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暴雨+雷电+10级大风!山东未来5天降雨频繁 降雨今天傍晚开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1:19 2

摘要:山东省气象台8月27日11时发布降雨预报,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27日傍晚到31日,山东省降雨频繁,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7~9级局部10级以上雷雨大风。

山东省气象台8月27日11时发布降雨预报,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27日傍晚到31日,山东省降雨频繁,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7~9级局部10级以上雷雨大风。

2025 年 8 月 27 日 17 时—28 日 20 时山东省降水预报(毫米)

具体预报如下:

27日傍晚到28日白天,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和济南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5~30毫米,局部5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有雷雨或阵雨。全省平均降水量5~10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40~60毫米。

28日夜间到29日全省大部地区有分散性雷阵雨。

30—31日全省有大范围较强降雨,鲁中(济南、泰安、淄博)、鲁南(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和半岛地区(青岛、烟台、威海)有大雨局部暴雨。请加强防范。

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应对强降雨需遵循 “提前预防、科学避险、事后妥善处理” 的原则,根据不同场景(居家、户外、行车等)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下是详细应对指南:

一、强降雨前:提前预警与预防准备

1. 关注预警信息,制定避险计划

通过官方渠道(气象局官网、“国家应急广播”、本地政务 APP、电视 / 广播)实时关注降雨强度、持续时间及灾害预警,避免轻信非官方谣言。

若居住在低洼地段、山区、沿河区域,需提前明确疏散路线(如附近的避难所、高地位置),并与家人约定紧急联络方式(避免依赖手机信号,可提前保存应急电话)。

2. 居家安全检查与物资储备

排查隐患:检查房屋屋顶、门窗是否漏水,清理阳台 / 窗台的花盆、杂物(避免强风刮落伤人);疏通阳台地漏、厨房 / 卫生间下水道(防止内涝倒灌);关闭燃气总阀、电源总开关(若预计降雨极强,可提前断电)。

储备物资:准备至少 3 天的应急物资,放入便携背包,方便紧急转移:

基础物资:饮用水(每人每天 1.5-2 升)、即食食品(压缩饼干、罐头、巧克力)、常用药品(感冒药、肠胃药、创可贴);

应急工具:手电筒(配备用电池)、充电宝(充满电)、防水打火机、多功能刀具、雨具(雨衣优于雨伞,避免雨伞被风吹翻);

其他:身份证、户口本等重要证件(密封在防水袋中)、保暖衣物(雨季气温低,避免受凉)。

3. 车辆与户外设施准备

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远离广告牌、大树、电线杆的区域,避免停在地下车库、低洼路段(若已停在地下车库,需提前确认车库排水能力,收到橙色 / 红色预警时及时移车);

户外停放的电动车、自行车等移至高处,拔掉充电插头,避免短路起火;

检查小区 / 家门口的排水井盖是否完好,若发现松动或缺失,及时联系物业标记警示(避免行人 / 车辆坠入)。

二、强降雨中:科学避险,避免危险行为

降雨期间是风险最高的阶段,需严格规避危险场景,不同场景应对措施不同:

1. 居家避险:警惕内涝与漏电

若雨水倒灌进室内,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避免触电或燃气泄漏),用沙袋、防水板堵住门口(可用毛巾、旧衣物塞住门缝),将贵重物品、电器转移至高处(如桌子、书架顶层);

若积水漫过脚踝,且持续上涨,立即携带应急背包向高层(如二楼及以上,避免顶楼)或室外高地转移,切勿贪恋财物;

不要用手触摸墙面、金属管道(可能因外部电线短路导致墙体带电),避免使用淋浴、洗衣机等涉水电器。

2. 户外避险:远离 “高危区域”

绝对禁止的行为:

不要在低洼处、桥下、涵洞、地下通道避雨(易被积水快速淹没,逃生困难);

不要靠近电线杆、变压器、路灯、广告牌(积水导电,可能引发触电);

不要在河边、水库、沟渠附近停留(强降雨可能导致水位暴涨、堤坝溃决,或引发山洪);

不要在山区、陡坡、挡土墙附近活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发现土壤松动、异响时立即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离)。

若在户外被困,尽快转移至地势较高、结构坚固的建筑内(如正规商场、办公楼),远离门窗;若无法移动,拨打当地应急电话(如 110、119),清晰说明位置(如 “XX 路与 XX 路交叉口,靠近 XX 超市”),并保持手机电量,等待救援。

3. 行车避险:“能停则停,不涉未知积水”

原则 1:避免冒雨行车:若降雨强度大(如能见度低于 50 米、路面积水快速上涨),立即将车停在高处、无遮挡的安全区域(远离大树、电线杆),关闭发动机,打开双闪灯,人员留在车内(不要下车蹚水,避免触电或被冲走)。

原则 2:不涉 “未知积水”:若必须行车,提前观察积水深度(积水漫过轮胎一半时,坚决不通行),避开积水路段、涵洞、隧道;通过积水时低速匀速行驶(避免水花溅入发动机导致熄火),与前车保持至少 50 米距离。

原则 3:熄火后不二次启动:若车辆在积水中熄火,立即关闭点火开关,不要尝试二次启动(会导致发动机进水,保险公司可能拒赔),人员迅速撤离至高处,联系救援车辆。

原则 4:被困车内如何逃生:若车辆被积水围困,且水位持续上涨,立即使用安全锤、座椅头枕(拔出插入车窗缝隙撬动) 砸破车窗(优先砸侧窗,前挡风玻璃较厚难砸),迅速逃生,逃生时尽量抓住漂浮物(如抱枕、塑料袋),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三、强降雨后:警惕次生风险,做好清洁消毒

降雨结束后,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1. 防范次生灾害

山区需警惕滞后性滑坡、泥石流(降雨后土壤饱和,灾害可能在雨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不要立即返回受损房屋;

城市内涝区域需注意井盖缺失、路面塌陷(积水退去后,可能存在隐蔽陷阱),行走时远离积水痕迹明显的路面,驾车时观察路面是否有裂缝、凸起。

2. 居家安全与清洁

返家前先检查房屋结构(如墙体是否开裂、屋顶是否坍塌),确认安全后再进入;

打开门窗通风,清理室内积水,用含氯消毒剂(如 84 消毒液,按说明书稀释)对地面、墙面、家具进行消毒(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消毒后通风 30 分钟);

检查电器、燃气设备(如热水器、燃气灶)是否进水,需专业人员检修后再使用,避免短路或燃气泄漏;

被积水浸泡过的食物(包括密封包装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一律丢弃,不要食用或使用。

3. 健康防护

避免赤脚蹚过积水(积水中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尖锐杂物,易引发皮肤感染、脚气加重),若不慎接触积水,回家后用肥皂 + 流动水清洗脚部,涂抹碘伏消毒伤口;

注意饮用水安全,若自来水出现浑浊、异味,需煮沸后再饮用(或使用瓶装水),避免饮用生水导致肠胃疾病;

若出现发热、腹泻、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曾接触过积水。

4. 财产与保险处理

若房屋、车辆受损,及时拍照留存证据,联系保险公司报案(需在保险期限内,保留维修单据、损失清单);

若因灾害导致生活困难,可向当地社区、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人、儿童、行动不便者:需由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协助转移,提前准备便携座椅、拐杖等辅助工具,避免单独行动;

户外作业人员(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强降雨期间应停止户外作业,转移至安全区域,若必须作业,需穿戴绝缘防水装备(如绝缘手套、防水靴),并有人监护;

学生与家长:若学校发布停课通知,不要送孩子上学,在家看护孩子,避免孩子在积水区域玩耍(如踩水、捞杂物)。

应急电话参考(全国通用 + 地方补充)

紧急救援:110(公安)、119(消防)、120(医疗)

应急管理: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部分地区可咨询灾害救援)

地方应急:可查询当地政府官网,获取属地化应急联络方式(如社区电话、区应急局电话)

应对强降雨的核心是 “不侥幸、不冒险”,提前做好准备、科学规避风险,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身与家人的安全。

来源:萧人可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