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前,厦门一名6岁男童赤脚在沙滩玩耍时,不慎被一条死鱼的鱼鳍扎伤脚部。家长一开始并未在意,只是做了简单清洗处理,认为伤口很快就能愈合。没想到,第二天孩子的脚部开始刺痛、水肿,伴随高烧、呕吐等症状,住进了ICU。检查发现,孩子感染了创伤弧菌,经清创、去除坏死组织
在大海带来清凉与美味的背后,却存在一种潜在风险——创伤弧菌,一旦感染,后果可能十分严重。
此前,厦门一名6岁男童赤脚在沙滩玩耍时,不慎被一条死鱼的鱼鳍扎伤脚部。家长一开始并未在意,只是做了简单清洗处理,认为伤口很快就能愈合。没想到,第二天孩子的脚部开始刺痛、水肿,伴随高烧、呕吐等症状,住进了ICU。检查发现,孩子感染了创伤弧菌,经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及抗生素治疗后,才脱离生命危险。医生表示,若再晚些就医,可能脚就保不住了。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马序竹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创伤弧菌是弧菌属细菌,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同属一个“家族”。创伤弧菌喜温、喜盐,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整体感染发生率不高,但可导致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
创伤弧菌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强大的破坏力,能够抵抗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和血清杀菌活性,感染后往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它能释放毒素,引发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皮下组织和筋膜迅速坏死,因此也被称为“食肉菌”。
马序竹介绍,创伤弧菌感染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伤口侵入,如腿上、脚上有流血的创口,接触到含有细菌的海水;或处理被细菌污染的贝类、鱼类等海产品时,不小心划破皮肤,细菌便会趁机而入,即使细小的伤口都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另一种是食源性感染,即食用被细菌污染、未彻底煮熟的海鲜时,细菌会通过肠道黏膜进入人体,严重的可能引起原发性败血症。
不同感染途径的症状表现也不同:如果是进食海鲜后感染,轻者通常以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重者感染后24~72小时可出现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迅速转为低血压、休克。
如果经皮肤伤口感染,破损处会出现伤口周围红肿和剧烈疼痛,随后出现蜂窝织炎,从斑疹、瘀斑快速进展到小疱、大疱,并可形成局部坏死。数小时内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临床治疗时,医生会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紧急外科手术清创,彻底切除所有坏死组织,必要时需多次手术,甚至需截肢来保全生命。
马序竹强调,对于慢性肝病、肝硬化、血友病、慢性肾病等疾病者属于高危人群,感染创伤弧菌后风险更高,一旦发生败血症,死亡率超过50%。
日常生活中,预防创伤弧菌感染尤为重要。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最好避免生食海鲜,烹煮时彻底加热至全熟;身上有开放性伤口时,不要下海游泳;处理海鲜时,戴上厚实的手套防止划伤,若伤口不慎接触到海水或生海鲜,要立即用大量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并消毒;在海边游玩或食用海鲜后,若3天内出现突发高热、皮肤异常表现或伤口迅速红肿恶化,务必立即就医。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