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发现即墨之美|热心“信大嫂”,专帮治烦恼!当红娘、帮孤寡、解纠纷,连赚钱都是好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9:13 5

摘要:在青岛即墨区大信街道向阳新村的阡陌街巷间,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巾帼队伍。她们既是矛盾调解的“和事佬”,也是非遗传承的“守艺人”;既是产业创新的“领头雁”,更是文明乡风的“播种机”。这支以“信大嫂”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十年坚守,将文化基因深植乡土,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乡

在青岛即墨区大信街道向阳新村的阡陌街巷间,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巾帼队伍。她们既是矛盾调解的“和事佬”,也是非遗传承的“守艺人”;既是产业创新的“领头雁”,更是文明乡风的“播种机”。这支以“信大嫂”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十年坚守,将文化基因深植乡土,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信大嫂做的花饽饽

婚姻事,“大嫂”管

在向阳新村的文化广场上,孙淑琴正组织“信大嫂”们拿着工具打扫村里的道路和广场,上午10点钟确实热,大嫂们自己武装好,戴着遮阳帽、防晒袖快速地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打扫干净,相互之间配合得很默契。

即墨区大信街道向阳新村全貌

她们正准备进入信大嫂食品坊的时候,孙淑琴看到村里的青年小李,她一手拉住了小李,说:“你稍等,听说最近你在家里为了找对象的事,和家里人拌嘴了?”小李点点头没有回应。孙淑琴接着跟小李说:“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要和父母商量好,找对象可不能只看外表,要注重内在品质,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小李抬头跟孙淑琴说:“婶子,谢谢你,我会好好考虑的。”说完,小李跟孙淑琴道别就回家去了。孙淑琴微笑着跟大伙说:“这孩子,听劝,不管结果怎样,起码和父母沟通一下,让家长也知道他的想法,他也知道家长的想法,作为父母肯定是为儿女着想。”

“红娘大嫂”和年轻人聊天

“红娘大嫂”和青年聊天

摘下遮阳帽,“信大嫂”王元云喝了一口水,她走到食品包装区,把一些包装好的点心装到盒子里。这时,同事小张正把一些简易包装的点心搬到桌子上,准备装盒子。王元云说:“小张,听说你最近谈对象了?同事小张微笑着点点头。王元云接着说:“婚姻这个事是一辈子的大事,为了后半生的幸福,自己多考虑,多多了解,看看对方的人品。”小张抬头笑着跟王元云说:“谢谢,谢谢”。 瞧,没一会功夫,“信大嫂”变身“红娘”,用她们质朴的关心,为年轻人传授人生经验。“信大嫂”们还定期为辖区单身青年们“搭鹊桥,牵红线”。

信大嫂们

信大嫂们准备打扫村庄道路和广场

闹纠纷,找“大嫂”

“信大嫂”们在室内稍作休息后,还要去尽快处理一个邻里矛盾问题。王元云她们一行四人来到居民宋爱华家里,一同前来的还有宋爱华楼上邻居徐立珍。由于宋爱华夫妇俩年纪大了,他们的睡眠质量不好,楼上时而动静大,她老两口就不能正常休息,今天,叫上信大嫂们和徐立珍一起来沟通调解。宋爱华老两口说晚上十点之后最好动静小点,也理解楼上有小孩。住在楼上的徐立珍也跟楼下老两口道歉并说:“请多包涵。”“信大嫂”们也在期间为双方说和。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心里的诉求,双方都了解彼此的难处,又能积极表达自己对邻里关系的重视和爱惜。

“说事大嫂”走进居民家中调节邻里矛盾

“邻家大嫂”走进需要帮扶的群众家中,为其打扫卫生。

随后,孙淑琴、吴爱芹、孙葵花三位“信大嫂”,来到村里面需要帮扶的居民家中,这位居民一人在家,“信大嫂”们来了之后,给他打扫卫生,看一下他当天吃了什么,家里有没有水等。 据“信大嫂”孙葵花介绍,她们不能让这位居民单独出门,除非有人陪伴,目前每天都有人来照看他,大伙走的时候把门锁好,把钥匙收好,方便其他人来照看这位居民。真是一群让人暖心的“邻家大嫂”。

大信街道向阳新村党委副书记、南翟家疃自然村党支部书记 王晓娟

大信街道向阳新村党委副书记、南翟家疃自然村党支部书记王晓娟说:“我们还将打造100名妇女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弱势群体,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每年结对帮扶村庄困难群众10余户。”

做花馍,年售100万元

信大嫂食品坊内,“大嫂”们忙着制作面塑、五谷杂粮等农产品,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喜悦。王晓娟说:“我们将面塑、剪纸等非遗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制作出“五谷丰登”礼盒,里面的花馍造型融合了二十四节气元素。这种创新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产品不仅在本地热销,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信大嫂制作的面塑

王晓娟介绍说:“我们注重文化+研学模式的探索。今年暑假,食品坊与教育机构合作推出农耕文化体验营,孩子们通过种植小麦、磨面、制作面点,亲身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每月举办1-2次研学活动,既传承文化又拓宽增收渠道。这种模式已带动2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半年内为村庄增收6万余元。”

孩子们学习制作面食

据介绍,特色面食制作,还有绿色农产品加工销售,预计年收入60万元,每年可为村庄增收2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150万元建设“信大嫂”项目二期,扩建面食加工车间、研学基地、直播间、冷库、仓储约1200平方米,拓展研学和直播功能,预计每年为村庄增收20万元,目前二期项目已开工,计划11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从矛盾调解到环境美化,从家风传承到产业创新,“信大嫂”用时间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巾帼篇章。她们的实践证明,当文化赋能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当妇女力量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就能激发无穷的发展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信大嫂”正描绘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她力量”。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