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揭阳普宁,花卉苗木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不仅是粤东地区连片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县域,更缔造了年交易额近20亿元的“美丽经济”,成为一方富民增收的金色热土。花卉苗木产业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良好口碑?产业发展如何实现联农带农?产业链条的延伸
在揭阳普宁,花卉苗木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不仅是粤东地区连片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县域,更缔造了年交易额近20亿元的“美丽经济”,成为一方富民增收的金色热土。花卉苗木产业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良好口碑?产业发展如何实现联农带农?产业链条的延伸又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联村抱团,家门口的“饭碗”越端越稳
普宁洪阳镇的万花园,堪称普宁花卉经济的“心脏”。这里园如其名,名花万千,总面积达2.5万亩,拥有68个标准化花园区块,由100多户农户承包。园内主营各式花卉、盆景、绿化苗木等三大类520多个品种,其中名优品种包括普宁黄杨、蝴蝶兰、罗汉松、红掌等,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
据了解,该园区年销售额15亿元,带动就业超6000人,周边农户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万花园”是如何为农户筑就了家门口的“金饭碗”呢?
“整合周边零散花木市场,大家劲往一处使,实行‘联村抱团’‘联农带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联动宝镜院、林惠山等8个村以土地入股方式连片开发,带动全镇32个村及周边4镇共同发展。比如全国乡村特色(花卉苗木)产业超亿元的宝镜院村,采取“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大约有2300户农户以“前店后基地”方式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经营。”
在这里,村民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幸福生活。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既有“含金量”又有“含新量”
科技正深度重塑普宁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模式。当地紧盯“品种、品质、品牌”3个核心环节,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结成战略联盟,累计注册“宝镜院太空花卉”等商标10余项。
同时借助“双百行动”的东风,深化校政企协作,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28支队伍84人。聚焦科技赋能。引进总投资2.6亿元的国际花卉数字生态港项目,打造集花卉交易中心、博览馆、商业街于一体的花卉产业文旅交易区。探索数字交易新模式,打造“基地+仓储+物流+销售”全数据交互平台,实现“万种花木汇聚平台、足不出城货比三家”。有关负责人激动地告诉记者:“近两年,我们成功吸引了60余名大学生返乡发展电商直播,线上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普宁组建普宁市花卉苗木协会,推动花卉产业与节会、电商、文创等多业态交叉融合,举办中国(普宁)绿美高质量发展花卉苗木展销会,打造展示普宁花卉苗木产业的交流盛会和形象窗口。500多家本土企业在全国拓展经营,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周转集散网络。
从单一苗木到连片美景,再到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普宁借花致富、点绿成金,成功构建起集聚发展、科技赋能、三产联动的花卉苗木产业新体系,这张“普宁名片”在粤东大地上将愈发闪亮。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佳滢
通讯员 罗凯瀚
来源:小汽车爸爸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