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暑期普法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4:17 1

摘要:今年暑期是青少年放松身心、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时段。今年暑假以来,江苏省司法厅认真落实党中央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普法宣传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组织各地将“法治教育课”融入学生暑期实践,通过沉浸式、走访式、游学式开展系列普法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

今年暑期是青少年放松身心、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时段。今年暑假以来,江苏省司法厅认真落实党中央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普法宣传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组织各地将“法治教育课”融入学生暑期实践,通过沉浸式、走访式、游学式开展系列普法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持续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将法治的种子播种在更多孩子心中。

以“法治+科技”推行沉浸式普法。坚持科技赋能青少年普法,通过打造“可视化展示、智能化导引、便捷化服务、互动式参与”模式,实现法律知识从“藏在课本中”转向“跃然指尖上”,让青少年法治教育出“新”更入“心”。健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体系,组织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和市县相关部门履行普法责任,强化科技赋能,通过网络直播、AI技术等多种载体,打造一场场沉浸式、感知式普法盛宴,将严肃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场景,让普法宣传“可触摸、会对话、能闯关”,激发青少年学法用法的热情与活力,为法治宣传教育开辟了一条全新赛道。8月8日,联动省安委办、省教育厅推出2025年全民安全公开课——暑期中小学生安全专场网络直播活动,聚焦生活中的危化品、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火场逃生、防溺水以及强对流天气防范等,以“沉浸体验、权威科普、案例分析”形式,组织青少年学习掌握暑期安全知识,提升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网络直播吸引全省超56万名青少年参与。江阴市制作《聊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那些事》等多部主题动漫,举办“法护青春·护航成长”法治嘉年华活动,利用三维数字形象“法治小主播”的语音互动解读法律条文;无锡市滨湖区组织部分中小学生走进民防科普教育体验馆,沉浸式参观人民防空、核生化知识、气象灾害、地震体验、消防安全等展区,通过声、光、电交织营造的多感官体验,极大增强学法的互动性趣味性。连云港市海州区组织学生赴网络普法数字阵地开展“网络普法City walk”,通过“场景体验+互动实践”方式,趣味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以“法治+帮扶”实施走访式普法。针对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和失足青少年监护缺失、教育缺位等问题,以“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方式将托底帮扶辐射到每一名特殊人群未成年子女和失足青少年,传递法律温情与社会关怀,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霾,重拾生活信心,顺利回归社会。全面落实统筹推进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五项工作”部署,聚焦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未成年子女,以及农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法治需求和身心特点,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网格员、基层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走村串户,实地走访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心理辅导、困难帮扶等系列活动,让特殊群体未成年孩子快乐度假、健康成长。省司法厅部署实施“青援童长”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项目,招募17所高校近400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返乡面对面与未成年人交流、答疑解惑,创新推出“家长课堂”“共护童长”“守护花季与法同行”等特色活动,零距离解读校园欺凌、网络诈骗、性侵害等法律问题及其应对方法,帮助未成年人化解心结、疏导思想,修复“创伤”。常州市司法局联动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开展失足少年结对帮扶,逐人落实法治教育、心理干预等帮扶措施。南京市玄武区开展“宁育未来 暑乐一夏”爱心暑托班,内容涵盖安全自护、法治宣传、心理健康、科技创新等100多门公益课程,让未成年人感受暑托班的爱心和温暖。泰州市启动“青仔公益暑托服务”志愿项目,设置主题阅读、心理关爱、法律讲堂等课程,切实缓解困境青少年、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的“暑期看护难”问题,护航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以“法治+文旅”开展游学式普法。注重将法治宣传融入全省各地非遗文化、文博游览、体育竞技等各类丰富的文体资源中,将青少年法治课堂搬到户外,体验别样普法实践,让法治宣传“动起来”“活起来”,实现文体娱乐与全民普法的“双向奔赴”。借势“苏超”热度,组织全省13个设区市创新推出“定点服务+流动宣传”模式,通过设置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法治大转盘、“儿童足球趣味普法”专区、“普法IP”打卡点、“创意射门”游戏等普法场景,将法治宣传深入赛场及周边,深入融入公众观赛与日常娱乐场景,有效提升普法的渗透力与实效性,青少年累计参与赛事普法活动超8万人次。借助江苏非遗种类丰富的优势,组织各地开展“非遗+法治”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参与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做中学、学中创”,亲身体验和感知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以及法治文化的精神力量,推动法律知识走进青少年心里。扬州市利用整个8月份的每周六、周日,联动文旅部门开展以“古韵新生非遗焕彩”为主题的“大运扬州”周末非遗市集活动,邀请多位扬州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组织市民、游客和青少年“零距离”尝试雕版印刷、刺绣、绒花、通草花等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化,让“非遗”普法有“颜”更有“料”。(苏法轩)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