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不行了?”最近群里冒出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砸进水面,涟漪一圈圈荡开。
“上海不行了?”最近群里冒出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砸进水面,涟漪一圈圈荡开。
先别急着下结论。
把“衰落”拆开看,其实就是三件事:工作机会、房租、年轻人还在不在。
先说工作。
以前进厂就能拿户口,现在工厂搬去太仓、南通,留下的岗位不是金融就是算法。
门槛一高,很多二本、三本的孩子直接跳过上海,去了深圳。
那边工厂少了,可码农、硬件工程师、直播运营一大堆,简历投出去当天就能约面试。
再说房租。
上海内环一间老破小,月租五千起步,押三付一。
刚毕业的月薪一万,交完房租吃顿火锅都要犹豫。
深圳关外还能找到两千多的单间,地铁四十分钟直达南山,省下两千块够买台新手机。
年轻人用脚投票。
数据不会骗人: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连续两年下降,深圳每年新增户籍人口几十万。
地铁晚高峰,上海的西装革履越来越沉默,深圳的T恤短裤还在讨论下一轮融资。
但说上海“完了”也夸张。
外滩的灯光没灭,只是照不到所有角落。
张江、临港的新园区里,芯片、生物医药的实验室灯火通明,只是门槛更高,普通人够不着。
深圳也不是天堂。
房价悄悄追上广州,城中村握手楼依旧握手。
只是节奏快,机会像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淋到谁算谁。
所以别急着站队。
上海想留住人,得把房租砍一刀,把落户门槛降一格,把咖啡馆里的创业补贴落到实处。
深圳想继续狂飙,得给城中村装电梯,给小学加学位,别让年轻人白天写代码晚上抢学位。
城市跟人一样,会感冒,也会痊愈。
今天上海咳嗽,明天深圳打喷嚏,关键是谁先找到对症的药。
来源:林里慢品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