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4日,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62岁的成都市民王和带着4岁的孙儿登上观景台。眼前进入灌浆期的稻田,赫然用黑色和黄色水稻“画”出长90米、宽60米的巨幅熊猫图案,配有“温江一家亲”字样。“很多人看到稻田画后都会问我,里面的黑色和黄色是给水稻染色了吗?其实
2021年,为庆祝三星堆“再醒惊天下”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广汉市金鱼镇采用不同品种和颜色的水稻种出了巨幅三星堆青铜面具图。 受访者供图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刘佳
8月24日,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62岁的成都市民王和带着4岁的孙儿登上观景台。眼前进入灌浆期的稻田,赫然用黑色和黄色水稻“画”出长90米、宽60米的巨幅熊猫图案,配有“温江一家亲”字样。“很多人看到稻田画后都会问我,里面的黑色和黄色是给水稻染色了吗?其实不是,这是我院水稻研究团队与高校选育出来的两种景观专用彩色水稻新品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帆说。
水稻作为主粮,果腹为其第一“要务”。正因如此,个别网友批判彩色水稻选育是“不务正业”。那么,彩色稻新品种培育真的不具价值吗?记者开启了走访。
颜值与产量的“悖论”
彩色水稻简称彩色稻,是指叶色、穗色等为常规绿色以外其他颜色的水稻。
“彩色稻并非现代科技的独创,而是古老的水稻种质资源。”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李平告诉记者,彩色稻是大自然进化变异的产物,在野生稻被驯化为栽培稻的过程中就已存在。
水稻叶片和米粒中的花青素让彩色稻与普通水稻的绿叶白米形成鲜明对比。彩色水稻主要分为彩穗稻和彩叶稻,前者是由于花青素在果皮、种皮内大量累积,使糙米呈现不同颜色,如红、黑、紫等颜色的稻米;后者是其叶片呈现白色、红色、紫色、黄色等,主要用于景观、标记等。
在产量方面,因为彩叶稻的光合作用能力因颜色不同而各异,紫叶稻和黄叶稻的产量可达一般杂交稻的六成左右,而白叶稻产量不及高产稻的十分之一。 (下转02版)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