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霸权:谁在纵容“小区土皇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07:30 2

摘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谁在纵容小区的土皇帝?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矛盾早已不是简单的服务纠纷,而是一场业主权益与资本权力的失衡博弈。从前期物业的强制捆绑,到业委会成立的层层阻碍,再到监管体系的形同虚设,物业公司正以小区"管理者"之名,行"地方一霸"之实。

问题的本质

大家一个问题,谁在纵容小区的土皇帝?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矛盾早已不是简单的服务纠纷,而是一场业主权益与资本权力的失衡博弈。从前期物业的强制捆绑,到业委会成立的层层阻碍,再到监管体系的形同虚设,物业公司正以小区"管理者"之名,行"地方一霸"之实。

零投资进场,无风险经营,旱涝保收,有些物业公司收钱时比催命鬼还急,晚交半天,马上就给业主断水停电,小区的电梯广告、车位收益,这些公共收益业主没见过?一分钱全进了物业老板和高管的口袋。至于服务,合同中根本没有服务,没有约定服务质量标准,只有收费标准。

前期物业的内幕

从前期物业开始,所谓前期物业,本质是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的"父子协议"。前期物业合同由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签订,但是由业主来买单。这类合同往往条款模糊,收费不透明,关键是到期之后"自动续期",形成"无限期的垄断"。全国超过70%的物业公司是开发商的下属或者关联机构,真正独立的不足10%。交房之后,开发商通过物业公司持续掌控小区资源,业主沦为"提款机"。有些物业公司零成本入驻小区,却通过降低服务质量标准,侵吞公共收益,攫取非法暴利,甚至套取维修基金。

业委会的困境

业委会本来是制衡物业的关键力量,却遭遇系统性围剿,总是被扼杀在摇篮。物业公司阻挠成立业委会的手段层出不穷,收买业主代表、散布谣言、挑拨邻里矛盾、恐吓维权业主,可谓"三十六计"。许多小区业委会筹备组刚刚成立,就开始有人造谣成员贪污。有些物业栽培业主当物托,天天在业主群或者社交媒体的评论区散播业委会要涨物业费、业委会比物业更黑,甚至派人上门威胁维权业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街道、居委会本应指导业委会的成立,却经常以"程序瑕疵"、"材料不全"为由拖延审批,耗时两年、三年,能成功的已算万幸,更多情况下是夭折。物业公司只需要"破费"一下,打点一下关键人员就可以轻松干预。而业主这边一盘散沙,多数业主面对公共事务冷漠,认为只要"不欠费就是守法业主",反而纵容了物业的违法侵权行为。殊不知,正是这种沉默助长了物业的肆无忌惮。

监管的缺失

物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非空白,但执行层面早已沦为"纸老虎"。哪里有什么监管?分明都是物业的"亲妈"。业主投诉800次,很可能就回一句"已约谈"。街道办张嘴就是"有些业主没事找事"儿,转头就和物业经理去吃饭。业主调监控告物业打人,派出所说"监控坏了"。物业、街道、住建早就绑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按时交费的业主反而成了物业最爱的"绵羊",也就是韭菜。

有些人经常会说:"取消物业就会影响就业,百万岗位会消失",全是屁话。取消的是无良物业公司,不是取消物业工作岗位。如果业主的物业费全部用在小区服务上,按照标准配备工作人员,相同的物业费至少比现在增加一倍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人就业。看看那些所谓的龙头物业高管们,开会讨论的都是如何抵制降价,抵制小区更换物业,甚至建立"攻守同盟",谁先坏"规矩"就集体鄙视谁,还要建立"自媒体矩阵",说白了,不就是安排水军在评论区为物业的违法乱象行为洗地吗?这些年薪百万千万的高管,思维观念还停留在上世纪吗?还是说躺着赚惯了,改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改呢?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促进社区治理的完善。

来源:一招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