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名旅客突发疾病,急需医护人员帮助!”近日,南京南站,夜晚的候车大厅里人潮涌动,车站广播声突然响起。很多人愣住张望,一位正准备带着两个孩子检票上车的妈妈,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她猛地转身,逆着人流,朝着A4检票口的方向飞奔而去。
“一名旅客突发疾病,急需医护人员帮助!”近日,南京南站,夜晚的候车大厅里人潮涌动,车站广播声突然响起。很多人愣住张望,一位正准备带着两个孩子检票上车的妈妈,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她猛地转身,逆着人流,朝着A4检票口的方向飞奔而去。
她叫李梦旖,是广东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一名护士,当时正在休假,带着一双儿女前往苏州。面对突发情况,她没有犹豫、没有权衡,扯下戒指,用牙齿咬落了自己精心佩戴的10个穿戴甲,只给身边的孩子留下一句“妈妈去去就回”。这个下意识的动作,不是一个“英雄”的摆拍,而是一位医护工作者刻进骨子里的职业本能:救人,不分场合、不论时间。
我们常说“医者仁心”,这4个字背后,是无数次像这样的选择。一边是盼了很久的亲子旅行,两个孩子正满心欢喜等着去苏州;另一边,是一位素不相识的旅客正倒地抽搐、命悬一线。她没有纠结,因为她清楚:生命,不能等。女儿担心地问“妈妈你还回来吗”,儿子眼神里写满不解,但她还是冲出去了,这不是冷漠,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当然,在这场救援中,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铁路工作人员紧随其后、全程协助;两个孩子被妥善照顾、耐心陪伴;在她救完人几乎赶不上车时,快速通道早已默默打开……这是一场无声的爱心接力,是一个社会温良品格的集体亮相。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对了那件“该做的事”。正如她儿子后来说的:“刚才那个阿姨一直陪着我们,还说你去救人了。”一句话,暖了一座城。
这件事之所以打动这么多人,不是因为有多么轰轰烈烈。 就像李梦旖说的,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可在公众眼里,这就是身边真实可感的救人英雄。她没有披风,但有白衣赋予的使命;她没有超能力,但有专业积累的底气。
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从不缺宏大的叙事,但往往正是这些微小而温暖的片段,稳稳托住了社会的道德底色。从公交车上的一次搀扶,到雨夜里共享一把伞;从陌生人之间的几句安慰,到紧急时刻一次毫不犹豫地出手……善良从来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选择。
愿每一次危急关头,都有这样的“逆行身影”;愿每一份善良,都能被看见、被传递、被回报。
(谢丹玲 董文朴)
来源: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