈。周边地区同样品质的樱桃,有响亮品牌的都卖出了高价,而蒲掌乡的樱桃却只能低价出售。这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也挫伤了种植户的信心。为此,在蒲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阿霞合作社注册了“舜乡西阳红”品牌。
品牌的根基在于品质。为叫响“舜乡西阳红”品牌,阿霞合作社不断更新品种、提高品质。“一般情况下,客商来收樱桃时,都是按照品种定价,但是之前村民种植的品种杂,而且还都是老品种,根本就卖不上价。”张来生说。
因农业发展周期长、潜在风险高,如何让广大樱桃种植户摒弃老品种、接受新品种?张来生在示范基地先行先试,最大限度打消种植户顾虑、降低经营风险。“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长期种植红灯品种极易感染病虫害,导致产量低、品质差,而且畸形果多。”张来生说,“为此,我们前往山东泰安学习高接换优技术,将红灯品种换成布鲁克斯和沙弥脱,回来后选定了积极性高的17户进行高接换优并获得成功。”
思路一变天地宽。“现在我们樱桃的身价不可同日而语,新品种售价比老品种要翻一番。”张来生说,“无论是果子大小、亮度、色度还是甜度,都深受外地客商青睐。”
此外,为避免价格战,阿霞合作社在西阳片区设置4个收购点,实现统一价格收购。“种植户不用为价格竞争发愁,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提高樱桃品质上。高品质带来高收益,大伙儿干劲更足了!”张来生说。
农产品有了品牌加持,销售之路也越走越宽。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各村设点建设交易市场,深化拓展“支部+电商”发展模式;到村工作大学生综合运用线上微信、抖音等“互联网+”方式,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同时,积极与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对接,争取优惠政策,建强集采摘、装运、寄售、售后于一体的网络销售体系,为樱桃产业保驾护航。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如今,得益于党建引领,阿霞合作社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让蒲掌乡这片土地焕发生机和活力,朝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阔步前行。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