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区多数煤矿大幅下调价格(15-20/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06:57 4

摘要:2025年8月27日中国煤炭市场,特别是陕西榆林和港口地区的严峻形势。这是一个典型的 “供需失衡加剧市场恐慌” 的案例。

2025年8月27日中国煤炭市场,特别是陕西榆林和港口地区的严峻形势。这是一个典型的 “供需失衡加剧市场恐慌” 的案例。

我来为您梳理和解读一下当前的市场情况:

核心态势:恐慌性下跌

市场正处于一个加速下跌的通道中,由神华外购降价引领,产区民营煤矿跟跌,港口贸易商抛售,但终端需求几乎停滞,形成了“越跌越没人买”的恶性循环。

各环节详细解读:

1. 产地(榆林 & 鄂尔多斯):降价潮与销售停滞

· “暴跌模式”:榆林地区多家煤矿大幅调价(15-20元/吨),直接原因是库存积压。当煤矿的煤堆不出去时,只能通过降价来吸引拉煤车,回笼资金。

· 民营煤矿先行:民营矿对市场价格更敏感,反应速度更快,因此成为这波降价潮的先锋。

· 鄂尔多斯的矛盾:虽然当地受降雨影响供应有所收缩,但这并未能支撑煤价。这说明需求端的疲弱已经完全主导了市场,供应端的小幅扰动无法改变下行趋势。

2. 北方港口(秦皇岛等):库存告急与成交冰封

这是一个非常矛盾且关键的现象:

· 库存骤降:秦皇岛库存降至595万吨,属于低位水平。通常低库存会支撑价格上涨,但本次却伴随价格暴跌。

· 真相是“有价无市”:库存下降并非因为下游积极拉运,而是因为:

· 贸易商发运意愿极低:看到产地价格暴跌,发运到港口立即面临亏损(倒挂),所以选择停止发运。

· 坑口降价速度太快:港口报价的下跌速度跟不上坑口,导致价格体系瞬间崩塌。

· 锚地船舶仅剩10条:这极其直观地反映了下游需求的枯竭。没有船来拉煤,港口库存再低也无济于事,成交自然“冰封”。

3. 价格体系:全线失守

· 港口报价击穿关键防线:(CV5500)报价跌破700元/吨,(CV5000)逼近630元/吨,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价位,它们的失守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

· “跑路竞赛”:贸易商不再考虑利润,而是争相“割肉”出货,以避免未来更大的亏损。这是一种典型的恐慌性抛售行为。

· 发运倒挂:长江口贸易商“发运倒挂20元也得硬扛”的说法,深刻体现了当下的绝望心态——明知亏损也要卖,因为对后市更加悲观。

市场分歧与未来展望

您提到的“市场分歧加剧”是当前的核心矛盾:

· 多头观点(看涨):

· 押注于低库存的现实。只要需求稍有起色,港口低库存可能引发一波快速的补库行情,导致价格反弹。

· 认为当前的非理性暴跌已经过度透支了悲观预期,价格存在超跌反弹的技术性需求。

· 空头观点(看跌):

· 坚信 “旺季不旺” 的核心逻辑。即尽管是8月底的传统用煤旺季,但下游电厂库存充足,日耗不及预期,非电行业(化工、水泥等)需求持续低迷。

· 认为经济大环境和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出力)导致煤炭需求长期向下的趋势难以改变。

· 目前的低库存是“被动去库”,而非“主动去库”,只要需求不起来,低库存就无法转化为上行动力。

总结

当前的煤炭市场正经历一场 “信心危机” 。神华外购降价是导火索,点燃了市场积压已久的悲观情绪。疲软的实际需求 是根本原因,而产地的降价抛售和港口的恐慌性抛货相互强化,形成了下跌螺旋。

后续关键观察点:

1. 终端需求能否复苏:关注电厂日耗变化和非电行业的开工率。

2. 政策层面会否干预:是否有稳经济、促消费的政策出台,以间接拉动能源需求。

3. 贸易商心态变化:当价格跌至某些关键成本线时,是否会出现一致的挺价惜售情绪。

简单来说,市场在等待一个需求复苏的信号或一个政策托底的信号来打破当前的下跌僵局。在此之前,恐慌和阴跌的局面可能还会持续。

来源:乌金放光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