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假期间,来查近视的孩子不少。这是我们乐见的情景。但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人对于近视防控的做法和认知失之偏颇。”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专家接受记者专访时,结合临床实际,介绍了当前最突出的几类护眼误区及其危害性。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张兰艳 刘昀亦卓 王丁玲 谢熠宇
暑假已近尾声,您家孩子的视力还好吗?
“暑假期间,来查近视的孩子不少。这是我们乐见的情景。但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人对于近视防控的做法和认知失之偏颇。”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专家接受记者专访时,结合临床实际,介绍了当前最突出的几类护眼误区及其危害性。
易忽视的细节:
屏幕越小伤害越大
一个暑假尚未结束,8岁姑娘甜甜的单眼近视度数就飙升了75度。前来就诊时,其母亲张女士站在一旁直呼不解——自己已经非常严格地管理孩子的用眼时长及相关习惯了,到底还漏了什么?
跟随眼视光中心主任陈蛟的问诊,张女士怎么都没想到,问题居然出现在孩子手腕上那块小小的电话手表上。
“我们平时比较忙,为了联系方便,就给孩子配了电话手表,孩子很喜欢。”张女士回忆,有了电话手表后,孩子没再像以前那样总嚷嚷着要看电视、玩平板电脑。
“很多家长认为防住手机、平板、电视机,就降低了孩子近视的风险,这恰恰是最大的误区。”陈蛟介绍,事实上,如果将电话手表、手机、平板、电视机横向比较,孩子分别使用以上电子产品的时长相同,那么,屏幕越小,伤害力往往越大。
“无法避免的超近距离,是电话手表最大的隐患。”陈蛟指出,电话手表小小的屏幕,里面有很多文字、图案,这迫使孩子必须把眼睛凑得很近才能看清。
如此一来,阅读这些微小字体时,眼球自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殊不知,这样会加大孩子用眼的程度,眼睛负责调节焦距的睫状肌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痉挛状态。而这,恰恰是诱发和加深近视的最关键因素。
“孩子时刻佩戴电话手表,那么使用频率、时长就很容易被家长忽视。”陈蛟表示,来访的很多患儿家长也曾表示,自己总认为电话手表辐射低,危害不大,也就放松了对孩子使用时间的监管。
他建议,家长对于电话手表的管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关闭通话和定位外的其余功能。即便是使用,也要避免孩子“贴脸、凑近”,并注意调节屏幕亮度至适中状态。
“开学后,孩子们又将回归不戴电话手表的正轨,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它带来的视力威胁。”但在陈蛟看来,“屏幕越小,危害越大”,是必须始终贯穿孩子发育阶段的正确护眼观。
“等等看”的心理:
近视度数其实越拖越加深
孩子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将是不可逆转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近视是轴性近视,随着度数增长,眼轴也在增长,而变长之后,便不会再缩回来。
可是,门诊中抱着“等等看”心理的家长不在少数。
“这种心理是绝对错误的。”陈蛟直言不讳。
“越拖越费劲”的现象,他见得太多了。事实上,戴眼镜后,近视度数不会越来越深;不戴眼镜,才会给孩子带来终身遗憾。
从医学角度而言,近视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一旦医生建议需要配眼镜,则意味着孩子有发展成真性近视的风险,此时家长须谨遵医嘱,用坦然心态接受事实,并正确认识到“只有合理地佩戴眼镜才是对眼睛的保护”。
也有不少家长咨询“能否让孩子只在学习的时候戴眼镜,其余时候不戴”,陈蛟认为此举不可取。一般来说,只有在孩子睡觉、洗澡、运动等特殊时段可以选择不佩戴。
“近视是一个过程,早发现、早干预的话,结果完全不一样。”陈蛟呼吁,家长不要只有在孩子说“看不清”后才去检查视力,这时通常为时已晚。
眼视光中心主治医师陈果告诉记者,应对近视加深,临床上目前比较可行的工具和药物主要包括离焦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但三者的使用方法和适用人群存在差异,使用前均须经过医生评估,并且要定期复查眼压、视力等指标。
还有一类家长会认为:即便是孩子近视了,也可以选择等其到了18岁后,接受近视手术。
陈果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近视手术,只有当孩子的眼睛符合条件,才能接受手术。此外,并不是做完近视手术后就能一劳永逸,仍要注意健康用眼。
被轻信的声音:
根本不存在“护眼神器”
“2025年你不可不知的护眼神器”“信我,怕孩子视力下降就让他狂吃这几道家常菜”……社交平台上,网友们针对保护孩子视力的各种“强推荐”“神攻略”“劝退帖”,把“90后”二孩宝爸刘超(化名)看得有点不知所措。
“真有所谓的‘护眼神器’吗?”8月20日,刘超走进眼视光中心钟定娟主治医师的诊室。
“关注孩子眼睛是好事,例如网络食谱大多会推荐菠菜、韭菜等。但门诊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过分夸大了某些食物的功效。”钟定娟告诉刘超,把某一种或一类食物封为“护眼神器”,一味进补,这在医学上是没有依据的。
咨询过程中,刘超告诉钟定娟,自己很相信网络上所说“蓝莓是护眼神器”“叶黄素是护眼法宝”等资讯,自己不仅隔三岔五让孩子吃很多蓝莓及其制成的饮品等,此前甚至还在网上把带有“叶黄素”字眼的产品几乎买了个遍,例如眼罩、营养补充剂、保健品、软糖等。
“像刘超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钟定娟介绍,以蓝莓为例,就护眼而言,它对有眼底视网膜病变的老年朋友来说,是有很多好处,但对近视防控而言,其护眼作用在循证医学上并没有科学依据。
针对大家对叶黄素相关产品的痴迷,钟定娟不止一次跟前来咨询的家长指出,叶黄素对眼部发育尤其视网膜的发育有益,但是否有近视防控效果,目前没有直接科学证据。
换句话说,它更多只能起到营养辅助的作用,若想用来治疗近视或相关眼部疾病,必须依靠专业的医学手段。与此同时,若过多补充,或许还会有一定副作用。
“既然没有所谓的护眼神器,那么哪些食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针对性地给孩子补充呢?”当天,在眼视光中心郭颖卓副主任医师的诊室,也有一些家长问出同类型问题。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及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对视网膜是有保护作用的。”郭颖卓介绍,蒸鸡蛋、胡萝卜炒肉、西蓝花炒虾、玉米虾粒、豌豆等食材,有荤有素地进行搭配,都是不错的选择。
“科学护眼,不可走极端,也不要迷信某一种食物甚至去放大其功效。”郭颖卓指出,“护眼神器”是不存在的,丰富合理的营养、充足的户外日照时间、正确的用眼习惯,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护眼王道”。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