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炎炎、降雨频繁,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进入关键阶段。石围塘街道迅速行动,以守护群众健康为出发点,统筹消毒站、环卫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力量,集结在职党员、居民群众、青年志愿者等“石家人”力量,全员变身“两热”防控“多面手”,以全域覆
夏日炎炎、降雨频繁,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控进入关键阶段。石围塘街道迅速行动,以守护群众健康为出发点,统筹消毒站、环卫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力量,集结在职党员、居民群众、青年志愿者等“石家人”力量,全员变身“两热”防控“多面手”,以全域覆盖专业消杀、全民联动防控体系、全面宣传灭蚊氛围,凝聚起群防群治强大合力。
全域覆盖 精准灭蚊百分百
“两热”防控必须从源头斩断蚊媒传播链。街道消毒站等专业消杀力量严格按照规定及相关标准,每天7-9时、17-19时在街道各社区内轮流消杀,重点关注岭南花卉市场、建筑工地、公园绿地、沿街商铺等区域,采用烟雾驱赶、雾化喷洒、滞留喷洒、定点投药的方式对绿化带、下水道、卫生死角等蚊虫滋生地进行全面药物喷洒,在药水种类、药水配比、器械选用、消杀时间、操作流程等方面严格把关,把消杀对居民影响降至最低的同时,确保消杀工作全域覆盖、科学规范、高效有力。
街消毒站开展专业消杀
7月26日以来,环境整治方面,已清理垃圾杂物902处,清理积水1836处,新装更换防蚊闸180余个;消杀灭蚊方面,已出动320多人次消杀灭蚊人员,合计消杀作业9.6平方公里,覆盖重点点位351处;药物储备方面,已储备悬浮剂126升、热烟雾剂305升、乳油524升、微乳剂219升,蚊片15箱、颗粒剂9袋;设备配置方面,已储备轻型器械26台、车载机6台,新增喷雾机15台。
全民联动 群防群治齐参与
防蚊灭蚊,关键在于全社会共同参与。在石围塘街道各个角落,社区工作者组成的“排查先锋队”牵头制定“网格责任图”,每日带着《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温馨提示》等资料走街串巷;辖区在职党员组建“红色助力队”,下沉网格变身“科普讲解员”,进门入户讲解“翻盆倒罐清积水”“安装纱窗防叮咬”等实用知识;扎根社区的“石家人志愿服务队”则化身“环境美容师”,带着夹子、袋子等逐栋楼清理绿化带落叶、废弃容器积水。“三支队”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在社区的每个角落有效推进防控工作。
“小小志愿者”入户宣传
从“敲家门”到“清积水”,从“发手册”到“齐消杀”,街道的“1+3+N”立体防控格局(1个指挥中心统筹,消杀、巡查、宣传3支专业队主导,N名石家人志愿者参与)累计发动党员超过1582人次,联动环卫、物业等力量超769人次,组建130人街道消杀队伍并开展培训超过10场次。
全面宣传 防蚊灭蚊除隐患
宣传动员是提升防控实效的关键抓手。石围塘街道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强化爱国卫生运动及蚊媒防控宣传教育,出动入户宣传人员1496人次,开展宣传活动126次,入户宣传13086户,张贴宣传海报1461份,悬挂横幅210条,派发“两热”防控指引、宣传折页及致居民一封信等宣传单张超5万余份。线上依托198个居民工作群,累计推送并转发各类防控知识与要点1380次,有效提高社会面对“两热”病毒的认识,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增强防护意识和能力。
入户派送《做好防蚊措施 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致石围塘街道居民的一封信》
针对防控宣传形式创新不足、老旧小区覆盖存盲区等问题,创新制作短视频等科普素材,推动实现老旧小区、辖内居民楼、专业市场等公共区域全覆盖;组建“党员+志愿者”包楼小组,推行“清积水打卡”制度,力争实现宣传入户率、积水清理率双100%,切实保障辖内居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来源:广州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