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奖耀中原 千里铸荣光——第十五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银杏学子斩获:4 个二等奖 + 2 个三等奖,1个团体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8 23:28 3

摘要:5月15日至5月17日,在郑州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中,我校现代酒店管理学院派出的8名师生团队表现出色。6位参赛选手凭借卓越的职业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全国185所参赛院校、596名顶尖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本科组四

5月15日至5月17日,在郑州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中,我校现代酒店管理学院派出的8名师生团队表现出色。6位参赛选手凭借卓越的职业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全国185所参赛院校、596名顶尖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本科组四个二等奖、高职组两个三等奖,并以总分位列全国前八的优异成绩,荣获本科院校组团体奖。这场跨越千里的现场竞技,不仅是学院 “理实一体”育人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酒店学院六位学子从 “校园达人” 到 “赛场尖兵”的蜕变见证。

01

千锤百炼:

实训场上的成长记实

自今年3月起,宜宾校区四号楼的实训室内,六个年轻身影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日复一日地坚守,不断磨砺着专业技能!

客房服务的谢卓君 “疼痛日记”:从 4 分 50秒到 2分 42秒的速度突破,源自每日 80 次铺床训练的肌肉记忆;尽管双手因湿疹磨破,生理期疼痛难忍需靠止痛药支撑,她仍在VIP客房设计中巧妙融入自然温馨元素,使客房服务成为一段‘有温度的文化叙事’。

鸡尾酒调制的王鑫垚、林强兴 "文艺双修":白昼间,他们苦练摇酒技艺,直至双臂肿痛;夜幕下,则反复背诵酒品知识,直至嗓音几近嘶哑,连微笑弧度和持壶手势都经过 500 次镜前校准,林强兴的“借海”、王鑫垚的“愈章”最终让 "四川味道" 在全国赛场上绽放光彩。

文化符号的破圈表达:他们巧妙地将国产基酒与四川花椒、安岳柠檬融合,历经200余次的配方调试,最终成就了"人生百味"这一佳作,摇酒时的精准分层与风味平衡,这是来自古蜀文明与世界的对话,评委在打分表上写下 "这是一杯用心的酒。"

中西餐服务摆台组的 "毫米战争":张洵杰、郭快乐的西餐餐具定位误差控制在 1 毫米内,银器抛光到能映出清晰倒影;刘颜的中餐摆台训练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评分标准的每一项细节 ——骨碟定位偏差≤0.5cm,餐碟间距需保持均等,筷尾对齐误差不得超过 1mm;郭快乐的300次动线演练,每个餐具角度都经过慢镜头反复校准。他们用标尺测量餐具间距,常常因为极小的误差而推翻重来。刘颜说:“唯有耐得住枯燥,才能将标准动作转化为肌肉记忆,在赛场上稳定发挥。”

02

中原亮剑:

赛场上的破茧时刻

银杏学子在赛场上亮出了蕴含着宜宾特色的训练道具,历经1361公里的征途后,他们凭借银杏独有的职业素养,展现出赛场上的镇定与自信。

细节控的终极考验:张洵杰的西餐摆台如精密仪器般组装,刘颜的中餐摆台似水墨画卷般铺展,郭快乐的西餐摆台让浪漫在仪器间流淌。评委们用尺子仔细丈量餐具间距,那些实训中反复修正的0.1厘米偏差,此刻都化作了他们脸上自信的微笑——因为他们深知,每一个细节都足以经受住最挑剔的目光。

竞赛与温度的共生美学:“借海”里蕴藏着来自陌生人温暖交织的善意,客房服务里可爱的小饼干和生机的多肉,每个项目创意里对人性的关怀,这不仅是技能的角逐,也是有温度的文化表达。

03

团体佳绩:

一千公里的协同战歌

首次跨省征战便斩获团体奖,背后是师生团队的全方位协作:

物资保障:20余箱专业设备(含定制瓷器、调酒器具等)由肖鸿、陈致远两位教师带领学生分装打包,自制防震包装确保定制瓷器、餐具零破损,确保每件 "战具" 完好抵达赛场。

备赛攻坚:高铁小桌板上刷题的纸笔代替了长途小憩,王鑫垚与林强兴以矿泉水瓶为道具,不懈练习摇酒技艺;谢卓君则在酒店床上反复演练,动作娴熟;郭快乐、张洵杰、刘颜则就地取材,搭建简易桌台,或摆台练习,或对着空气演绎服务流程,他们将 "移动战场" 变为 "流动课堂"。

战略布局:学院针对团体赛总分规则,制定 "标准化得分 + 创意分突破" 双策略,从设备搬运到流程复盘,从时间把控到助手协助,每个环节都彰显 "上下同欲者胜" 的团队力量。

04

育人密码:

理实一体铸就全面开花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学院深耕教育改革的不懈探索。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构建起产教融合、理实一体的培养体系。

实战化教学场景:依托 "银杏・标准教学酒店",学生从大一便进入真实酒店场景,完成前厅、客房、餐饮等理实一体课程。

双师型师资团队:来自酒店行业的资深管理者深度参与教学,将行业最新标准融入课堂。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机制:酒店品牌文化活动、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让选手在" 实战化 " 训练中提升职业能力。

“每一次夜晚的崩溃,再到比赛过程中的每一次微笑、每一处专业能力的呈现,都是同学们对卓越的追求,更是我院教学成果的体现”,首次带队跨越千里参赛的肖鸿老师领奖时感慨道:“工匠精神需要在细节中打磨,饭店服务的温度源于用心,文化的传承贵在坚守,而教育的本质正是点燃学生的潜能。荣誉不是终点,是起点,更是激励,未来更需以归零心态精进。”

未来,现代酒店管理学院将继续以酒店管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对标合格评估各项指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性、职业型的人才,为中国文旅酒店发展贡献银杏力量。

供稿:现代酒店管理学院

来源:张桂英爱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