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落实《中共北京市委贯彻的实施意见》,根据《关于开展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学员遴选工作》的要求,经我院科研处积极组织申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严格评审,我院毛堂友副主任医师、王超副主任医师成功入选2025
为落实《中共北京市委贯彻的实施意见》,根据《关于开展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学员遴选工作》的要求,经我院科研处积极组织申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严格评审,我院毛堂友副主任医师、王超副主任医师成功入选2025年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入选人员名单。
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水平较高的青年医生,通过高水平研究机构的系统性科研训练,加速其成长为具备科学家精神与医学科研思维、能力、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完善首都医学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全市共遴选出50人,北京市中医医院中仅有3人上榜,我院占两席。北京市将联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对选拔人员开展相关培训。
东方医院始终高度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育,将其视为推动医院持续发展与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核心动力。毛堂友、王超两位医师的成功入选,不仅展现了他们个人的卓越学术成就,更彰显了医院在青年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未来,医院将通过构建阶梯式学科人才培育体系、搭建临床科研创新一体化平台、真实世界创研中心、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等措施,逐步形成“制度保障-资源投入-平台建设-文化浸润”四维引才育才支撑体系,为打造高水平的学科人才梯队不懈努力。
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实验医学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华中医药学会“雏鹰计划中医临床青年人才”。
个人事迹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基础及成果转化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9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Meta(IF:33.2)Gut Microbes(IF:12.2)等国际期刊发表 SCI论文2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项,主编著作2部,牵头制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团体标准2项、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等科技奖励2项。
王超
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伦多大学McEwen Stem Cell Insititute博士后。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双心医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北京市科协高创计划“青年托举人才”。
个人事迹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科研方向聚焦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等双心疾病的中医药干预机制,以及全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ihPSC-CMs宿主-移植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肌定向移植的方案优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及其他课题5项,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2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1项。
文/孙静宜 孙琛琛
审核/易文明 万洁
审阅/郭翔宇 曹俊岭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