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公园承载着供市民休闲游憩、健身娱乐等诸多功能。这两年,“公园20分钟效应”走红,更有不少年轻人将其视为能量“快充站”。不过,大家在惬意享受之余,也有这样那样的吐槽。比如,一路骑行到公园,有的让进,有的不让进;广场舞、健身培训遍地开花,扰民与否
帐篷、自行车能不能进,健身、广场舞的噪声污染如何避免?《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大市民可通过多种方式建言献策。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公园承载着供市民休闲游憩、健身娱乐等诸多功能。这两年,“公园20分钟效应”走红,更有不少年轻人将其视为能量“快充站”。不过,大家在惬意享受之余,也有这样那样的吐槽。比如,一路骑行到公园,有的让进,有的不让进;广场舞、健身培训遍地开花,扰民与否争议颇大;商拍随意取景,有利地形如何分配频惹纠纷……
新的问题、新的烦恼需要新的解答。现行《北京市公园条例》自2003年实施以来,对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进行了有效引导,但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难免出现一定的不适配。比如占用观景点开展直播、商拍,在22年前的旧版条例中当然不可能涉及,这就需要管理方式与时俱进。此番条例修订,就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精准响应市民诉求,让公园始终为大多数人服务。
“公园条例”上新,绿色风景焕新。今天的北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截至2024年底,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09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92%。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星罗棋布,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历史名园、生态公园等各有拥趸。用好用足这笔宝贵资源,既能更好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能为消费带来更多新的可能。当然,提升管理运营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既考验智慧,也需要协同。每一个人都严格遵循、悉心维护,才能呵护好每一处风光。
徜徉山水间,满满幸福感。期待公园管理更加运行有序,为城市增色、为生活增彩。融入人与自然、城市和谐共生的生态,走着走着,我们就会“和自然风光撞个满怀”。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