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 | 中国农业银行:“抗战陈列馆”——为了让更多人铭记那段历史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6:45 2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那段浸透着血泪与不屈的历史,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记忆,永远不该被遗忘。而在这份沉甸甸的铭记中,有一个特别的身影让人动容——一位普通的银行人,以一己之力创办了一座抗战陈列馆。

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那段浸透着血泪与不屈的历史,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记忆,永远不该被遗忘。而在这份沉甸甸的铭记中,有一个特别的身影让人动容——一位普通的银行人,以一己之力创办了一座抗战陈列馆。

陈列馆的创建者,是农行上海金山支行的一名退休员工——68岁的缪时方。作为一位执着的民间抗战史研究者,目前成为上海金山地区抗战历史研究的重要民间力量。他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长期致力于搜集日军侵华罪证,通过实物、文献和展览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

展馆筹建

当被问起为什么会想到建立一座侵华日军战场遗物陈列馆,缪时方表示,这要追溯到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缪时方得到一本《支那事变画报》。画报中记录的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占领枫泾等地的照片,是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真实影像。这些照片深深刺痛了他,成为他研究日军侵华史的起点。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系统性地搜集相关史料,不仅通过网络购买,还托人到日本旧书店寻找。历经五年时间,终于集齐了136期《支那事变画报》。画报由朝日新闻社和大阪新闻社出版,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以图片和文字记录了日军侵华的全过程。

随着收藏的日军侵华物证不断增加,缪时方萌生了筹建陈列馆的想法。他希望通过实物展示,让更多人直观地感受历史的残酷,从而铭记历史、珍视和平。2016年,他与同乡胡志坚合作,策划筹建“侵华日军战场遗物陈列馆”,直到2020年,陈列馆正式开放。陈列馆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卫星村一栋三层小楼的三楼,馆内收藏了画报、武器、军服、地图等物品以及相关文献资料,静静诉说着当年日军侵略者的铁蹄和暴行。

▲陈列馆内的展品

史料开发

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缪时方深刻认识到文字记录的重要性。他与武警退休警官刘本新合作,历时多年编著《从上海金山卫登陆到进攻南京——日军第10军侵华作战图片资料》一书并出版。该书系统地梳理了日军第10军在金山卫登陆后的作战行动,纠正了许多以往模糊或错误的历史细节。

▲缪时方编著的图书

缪时方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关注日军侵华的罪证,还致力于挖掘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抗战英雄事迹。2024年,他在收藏到的一份“空军总司令部请奖事绩表”中,发现了一位鲜为人知的抗战时期枫泾籍“飞虎队”飞行员郁功城。郁功城参加过武汉保卫战、长衡空战等多次重要战役,击落日机数架,其驾驶的飞机也曾被日军击落,跳伞后受伤。

通过专访郁功城亲属,并查阅《枫泾镇志》等地方志,缪时方最终确认了郁功城的生平事迹。这一发现,丰富了金山地区的抗战历史,也为研究中国空军在抗战中的贡献提供了新的视角。

成果共享

缪时方的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多次应邀在当地博物馆、学校、社区等地举办的专题展览和讲座上,向公众介绍日军侵华历史和金山地区的抗战事迹。2014年,在国家公祭日当天,金山卫抗战资料馆开馆,缪时方提供了大量展品,实现了他“建资料馆”的夙愿。此后,他还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金山报》抗战纪念专版的组稿工作,并在金山电视台担任嘉宾,宣传介绍研究成果。同年,他与刘本新共同提出的《更真实,更可信,更权威,更振奋——关于改进纪念抗战宣传的建议》获得上海市优秀人民建议奖。

2015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刘本新解说日军第10军从金山卫登陆到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其中部分内容就采用了缪时方的研究成果。

▲缪时方在纪念馆内讲解

望着展馆里参观的学生、社区党员干部们,缪时方表示,搜集、整理、研究日军侵华史料,筹建陈列馆,挖掘抗战英雄事迹,虽然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成果却令人欣慰,也十分有意义。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深刻感受国家的强大来之不易。”

内容来源:中国农业银行

来源:中国银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