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6月21日互动易:公司加快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预计到 2024年6月底固相合成总产能达到14,250L,以满足商业化项目需求,均按照计划进度推进,产能陆续释放。公司大力推动CDMO业务在多肽业务的发展,截止2023年度报告期内,新承接12个项目,首个
8月27日,凯莱英跌0.59%,成交额10.66亿元,换手率3.22%,总市值370.29亿元。
异动分析
CRO概念+减肥药+创新药+智能医疗+合成生物
1、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国内外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2、2024年6月21日互动易:公司加快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预计到 2024年6月底固相合成总产能达到14,250L,以满足商业化项目需求,均按照计划进度推进,产能陆续释放。公司大力推动CDMO业务在多肽业务的发展,截止2023年度报告期内,新承接12个项目,首个GLP-1 NDA项目申报准备中,持续加强液相合成等新技术能力储备。
3、国内CMO行业龙头之一,从事定制研发加定制生产一站式CDMO服务,为国内多家医药公司提供1.1类新药研发服务;代表性新药项目包含:治疗丙肝,心血管疾病,囊性纤维化等项目。 2020年5月,拟引入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并与其签署附条件生效战略合作协议,在小分子、核酸、生物药CDMO以及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等业务领域开展深入战略合作。
4、2023年9月14日互动易:公司设有智能制造技术中心(CIMT)通过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为智能管理及制造赋能,致力于工艺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平台、智能化处理、运营整合、主动预测能力等。
5、2023年9月14日互动易:公司关注科学发展前沿、前瞻性布局新技术,设立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中心(CSBT)并已建立成熟的从分子生物学(重组表达)开始的一站式合成生物服务能力,目前主要聚焦于制药及生命科学领域。公司已搭建完成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具有深厚基础学科研究及技术积累,并可拓展至其他广泛应用领域。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6279.12万,占比0.06%,行业排名40/51,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5.97亿,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区间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净流入-6279.12万-2.06亿-2.71亿-5.12亿-10.70亿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3.62亿,占总成交额的8.54%。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9.42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9.42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在压力位109.10和支撑位99.00之间,可以做区间波段。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大街71号,成立日期1998年10月7日,上市日期2016年11月1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提供CMO医药外包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医药行业99.90%,其他0.10%。
凯莱英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所属概念板块包括:CRO概念、创新药、生物医药、合成生物、H股等。
截至6月30日,凯莱英股东户数4.13万,较上期减少5.16%;人均流通股0股,较上期增加0.00%。2025年1月-6月,凯莱英实现营业收入31.88亿元,同比增长18.20%;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3.71%。
分红方面,凯莱英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0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01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凯莱英十大流通股东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628.4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7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266.1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80.92万股。华宝中证医疗ETF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664.67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9.21万股。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79.3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31.90万股。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43.52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6.59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