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油价格在下降,是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导致的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4:30 2

摘要:最近蒙大拿州一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附属机构发表一篇文章“钻探,宝贝,钻探:到 2025 年底,汽油价格或许会降至每加仑 3 美元以下“(Drill, baby, drill’: Gas prices might drop below $3 by end of 2

——近期汽油价格的下跌主要归因于全球石油供应激增、需求不如预期强劲以及石油库存增加,而非任何一位美国总统的亲能源政策。

——历史数据表明,美国石油产量的重大变化,包括大幅增长,更多是由水力压裂等技术进步以及欧佩克+决策和价格战等全球市场力量所驱动,而非总统的行动。

——虽然汽油价格降低对消费者有利,但美国从原油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意味着油价下跌也会给国内能源行业带来压力,减少出口收入,并扩大贸易逆差。

最近蒙大拿州一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附属机构发表一篇文章“钻探,宝贝,钻探:到 2025 年底,汽油价格或许会降至每加仑 3 美元以下“(Drill, baby, drill’: Gas prices might drop below $3 by end of 2025)。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由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推行了支持能源发展的政策,近期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大幅增加。” 这篇文章将近期美国汽油价格的下降与特朗普总统支持能源产业的政策联系了起来。

Oilprice网站撰稿人Robert Rapier认为,这种简单的答案容易得出,然而往往却是错误的。真正的答案需要考虑背景情况,并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下面是Robert Rapier为回答“汽油价格为什么下降“提供相关背景信息,让我们来看看油价下降究竟是什么引起的。

在我们详细探讨近期石油产量与汽油价格之前,先回顾一下过去 24 年中主要的石油生产事件或许会有所帮助,这些内容已在下面的图表中有所展示。

自 2000 年以来,有许多事件对石油产量产生了影响。在乔治·W·布什的两届任期内,石油产量延续了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然而,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正在完善水平钻井与水力压裂技术的结合方式,这将带来“页岩繁荣”或“水力压裂繁荣”,随后这一繁荣景象也将随之而来。在布什总统任期内,油价稳步上涨——在 2008 年 2 月达到每桶 100 美元——这为水力压裂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动力。

奥巴马总统的两届任期期间,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增长。尽管奥巴马本人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对石油和天然气持反对态度,但技术进步和市场力量才是其任期内石油产量大幅上升的最主要因素。

在他任期内曾出现过一次例外情况,那是在 2014 年末,当时沙特阿拉伯领导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尽管油价持续下跌,但此举旨在削弱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竞争力并保住市场份额。这一举措导致 2015 年和 2016 年的油价从每桶超过 100 美元暴跌至不足 30 美元。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最终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但美国的石油产量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负面影响。

然而,到了 2016 年 11 月,情况已十分明朗,美国的页岩油行业能够挺过难关。于是,欧佩克改变了策略,与俄罗斯及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即每天减产 120 万桶。这标志着价格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欧佩克+联盟的诞生。随后,这还促成了油价的回升,以及美国石油产量增长的反弹。

特朗普总统于 2017 年 1 月就职,此后石油产量又恢复到了奥巴马执政的前七年期间的增长态势。在特朗普执政的第一年,石油生产商就打破了 1970 年创下的月度石油产量纪录。特朗普确实推行了有利于石油产业的政策,但始于提高油价的欧佩克+减产行动才是使产量重新回欧佩克(OPEC)价格战前水平的最大因素。

在这一讨论中常常被忽略的一点是,由于油价上涨,特朗普执政的头三年里,美国的平均汽油价格实际上是有上涨的——直到新冠疫情爆发。

这场疫情导致油价暴跌——在居家令实施期间,油价一度跌至负值——同时石油产量也大幅下降,2020 年 4 月至 5 月期间日产量减少了惊人的 300 万桶。当人们怀念特朗普执政时期汽油价格曾降至每加仑 2 美元以下的时候,那也是这种情况唯一发生过的一次。

2021 年 1 月拜登就任总统时,石油日产量已回升至 1120 万桶,但仍比新冠疫情前的峰值低 180 万桶。但美国在石油领域仍将再次创下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新纪录。在拜登的第二个任期内,产量增长重新启动。在他最后的两年任期内,石油产量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俄乌战争爆发后出现的油价飙升,这再次证明了宏观因素的影响力推动油气生产(尽管拜登也做出了对油价产生影响的决策)。

在我们详细探讨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进展情况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 24 年里影响石油市场的主要因素。但其中很少有因素与总统的举措有关。诚然,奥巴马和拜登总统推行了清洁能源政策,并且总体上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持反对态度。然而,奥巴马总统领导下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增长,而拜登总统在其任期内的四年时间里,天然气产量均创下了纪录,其在任最后两年的石油产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请注意,这并非是为了给予任何认可,而是为了强调宏观因素在决定油价以及影响石油产量方面的重要性。没错,包括特朗普总统在内的每一位总统都推行了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很可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些政策相对于像页岩气繁荣或欧佩克价格战这样的宏观因素而言,影响通常都相对较小。有人可能会认为,页岩气的长期影响就是一个例外,而这些影响主要是在乔治·W·布什执政时期形成的。

回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附属电视台的那份报告内容,让我们聚焦于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前七个月情况,并将其与拜登总统的任期进行对比。如果确实存在增长现象,那么我们应该能在下面这张图表中看到,该图表始于 2021 年 2 月(拜登就职后的第一个完整月份),一直持续到 2025 年 8 月中旬。相关数据可在能源信息署的网站上找到。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存在诸多与天气相关的影响。拜登任期伊始的产量激增正是为了弥补冬季风暴“尤里”带来的影响。因此,最初的大幅增长实际上只是恢复到了风暴来临前的生产水平。同样,在 2024 年 1 月,一场严重的冬季风暴导致得克萨斯州的石油产量大幅下降。而在 2025 年 1 月,寒冷天气再次对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的生产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每一起此类事件之后,产量都得以回升。

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第一个完整月份是 2025 年 2 月。该月的产量从之前的下降中反弹回来,就像在之前遭遇恶劣天气事件之后那样。但即便你认为特朗普总统应因 2 月份的产量增长而受到称赞(当时他的政策尚未生效)——但从过去 4.5 年的总体情况来看,产量并没有出现显著增长。事实上,在拜登总统的任期内,有好几个时期产量出现了更大的“增长”。

在拜登执政期间,2023 年的石油产量创下了新纪录,比 2022 年的产量高出 7.9%,也比特朗普执政时期(2019 年)的纪录高出 5.0%。2024 年的新纪录比 2023 年还高出 2.1%。2025 年 3 月的产量略有上升,达到了新的月度纪录,而截至 2025 年的今年前几个月的产量比去年的纪录水平高出约 2.0%(尽管在过去两个月有所下降)。所以,今年我们确实有望创下新的石油产量纪录,但产量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显然,并没有像所宣称的那样出现大幅增长。

此外,之前提到的那篇蒙大拿州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附属机构的文章还援引了前白宫经济顾问史蒂夫·摩尔的话,他说:“特朗普热衷于你所说的那种‘钻探、宝贝、钻探’的理念,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由此带来的成果。”

事实上,今年用于开采石油的钻机数量一直在稳步减少,这与摩尔所暗示的情况恰恰相反。他确实指出今年我们很可能会再创产量纪录,但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这只是长期趋势的延续,而且这一趋势似乎正在放缓。

请注意,上述并未提及天然气的情况,但趋势大致相同。自 2005 年左右以来,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今年我们很可能会再创产量纪录,但任何时候都没有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今年汽油价格明显下跌,与原油价格的整体下跌趋势一致。这引发了一个常见的政治话题: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坚称,油价下跌是因为总统的政策促使钻探活动大幅增加。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实际上并没有出现钻探活动的大幅增加。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能源市场是全球性的,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供应、需求和库存等因素——这些因素很少会受到白宫领导人的影响。

目前最大的驱动因素是全球供应量的大幅增加。欧佩克+宣布,将在 2025 年 9 月之前完全取消其每日 220 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这一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整年。与此同时,像美国、巴西和圭亚那这样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在继续提高产量。总体而言,今年全球供应量预计将增加 250 万桶/日,超过了需求量,从而对价格形成了明显的下行压力。

在需求方面,经济增长情况低于预期。中国、印度和巴西的消费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在经合组织国家,需求基本持平。日本的经济已跌至数十年来的最低点,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已降至仅 1.4%,这导致国内燃料消费也有所减少。

最后,石油库存正在不断增加。库存量已连续五个月上升,全球总库存达到了 78 亿桶的高位,创下了 46 个月以来的新高。库存量的上升是供应过剩的典型表现,历史经验表明,像这样持续增加的库存通常会预示着价格的大幅下跌。

简而言之,当前的汽油价格下降并非任何一位政客的单独举措所致。而是全球供应量激增、需求增长乏力以及库存增加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油价下跌对美国经济而言显然是件好事。早在 2005 年,美国每天进口约 1250 万桶原油,因此油价降低意味着进口费用减少,消费者手中的钱也更多了。

但此后美国已从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转变为原油及精炼产品的净出口国。这改变了原有的经济考量。虽然较低的油价仍能让消费者在加油时节省开支,但同时也给美国最重要的产业带来了压力,减少了出口收入,并扩大了贸易逆差。对于一个如今将能源出口作为经济支柱的国家来说,廉价的石油是一把双刃剑。

人们往往会将加油站的油价波动归咎于或归功于某位总统,但实际情况是,汽油价格是由远比任何一届政府都更为强大的因素所决定的。诸如水力压裂技术这样的技术变革、欧佩克+组织的地缘政治决策、天气波动以及全球需求趋势,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要远大于行政命令或竞选口号。

这并不意味着政策毫无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竞争环境。但近期油价的下跌提醒我们,能源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而美国既是其受益者也是其受害者,因为其价格的波动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消费者在加油站感受到了价格下降带来的便利,但作为一个能源出口国,我们也承受着油价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

美国总统对汽油价格的影响或许会被夸大,实际上汽油价格波动主要基于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需求和投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个情况往往比华盛顿所描述的更为复杂和广泛。

资料来源:Why Gasoline Prices Are Falling | OilPrice.com

来源:非凡说能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