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这足球啊,有时候真像一锅夹生饭——职业联赛踢得人昏昏欲睡,草根赛场却烧得热气腾腾。可眼下,这口锅刚冒起烟火气,上面就飘来一片“红头文件”的云,眼看就要下雨了。
你说这足球啊,有时候真像一锅夹生饭——职业联赛踢得人昏昏欲睡,草根赛场却烧得热气腾腾。可眼下,这口锅刚冒起烟火气,上面就飘来一片“红头文件”的云,眼看就要下雨了。
就在2025年8月25日,中国足协官网发布《社会足球赛事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所有面向公众、以城市或乡村为单位组织的非职业足球赛事,必须向属地足协报备,重大赛事需经省级足协审批。
一句话总结:以后你村头踢个“村BA式”的足球赛,搞不好也得先打个报告。
这话不是危言耸听。文件里白纸黑字写着:“赛事组织方应建立运动员资格审查机制”“严禁以地域、民族为噱头进行不当宣传”“赛事直播需符合国家网络视听管理规定”。
听着挺正规,可球迷心里都咯噔一下:这哪是“支持草根”,这是“剑有所指”啊。
我们先来掰扯一下这个村超是怎么火起来的。
贵州“村超”,全名叫“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2022年6月首次开赛,第一年就有18支队伍,全是本地村民,他们中有卖肉的、开挖掘机的、做烧烤的,还有放假回来的学生。
到了2023年夏天,单场观众最高突破5万人,周边民宿一房难求,小吃摊日均流水超3万元。据榕江县文旅局统计,2023年“村超”期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12.41亿元,相当于全县GDP的近1/4。
更绝的是,2024年,“村超”全国推广赛落地23个省份,连新疆、西藏都有队伍参赛。央视直播超40场,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百亿,就连国外的球星都跑来打卡,还与巴西的足球队进行了友谊赛。
再看江苏“苏超”。2024年由民间体育组织发起,十三个城市代表队,用方言喊口号,穿历史风球衣,南京叫“金陵虎贲”,苏州称“姑苏剑客”,一场球赛打出“十三太保”的江湖味。
2025年春季赛,苏超单轮线上观看人次突破800万,远超中甲联赛平均50万的直播流量。最火的一场“苏锡德比”,直播间弹幕刷了27万条,赞助商抢着投广告,单场进场观看人数超6万人。
这些数据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不是不爱足球,而是厌倦了“假大空”的职业联赛。他们要的是真实、接地气、有归属感的足球,不是看着一群“年轻的老爷”在场上漫无目的的游走。
现在问题来了:这么好的势头,足协为什么要“插一脚”?
文件里说是为了“防范赛风赛纪风险”“防止赌博、假球、群体性事件”。听起来没错,可你细看案例,就会发现问题不在草根,而在体制内。
2024年,中国足坛反腐风暴,40余人被查,包括前足协主席陈戌源、前国脚李铁。涉案金额超10亿元。
2025年初,中乙某球队被曝“假球门”事件:为保级,球员故意放水,赛后球迷冲场抗议。
而反观“村超”、“苏超”,至今未曝出一起赌球、假赛、暴力事件。球场上打架?有。但都是村民自己调解,第二天照样喝酒称兄弟。
所以你说,这“乱象”主要出在哪?
更讽刺的是,2025年6月,网传“村超被叫停”,起因是某地组织“跨省邀请赛”未报备,被地方足协口头劝阻。虽然后来澄清是“沟通误会”,但这件事像一盆冷水,浇在了热情高涨的球迷头上。
一位“村超”组织者私下跟我说:“以前我们自己拉赞助、找场地、请裁判,一分钱不花国家的。现在你要管,我们欢迎。但别一管就死。”
据网上的消息,说足协要要派人去苏超指导运营,但却被江苏足协以“这是文旅项目”怼了回去。
这不是中国足球第一次把好牌打烂。
还记得“百队杯”吗?80年代北京发起的青少年业余赛事,曾培养出高峰、杨晨等国脚。可后来被纳入体委体系,层层审批、名额限制、资格审查……热度逐年下滑,如今连北京本地人都不太提了。
再看“业余体校”,曾是中国体育的基石,在90年代后,体校逐步萎缩,职业梯队又接不上,直接导致中国足球人才断层。2025年,中国注册职业球员仅1.8万人,而日本是80万,德国是70万。
现在轮到“村超”、“苏超”了,豫超、川超、粤超也在筹备之中。你让它们报备、审批、写材料、搞合规,表面是“规范”,实则是用体制的脚,去套民间的鞋。
一旦纳入管理,就得有KPI。领导要政绩,就得搞“形象赛”;财政要拨款,就得拉“赞助商”;媒体要宣传,就得“正能量包装”,最后还有精力踢好足球吗?踢的是任务,是指标,是面子工程,最后反而落得个“四不象”。
我们不是反对管理,安全要管,赌球要查,秩序要维护;但管理的方式,决定结果的生死。
看看国外怎么做的:
日本“町村足球”:政府只提供基础场地和保险,赛事完全由社区自治。每年有上万场业余比赛,不审批、不干预,但有纠纷可申请公共仲裁。
德国“草根联赛”:足协只负责技术指导和裁判培训,不参与组织。一个小镇的球队,可以自己注册、拉赞助、打比赛,足协从不过问。
人家是怎么做到既有序又活跃的?因为信任民间,尊重自主管理。
而我们呢?总怕“一放就乱”,结果“一管就死”,你在旁边看不好吗?有问题纠正,切忌伸手过长。
村超的看台上,老人抱着孙子,指着场上穿10号球衣的肉摊老板说:“那是你三叔,昨天还给我切了五花肉。”
苏超的更衣室里,一群30多岁的上班族,穿着印着“无锡荡口古镇队”的球衣,互相拍着肩膀喊:“兄弟们,踢完球烧烤走起!”
这才是足球本来的样子,不为金钱,不为名利,只为热爱,为乡情,为那一声呐喊能传遍球场。
现在,足协的新规下来了。
你说,这股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火,是该用制度去浇灭,还是该用规则去守护?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控制,而是成全。
中国足球缺的不是文件,而是那一句:“你们尽管踢,我们在后面撑着。”
这把火,你还敢让它烧吗?
或者说,我们,还配让它烧吗?
来源:时代音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