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十里河桥附近,8月13日13时20分至14时30分这一时间段内,记者观察到的539辆共享单车中,有101辆车的车筐内存在垃圾,车筐带垃圾的比例约为五分之一。进一步观察发现,此类现象多集中在商圈、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区域。而共享单车车筐的设计初衷,本是为了方便用户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十里河、广渠路、惠新西街南口等区域探访时发现,共享单车车筐内充斥各种垃圾。本是为骑行便利而设计的车筐,为何成了“移动垃圾桶”?
在十里河桥附近,8月13日13时20分至14时30分这一时间段内,记者观察到的539辆共享单车中,有101辆车的车筐内存在垃圾,车筐带垃圾的比例约为五分之一。进一步观察发现,此类现象多集中在商圈、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区域。而共享单车车筐的设计初衷,本是为了方便用户骑行时放置物品。
记者就此拨打“12345”,工作人员回应称这属于个人素质问题,相关部门无法干预个人行为,若发现需清理车筐垃圾的区域,可协助联系反映并安排人力处理。
多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回应,因共享单车具有流动性和使用公共性,车辆周边道路上的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清理,而车筐内的垃圾目前由运营企业承担清理责任;为保持车辆清洁卫生,多家企业配备了专门运维团队,在日常车辆调度、摆放时随手清理车筐垃圾,同时安排巡检人员不间断巡查,发现垃圾立即处理。同时也呼吁用户文明用车,不随意丢弃垃圾。阅读全文>>>
近日记者获得线索,有驾校通过社交平台直播方式,宣称零基础人员摩托车驾驶证考试可以“一天拿证”。这是怎么回事?揭秘摩托车驾考“火箭班”。
记者暗访发现,四川广元市有驾校通过设在甘肃兰州市不同驾校里的直播点位线上揽客,直播主播宣称“零基础一天拿照”吸引摩托车驾考者,再由兰州市进行直播的团队安排人员线下联系报考人员赴四川广元市进行考试,考试前无需驾考者到场就可代办体检,驾考者仅练习驾驶三轮摩托车1个小时就让其预约并安排考试。视频>>>
近日,发生在长深高速杭州段的一起“面具惊魂”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无论是否存心吓人,在高速公路上戴恐怖面具都不可取。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网友曝光称在长深高速有人戴恐怖面具故意惊吓过路车辆。视频显示,两辆车行驶中时有并行,戴面具的人坐在一辆沪A牌照的车上,当时,戴面具的人开着车窗微微起身看向过往车辆,然后将车窗全部摇下又转头注视。
另据橙柿互动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当时戴面具的人并没有主观故意吓旁边这辆车上拍视频的人,而是拍视频的人路过时,看到副驾驶这个人戴着面具,于是放缓了车速,等戴面具的车辆上来后,他摇下车窗去拍人家的,副驾驶上戴面具的那个人感觉有人在拍他,所以他这才把车窗摇下来。
无论是故意去吓人,还是被动摇下车窗,当事者在高速公路上戴恐怖面具示人其实本身就是欠妥的。这既是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此类危险行为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扭曲的娱乐心态。即便是被动摇下车窗,涉事者也是在将高速公路变为自己整蛊的“剧场”,折射出极不负责的心态和跑偏的价值观。
在公共空间中,每个人都应当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公共安全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建立在每个公民的自觉守护之上。在高速公路上,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安全秩序的共建者。阅读全文>>>
8月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繁殖期已经结束。近期,记者跟随巡护员走了一趟巡护路,记录下他们在汛期的巡护日常。
李理用搜索器寻找黑鹳。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从拒马河的北京房山段出发,沿着河岸一路开到河北野三坡段,走完这样一段近百公里的路程,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巡护员需要花掉将近十个小时。关注黑鹳幼鸟的离巢情况,是巡护员在这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李理是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站长,穿着制服巡护,早已成为他的习惯。巡护需要带的东西不少,对讲机、高倍望远镜、动物声音搜索器、记录册,是最重要的几样道具。戴上耳机,使大喇叭模样的搜索器朝向远处,巡护员便可以分辨耳机里传来的各种声音。
8月21日,黑鹳飞过天空。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与普通水鸟的选择不同,黑鹳习惯将巢穴搭建在悬崖峭壁上,并且具有沿用旧巢的习惯,它们会年年加固修缮,进行繁衍。比如,在一个编号为3号的黑鹳巢区,这里连年诞生的黑鹳宝宝数量最多,因此也被巡护员们称为“英雄窝”。李理介绍,在北京,目前共有14个野生黑鹳巢穴可以观测到黑鹳活动,其中有4个几乎每年都能见到幼鸟出生。
这些年来,巡护员们见证了北京黑鹳种群数量从一开始的两三只发展为现在的100只左右。李理说:“有黑鹳的地方,就是仙境。我们将青春奉献在这里,未来对黑鹳的关注和保护将延伸到更多区域,让黑鹳成为北京的‘生态名片’。”阅读全文>>>
来源:汽车观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