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落满未选的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02:27 1

摘要:林知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玻璃幕墙前站了很久,深秋的冷风吹得她羊毛大衣下摆微微扬起。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字像极了十年前那个午后,苏哲在画室里给她看的新颜料 —— 那管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烫的镉绿,他说要用来画她裙摆上的银杏叶。

林知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玻璃幕墙前站了很久,深秋的冷风吹得她羊毛大衣下摆微微扬起。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字像极了十年前那个午后,苏哲在画室里给她看的新颜料 —— 那管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烫的镉绿,他说要用来画她裙摆上的银杏叶。

手机在包里震动起来,是助理发来的并购案最终确认函。这场耗时半年的跨国收购案,足以让她在三十岁这年坐稳亚太区投资总监的位置。指尖划过屏幕上 “确认签署” 的按钮时,林知夏突然想起十七岁的自己,曾在日记本上写 “永远不要做让深夜惊醒的选择”。

一、分岔路口的镉绿

2015 年的金陵城,秋天总来得猝不及防。林知夏在南艺门口的银杏树下遇见苏哲时,他正蹲在地上捡银杏果,帆布包里露出半截画筒。“小心汁液沾到衣服,很难洗。” 她递过去一张湿纸巾,看着男生抬头时眼里的光,像揉碎了的银杏叶。

那时林知夏是南大金融系的高材生,苏哲则是南艺油画系的怪人。他们的恋爱像秦淮河的春水,缓慢又热烈。她会在他画室待整个周末,看他把调好的镉绿涂满画布,听他说要在老门东开家小画廊,“名字就叫知夏的银杏”。而苏哲也会陪她泡图书馆,在她对着金融模型皱眉时,悄悄在演算纸上画一只叼着钢笔的猫。

毕业季来临时,林知夏收到了两份通知:一份是纽约大学金融硕士的录取通知书,另一份是苏哲用红绳系着的画室钥匙。那个蝉鸣聒噪的夜晚,他们在玄武湖边走了一圈又一圈。“知夏,” 苏哲的声音带着颤抖,“我可以等你,或者……”

“或者” 后面的话被风吹散了。林知夏看着湖面上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抓着她的手说 “要走最稳的路”。她最终把钥匙还给苏哲,在他通红的眼眶里,看见了未来自己穿着职业装的模样。

二、玻璃幕墙后的落叶

纽约的冬天比金陵冷得多。林知夏搬进曼哈顿的公寓时,窗外的圣诞树还亮着灯。她把苏哲送的那幅小画挂在书房 —— 画的是南大的银杏道,穿着白裙的女孩背着画板,其实那是她从未有过的样子。

工作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作为投行里少有的亚裔女性,她必须比别人更拼命。有次连续加班三天后,她在电梯里晕倒,醒来时看到手机里有二十多个未接来电,全是母亲打来的。“苏哲上周结婚了,” 母亲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有些迟疑,“就在你们以前常去的那家茶馆。”

林知夏挂了电话,走到窗边。楼下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霓虹灯光把玻璃幕墙映得像块破碎的镜子。她想起苏哲曾说,要在茶馆的后院种满银杏,等到秋天,就把画架搬出去。现在,那个后院里应该已经有落叶了吧。

她开始频繁地做噩梦。梦里总是回到那个毕业季的夜晚,玄武湖边的风把苏哲的话吹得支离破碎,而她站在分岔路口,一边是亮着灯的写字楼,一边是落满银杏叶的小路。每次醒来,枕头都是湿的。

三、未寄出的明信片

2023 年秋天,林知夏因为项目回到金陵。飞机降落在禄口机场时,她看着窗外熟悉的梧桐树,突然红了眼眶。助理帮她订了老门东附近的酒店,推开窗户就能看见青砖黛瓦的老房子。

第二天清晨,她独自去了那家茶馆。后院果然种着银杏,金黄的叶子落了一地。一个穿着素色旗袍的女人正在扫地,看见她时愣了一下:“你是…… 林小姐?”

林知夏认出她是苏哲的妻子,当年在苏哲的画展上见过。“我来看看,” 她局促地解释,目光落在墙角的画架上 —— 上面放着一幅未完成的画,画的是纽约的夜景,玻璃幕墙上映着一棵孤独的银杏树。

“苏哲说,这幅画等了你十年。” 女人的声音很轻,“他每年都会去纽约出差,却从来没联系过你。他说,你选择的路,一定有更美的风景。”

林知夏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想起自己抽屉里那叠未寄出的明信片,每张上面都写着 “纽约的银杏叶黄了吗”,却从来没有勇气寄出去。原来有些选择,一旦做出,就再也回不去了。

离开茶馆时,她在门口的银杏树下捡了一片叶子,夹进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笔记本的第一页,还写着十七岁时的那句话:“永远不要做让深夜惊醒的选择。” 只是现在她才明白,人生从来没有完美的选择,我们遗憾的,从来不是选了哪条路,而是没能勇敢地走下去。

飞机起飞时,林知夏看着渐渐变小的金陵城,轻轻闭上了眼睛。或许,她无法回到过去重新选择,但她可以在未来的路上,为自己种上一棵银杏树。毕竟,秋天还会再来,落叶也会重新发芽。

来源:辛梓育儿教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