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是请注意图中这种牛。这种特色黑白花牛,在大自然中没有,是一种人工培育出来的奶牛品种,很有名,名叫"荷斯坦牛"或者荷兰牛。
以下二图是两幅著名的关于古埃及文明的农耕图。
据说距今五千年前,埃及人已经掌握了木犁牛耕技术,比古代中国早了三千年。
但是有两个问题:
一是如木犁经不住两头牛在田地里的折腾,走不出十米就会断坏掉。而且埃及没有森林。
木犁牛耕作业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否则就不需要发明金属犁具了。
二是请注意图中这种牛。这种特色黑白花牛,在大自然中没有,是一种人工培育出来的奶牛品种,很有名,名叫"荷斯坦牛"或者荷兰牛。
荷斯坦牛培育于荷兰北部的北荷兰省(North Holland)和西弗里森省(West Friesland),所以欧洲国家也称之为弗里森牛(Holsteim Friesian)。
黑白花牛的起源于公元1世纪后,是生活在莱茵河三角洲的游牧族,以黑色巴达维亚牛和白色弗里斯兰牛杂交而成。
这种牛不适合做劳役,但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奶牛。
为什么古埃及不可能有黑白花牛?
1. 起源时间不符
• 黑白花牛(荷斯坦牛)的系统性育种始于15世纪以后的荷兰。
• 它是奶牛,由荷兰北部的弗里斯兰牛(Friesian)和巴达维亚牛(Batavian) 长期杂交选育而成,以产奶量高著称。
2. 起源地点不同
• 黑白花牛原产于荷兰和德国西北部的低地地区。
• 古埃及位于北非,与欧洲在地理和畜牧传统上相隔甚远,当时不可能引进或培育这种特定品种。
3. 功能不匹配
• 黑白花牛是高度特化的乳用品种,体型高大、乳房发达,但骨骼较细,不适合耕作或劳役。
那么问题就是——古埃及壁画中5000年前的古埃及农人,是从哪里得到了这种神牛,而且用它套上木犁来耕地呢?
来源:何新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