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代族谱首公开:关羽家族十大分支今何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19:46 2

摘要: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三国课代表”。今天要聊一个猛料:关羽的家族!不是演义里那个“千里走单骑”的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延续40代、分支遍布全国的庞大家族。最近,一份罕见《关氏族谱》首次公开,揭开了这个传奇家族1800年来的迁徙密码。(开篇点题,设置悬念)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三国课代表”。今天要聊一个猛料:关羽的家族!不是演义里那个“千里走单骑”的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延续40代、分支遍布全国的庞大家族。最近,一份罕见《关氏族谱》首次公开,揭开了这个传奇家族1800年来的迁徙密码。(开篇点题,设置悬念)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简单到让人心疼:“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就这么一句。(《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但裴松之注《三国志》时补了一刀:“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遂斩之。”(《三国志集解》)
看来东吴内部对杀不杀关羽也有过争论。

关羽到底有几个儿子?主流说法是:
长子关平(与父同死),次子关兴(年少成名但早逝),还有一个传说中的三子关索(只见于民间演义)。
但注意!《蜀记》里还提到庞德儿子庞会“尽灭关氏家”(《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注引《蜀记》),如果关羽只有两个儿子,这一支应该早绝了才对?

别急!《关氏族谱》和《山西通志》给出了关键线索:关羽还有一子叫关樾,早年逃难改名换姓,这一支在荆州秘密延续!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刘禅投降。庞德之子庞带兵冲进成都“复仇”,按《蜀记》说“尽灭关氏家”。(《三国志》注引《蜀记》)
但注意!这里有个漏洞:关兴的儿子关统、关彝当时都在成都做官,如果全被杀光,今天的关羽后代从哪来的?

《华阳国志》和《晋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关平有一支早年在荆州时就已迁往四川腹地;
关兴的子孙中有人提前逃往汉中(《华阳国志·汉中志》);
还有一支通过联姻进入诸葛家族(诸葛亮女儿嫁给了关兴),受到庇护。(《诸葛亮集》附《诸葛氏谱》)

最关键的是:关羽第三代中有人逃到了今天湖北、江西一带,这正是后来“十大分支”的起点。

根据最新公开的族谱,关羽家族在1800年里至少经历了6次大迁徙,形成十大主要分支:

山西运城分支(祖地守护者)
始终留在关羽老家解县,现存关公祠及祖茔。《通典·州郡典》记载唐代这里就有官方祭祀。湖北荆州分支(隐姓埋名派)
关平的儿子关樾逃到荆州后改姓“门”(繁体“門”字形近“關”),直到西晋才改回关姓。《册府元龟》记录东晋时荆州有关氏担任刺史。四川成都分支(官宦世家)
关兴的后代在成都为官,虽经庞会之乱但未绝嗣。《太平御览》引《益部耆旧传》提到“关氏后裔居锦官城”。河南许昌分支(曹操埋的彩蛋?)
惊不惊喜?《资治通鉴》记载曹操曾厚待关羽,许昌可能早有关氏族人定居。这一支在南北朝时非常活跃。江西上饶分支(南渡先锋)
西晋永嘉之乱时,关氏随衣冠南渡。《宋书·州郡志》记载东晋时江西有关氏聚居地。湖南长沙分支(武将基因复苏)
南朝时关氏多人出任武职,《南齐书》提到“长沙关某为骑都尉”。山西晋中分支(北归回流派)
唐朝期关氏一支从南方迁回山西,宋代成为当地大族。《册府元龟》记载北宋时山西关氏曾向朝廷进献族谱。广东岭南分支(漂洋过海前站)
南宋时关氏经江西入广东,部分后人后来成为南洋华侨。《通典·边防典》提到唐代就有关姓人经广州出海。辽宁辽阳分支(神秘东北派)
元代有关氏子弟随军驻防辽东,《元史·氏族表》有关姓千户记载。越南河内分支(国际路线)
明代有关氏商人经广西进入越南,《大南一统志》记录河内有关帝庙及关姓村落。

2019年,复旦大学历史人类学团队对 claimed 的关羽后人进行Y染色体检测,发现集中存在于O-MF12415基因簇下,推算共祖时间约1800年前——正与关羽时代吻合!(现代科学背书)
目前该基因类型在山西、湖北、江西等地高度集中,与族谱记载的迁徙路线高度一致。

你以为关家后代只会舞大刀?错!

《读通鉴论》里王夫之点评关羽“刚而自矜”,但家族却靠灵活生存策略延续千年——历史就是这么幽默!

最后说两句
关羽家族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家族迁徙史诗”。从山西到越南,从三国到21世纪,这个家族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文化认同,把根脉散向了全世界。下次你去拜关帝庙时不妨想想:也许你身边那个姓关的朋友,真是关羽的第40代孙呢!

来源:图说三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