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自动驾驶行业是越来越卷了,大佬们在网络上隔空交锋,关于该采用什么导航方案,争论的不亦乐乎。有发出惊人言论,所谓“装上激光雷达和雷达会让自动驾驶车辆更危险”的观点
最近自动驾驶行业是越来越卷了,大佬们在网络上隔空交锋,关于该采用什么导航方案,争论的不亦乐乎。有发出惊人言论,所谓“装上激光雷达和雷达会让自动驾驶车辆更危险”的观点
自动驾驶行业近期关于导航方案的争论确实非常激烈,尤其是围绕是否应该使用激光雷达(LiDAR)和传统毫米波/超声波雷达的讨论,已经上升到技术路线、安全理念乃至商业战略的层面。
在自动驾驶领域,感知系统是核心之一,它决定了车辆如何“看”世界,从而做出驾驶决策。目前主流的感知硬件包括:
摄像头(Camera):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对颜色、车道线、交通标志等识别能力强,但对光线、天气依赖大,缺乏深度信息。激光雷达(LiDAR):通过发射激光并接收反射信号来构建高精度的三维点云地图,能提供厘米级精度的空间感知,尤其在测距和物体形状识别上优势明显。但成本较高,且受恶劣天气(如大雨、浓雾)影响。毫米波雷达:对运动物体检测灵敏,穿透性强,能在雨雪天气中工作,但分辨率较低,难以识别具体物体类型。超声波雷达:一般用于近距离探测,比如泊车辅助,作用距离短。这个观点听起来相当反直觉,因为激光雷达和雷达本意是为了提高安全性与感知精度,那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它们反而让车辆更危险呢?
企业/路线主要传感器配置特点特斯拉纯视觉(摄像头为主)坚持不用激光雷达,依赖超强AI训练,已实现较高级别辅助驾驶(FSD)Waymo/Cruise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多融合主打Robotaxi,追求极致安全与可靠性,成本不是首要考虑小鹏/蔚来/理想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走向高阶智能驾驶,激光雷达逐渐成为中高端车型标配华为/百度多传感器融合+高精地图强调车路协同与高精地图辅助,适合中国特色道路环境未来趋势可能是:
如果您对某个具体企业的方案、技术细节(比如特斯拉的Occupancy Networks、华为的ADS系统、小鹏的XNGP等)感兴趣,我可以为您进一步分析对比。自动驾驶的“内卷”,本质上也是技术进步与商业化落地之间博弈的精彩体现。
来源:柳意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