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仁诗选|我的“野”是手写字,人家的“野”,是用脚写出来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3:33 2

摘要:作者: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在《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

距离

看了“野人”的视频,心里长出了距离,

你饿了能饿到吃掉一只苍蝇充饥吗?

你渴了能渴到生吃一条小蛇解渴吗?

这就是距离,不可抵达的距离。

看了“野人”的视频,心里长出了距离,

徒步960万平方公里,8万多公里倔走10年,

爬喜马拉雅山过森林,夜宿罗布泊,

这就是距离,是你走不到的距离。

看了“野人”的视频,心里长出了距离,

10年游走不是为了游玩,4万张图片填补了地质科研空白,

100多万字日记,把科学家没有记录下来的日月星辰栽活了,

这就是距离,有哪位大作家能写出这样的巨作?

看了“野人”的视频,心里长出了距离,

我也是人,他也是人,

为何拉开了这么大距离?

难道我的“人”字前少写了一个“野”字?

我试着在我人前加上了“野”,再量距离仍没缩短,

忽然意识到:就是加上一百个“野”也不起作用,

因为我的“野”是手写字,

人家的“野”,是用脚写出来的。

注:“野人”——雷殿生

一棵大树

每当看到一棵大树,就和它比

站在树下,两手量它腰围

量着量着,就想到了自己

我是在这个地方活到七旬的人

它比我来的晚,却比我腰围粗

它粗,我不在乎

关键是它树冠太大,我嫉妒

这里的人,全到树下乘凉

可我不行,影子被太阳一照,连自己都罩不住

想到这里,就想起我发小——野枣子

他比我小一岁,念书远远比不上我

现在,他开的工厂,全城人都去打工

60前,我也是厂子的 一名员工

回家

每次回老家,给父母带去的面食,塞进冰箱

譬如油条、包子、烧饼……

总是不大见少

倒是瓜果桃李一个不剩

我问母亲,母亲说那些油炸锅蒸的

吃着不顺口,不如刚从地里长出来的新鲜

像院子里爬到架子上的豆角、丝瓜

趴在地上的南瓜,还有红扑扑的辣椒、西红柿……

我每天离不了的油条包子烧饼这些主食

到父母那里倒成了付食

我这才理解了二老为什么不住城里住乡下

乡下的东西全是原创,没受污染

在我想出这个道理的时候,母亲又跟我说了一句:

我和你爸每天吃着刚出锅的炒菜

都是从咱院子里暄摘取的,吃在嘴里,还能尝出露水味道呢

你长得这么大高个,都是小时候吃出来的

作者: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在《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夕阳拾趣壹》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来源:读睡诗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