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系孩子互动越来越像NT,关键要做对这件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22:02 1

摘要:最近开学季,正是谱系家长们会去幼儿园观察的时候,难免看到NT孩子的互动情况,生出一些羡慕的情绪。

干预逻辑解析,暖星方法见效直播间

最近开学季,正是谱系家长们会去幼儿园观察的时候,难免看到NT孩子的互动情况,生出一些羡慕的情绪。

有的羡慕NT孩子会吸引自己一个陌生阿姨的注意,有的羡慕别人家NT娃能和大人互动一小时,自家孩子玩不了几个回合就毫无征兆地跑开了。

其实,自闭症孩子的互动能力也可以经过干预提升。

像这个4岁谱系小朋友昊昊,5月份的时候,和小表姐各玩各的,玩游戏5分钟就跑开了。

现在,越来越像NT了!

和小表姐快乐追逐、互动;

会模仿其他孩子游戏、接受其他孩子加入游戏、邀请喜欢的小朋友参与到游戏里;

会关注到老师受伤,给他贴创可贴;走玻璃栈道,妈妈害怕的时候,他会保护妈妈;

也有了假想元素,假装两只恐龙打架...

他的生活,像一列火车一样朝着新生活高歌猛进,开进美好的未来。

他是怎么越来越像NT的?

他的老师提升了他的“参与状态”——

着重让孩子稳定在一个互动中的时间越来越久。

在此过程中,孩子的大脑能体验到普通孩子社交的方法和互动要素,飞速学习、复制。

“维稳”一共有3招。

1.

乐趣做钩子

把互动回合

像车厢一样一节节“勾住”

比如这个模仿火车照片画画的游戏,昊昊能和老师稳定互动2个小时不知疲倦。

当老师画到“连起来一节一节的火车”,本来有点走神的昊昊马上凑了过来,脖子伸得长长的,眼神十分关注。

加上之前的观察,老师发现和确认昊昊对一节一节的火车感兴趣。

捕捉到这一乐趣点,他毫不犹豫地放大!
轨道里的枕木、高铁车厢、高压电塔...“一节一节的东西”这一元素在之后的游戏里被老师“故意”出现了很多次。如果把孩子的互动回合数比作一节节车厢,乐趣就像车钩,能一次又一次地“钩住”孩子,增加稳定的互动回合,还能让他意识到接下来还有互动。

90%的ASD孩子因为特质的关系,没有连续互动的习惯。玩着玩着两三个回合,就不想继续玩了,没有任何信号转头就跑。

我们必须慢慢帮ta养成这种感觉:

一个回合之后,一定会有另一个回合,没有结束信号之前,咱俩互动“就没完”。

所以,看到孩子有意兴阑珊,马上要“脱钩”了,要快速递上之前屡试不爽的乐趣点。把他重新带回有乐趣的活动中,然后再回到平时人际互动的节奏中去。

找到“钩子”很重要。

哪些信号表达了孩子对事情的兴趣?

1. 只要孩子自发表现出来的行为,通常都蕴含了一些乐趣在里面。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们要加倍珍惜ta自发表现出的行为和开心的感觉。

2. 某个意外发生的事件导致孩子有比较开心的感觉,有积极情绪,那其中也一定蕴含着乐趣。

3. 某个他自己做了一下,过了一阵,还会回来持续来做的事。

2.

孩子做火车头

主导互动前进的方向

家长容易陷入到以下的误区:我来操作,我来不断给你乐趣,然后孩子很享受。

长此以往,互动也会失去活力。

因为平常两人互动中,主导权是会不断移交到另一人手上的。

我们至少要让孩子成为这个活动一半的主人,自己做火车头的司机。

比如一开始,都是围绕昊昊的意愿,由老师执笔。

后来,昊昊对画面的掌控欲越来越多,比如老师问:“高压线塔是什么颜色的?”昊昊会说“灰色的”,然后主动在水彩笔盒子里那户灰色水彩笔。

“还要画塔、还要画门。”

不仅颜色,更多“昊昊决定的”物体也越来越多地画面元素跃然纸上。

有的时候,大人也可以在互动中按下暂停键,等待孩子首先做发起互动的人。

让他感觉到掌控感:“我能控制乐趣何时发生”,“我来说什么时候来就能有。”

延长对互动的兴趣。

3.

孩子迷失方向时

大人加设“轨道”

让火车继续“前进”!

有时候,昊昊玩着玩着乐趣度会下降,兴趣点没有那么足了,找不到新的乐趣点,有点迷茫。

比如昊昊只会关注3个元素:高铁、枕木、高压线。

在满足昊昊喜欢的三个元素之后,老师就会重新拿回主导权,给他提供一些新事物。

比如,老师一直引导他关注更多画面,比如天空、树木、高压线塔的颜色。

就像火车没有路的时候,给他铺新铁轨,开进新的场景里。

对能力比较薄弱,尤其假装自发游戏比较少的孩子来说。新事物意味着围绕ta的偏好,某个简单的动作就行。

对于有假想能力的孩子来说,如何维持他“有乐趣”的那种感觉?

做必要的剧情拓展。

比如他假装吃完冰淇淋后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嘛,可以给他加一个情节进去,吃完冰淇淋吃披萨。让他体验到这个想法还不错,然后才慢慢把节奏放下来。

想要知道老师亲口讲述自己是如何操作的?

想看昊昊小朋友更多真实情况展示?

想看更多前后效果对比?

文 | 心怡

来源:暖星之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