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为促成回港上市快时尚巨头SHEIN正考虑将新加坡总部迁回国内,以应对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查。消息同时指出,目前讨论尚处于初步阶段,SHEIN尚未有明确表态。
“拟将总部迁回中国”的消息传出后,SHEIN近日再度成为媒体热议。
近日,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为促成回港上市快时尚巨头SHEIN正考虑将新加坡总部迁回国内,以应对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查。消息同时指出,目前讨论尚处于初步阶段,SHEIN尚未有明确表态。
就在消息传出后不久,一份关于SHEIN新加坡母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的招股说明书也流出。说明书显示,Roadget Business Pte 2021年至2023年的利润分别达1.97亿美元、6.33亿美元、12.98亿美元,三年在新加坡纳税近20亿元。
从利润和税收不难看出,新加坡总部Roadget Business Pte不仅承载了SHEIN的绝大多数利润,也因为三年20亿元的纳税额,成为当地政府眼中“会下金蛋的鸡”。联系三年前许仰天苦心孤诣将总部迁出中国,SHEIN与新加坡似乎本是一场“双向奔赴”,为何在此刻,SHEIN会抛弃新加坡将总部迁回中国?
要知道,作为一家核心供应链落在中国的快时尚巨头,SHEIN的上市计划始终绕不开中国监管部门。2022年,SHEIN赴美上市的消息开始传出。两年后,SHEIN转向英国,其作为伦敦市场近年来最大IPO的新闻也被爆出。18个月后,SHEIN再度转舵将上市地点选在了
香港。如今两个月已过,SHEIN在港上市的消息也迟迟没有进展。
三年间,SHEIN辗转纽约、伦敦和香港三地,甚至连一向不露面的许仰天也奔赴英国与投资人密集会面。可惜因始终未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SHEIN IPO愿望多次落空。
站在SHEIN的立场,此次大费周章将总部迁回国内为上市铺路,也就变得不难理解了。
但从眼前形势出发,作为一家总部仍在新加坡的企业,SHEIN IPO想要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点头,至少需要经过三道审查,难度仍不可小觑。
有分析人士指出,其复杂的股权结构增加了SHEIN上市审查的难度。迁址新加坡后,SHEIN通过多层实体构建了境内外交叉持股网络,涉及网站运营、采购定价、商标授权等多领域交易。但过往案例显示此类交易需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类似企业常因难以证明定价公允性而受阻。其次,作为日均处理海量用户数据的快时尚巨头,关于SHEIN数据安全的审查也并非易事。
相比之下,税收合规的审查更重要,难度也更大。结合上述招股书、2024年净利润10亿美元等信息,有媒体测算出若SHEIN此前将总部留在中国境内,2021年至2024年需要向中国缴纳超过56.2亿元企业所得税。媒体测算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SHEIN外迁新加坡或已致税收流失86亿元,未来十年可能还将流失180亿元。因为SHEIN采取“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分离”的税务筹划,导致中国难以收到这部分税款,这也加剧了对SHEIN税务合规性的质疑。
兜兜转转三年,SHEIN的估值也从2022年最高位的1000亿美元下调至如今的500亿美元,考验着投资人为数不多的耐心。若能通过搬迁总部获得港交所的“船票”,对SHEIN许仰天及一众投资者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来源:看商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