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日本专家说日本投降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而是苏联背后捅刀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04:34 4

摘要:但那会儿日本军部高层根本没当回事,总觉得还有退路。他们想着搞 “一亿玉碎”,让盟军觉得打本土代价太大,说不定就能谈出个 “有条件投降”比如保全天皇制度,不让盟军占本土。这种想法现在看挺荒唐,可当时他们是真抱着这种幻想硬撑。

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两座城市瞬间化为废墟,十余万平民丧生。

这样的打击放在任何一个国家身上,似乎都该是投降的信号,可日本政府愣是没立刻低头,甚至还对外隐瞒爆炸的真实情况。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费解,难道原子弹的威力还不够?后来翻史料才发现,日本的算盘打得精,而真正让它彻底死心的,另有其事。

投原子弹前,盟军其实给过日本机会。1945 年 7 月 26 日《波茨坦公告》发出来,明明白白说让它无条件投降,不然就等着 “迅速且彻底的毁灭”。

但那会儿日本军部高层根本没当回事,总觉得还有退路。他们想着搞 “一亿玉碎”,让盟军觉得打本土代价太大,说不定就能谈出个 “有条件投降”比如保全天皇制度,不让盟军占本土。这种想法现在看挺荒唐,可当时他们是真抱着这种幻想硬撑。

美国投下广岛那颗 “小男孩” 后,全世界都盯着日本的反应。按常理说,一座城市没了,十万人没了,怎么也该慌了。可日本军部倒好,对外只说是 “普通大规模轰炸”,还一个劲儿给民众打气,让接着 “坚守本土”。

首相铃木贯太郎在记者会上干脆说要 “无视”《波茨坦公告》,继续打 “圣战”。老实讲,这股硬撑的劲儿,除了顽固,更多是赌他们赌美国手里没那么多原子弹,赌撑下去能等来转机。

果然,长崎的 “胖子” 投下去后,美国那边也犯了难。那会儿美国核储备确实有限,第三颗原子弹还没造好,要是日本真硬扛,接下来怎么打还真没准数。

所以说,原子弹这东西,威慑力是大,但对日本这种抱着侥幸心理的,一时半会儿还真敲不开它的投降大门。它更像把重锤,砸得日本晃了晃,却没直接砸塌。

真正让日本晃过神来的,是苏联的动作。之前日本一直把苏联当 “救命稻草”,1941 年签的《苏日中立条约》要到 1946 年 3 月才到期,它就觉得苏联不会轻易翻脸,还盼着苏联能帮着跟盟军斡旋。本来想靠着这层关系喘口气,可没想到德国 5 月一投降,苏联转头就把兵力调去了远东。

1945 年 8 月 8 日,苏联直接撕了条约,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把日本驻苏大使叫过去,当场宣读了宣战书。这一下,日本的算盘全碎了。

当天下午,百万苏军分三路往中国东北冲,直扑日本关东军。说实话,关东军以前是挺厉害,号称 “陆军精锐”,可常年打仗早就被掏空了,剩下的要么是老弱要么是没练过的新兵,装备也跟不上。苏军那边呢,坦克、装甲车、飞机堆着上,用的还是 “闪电战”,推进得飞快。

才一天时间,关东军第一道防线就被突破了。8 月 12 日长春被占,8 月 15 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跑路时被苏军抓了,折腾了 14 年的伪满洲国就这么没了。

到 8 月底,关东军主力被全歼,近 67 万日军成了俘虏,中国东北全解放了。这一连串打击下来,日本军部才真慌了原子弹是炸了两座城,可苏联是实打实要端它在大陆的老巢。

伪满洲国对日本有多重要?那是它的 “战略后方”,也是 “以战养战” 的物资来源。这下没了,等于断了胳膊。更让它怕的是,苏联陆军和登陆能力都强,要是真打去日本本土,按盟国分工,苏联占北部、美国占南部,日本就得 “南北分治”。

对日本来说,国家分裂可比无条件投降难受多了。所以 8 月 10 日它赶紧发照会说接受《波茨坦公告》,8 月 15 日天皇就念了《终战诏书》。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原子弹还是苏联出兵,都算是 “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之前,中国战场的持久战早就把日本耗得差不多了。从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开始,中国军民就没停过反抗,1937 年 “七七事变” 后更是全面抗战,一打就是 14 年。这 14 年里,中国军民硬是把日本陆军主力给拖住了。

以前看数据,1938 年日本陆军 34 个师团,24 个都扔在中国战场;就算 1941 年太平洋战争开打了,一半以上陆军兵力还困在中国。它想往太平洋调兵?想巩固东南亚?想给本土留精锐?根本没多余兵力。后来关东军垮得那么快,跟兵力被中国战场拖走有直接关系。

经济上更不用说了。日本资源本来就少,打仗全靠抢和进口。中国这边正面战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配合着来,今天炸个交通线,明天端个矿山,后天毁个工厂,让它 “以战养战” 的计划根本落实不了。

为了撑着打仗,日本只能一个劲发国债、印钞票,国内物价飞涨,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反战的人越来越多。到 1945 年,粮食、石油、钢铁这些要紧东西快没了,这仗其实早就打不下去了。

战略上它也被打乱了。本来日本想先占了中国,再以中国为基地打东南亚、印度,最后称霸世界。结果中国军民一抵抗,“三个月灭亡中国” 成了笑话,“大陆政策” 也卡壳了。

没办法,为了抢东南亚的石油,它只能冒险跟美国打太平洋战争,这下好了,两面作战,哪头都顾不过来,败局其实早就定了。

那位日本专家只提苏联出兵,确实有点片面。要是没有中国这 14 年的仗,日本没被耗成那样,美国在太平洋说不定得付出更大代价,苏联要打关东军也未必那么容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点是铁打的事实,不能被忽略。

现在 80 多年过去了,日本还有些人想歪曲历史,美化当年的侵略。说实话,这种事挺让人不齿的。历史就是历史,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该是谁的错就是谁的。咱们记着这些事,不是为了记仇,是为了守住真相,别让历史白过一趟。

来源:史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