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再盯着浮夸的门店装修,也不被花里胡哨的营销话术带跑,反而更在意吊牌上的 “折后价” 和商品本身的 “值不值”。而正是这种对 “实在价值” 的追逐,让折扣零售悄悄站上了消费舞台的 C 位。
很明显的一个趋势,这两年大家逛街、网购时,眼神越来越毒辣。
不再盯着浮夸的门店装修,也不被花里胡哨的营销话术带跑,反而更在意吊牌上的 “折后价” 和商品本身的 “值不值”。而正是这种对 “实在价值” 的追逐,让折扣零售悄悄站上了消费舞台的 C 位。
出现的变化是,折扣渠道不再是 “边缘选项”:小区门口的连锁折扣超市里,进口牛奶比普通超市便宜不少,日期还新鲜;
商场里的品牌折扣区,随便一件都能打个六七折,甚至更低;就连线上,点开特卖平台,总能刷到 “专柜同款” 的护肤品、箱包,价格拦腰砍半还带正品保障……
比如奥莱这种老树发新芽的业态,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国现有在营业奥莱项目约 251 个,2024 年销售规模约 2390 亿元,比 2023 年增长 4.5%。2020-2023 年全国奥莱零售额复合增速更是达到 10.1%,远超传统百货等线下零售渠道。
而它靠的不是别的,正是“品牌+折扣”打出的高性价比。进入奥莱很容易就会看到全场到处充斥着各种力度的折扣,五折六折,甚至是两折三折。品牌种类同样涵盖了不少国内外大牌,像COACH、耐克、斐乐等等。有些消费者甚至直接跑到奥莱大包小包的“进货”,忍不住想要剁手。
而折扣零售能翻红,核心其实是踩准了 “价值回归” 的节奏。
不少折扣渠道采取的都是直采模式,品牌直接对接折扣平台,砍掉中间环节,极大减少了溢价。还比如特卖电商唯品会也是一个例子,凭借深耕多念的供应链以及遍布全球的上千名买手,甚至将不少奢侈品都打到了两三折。
像之前平台开启的限时狂秒活动中,BurberryMADISON高级百搭通勤单肩包直接就被打到了专柜价的1.5折,以至于刚上架就被抢购一空,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价值用户。从第二季度数据来看,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贡献了线上销售的52%,用户粘性可见一斑。
如今来看,折扣零售的翻红,必然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观念的 “升级”—— 大家终于想明白,生活的品质不靠价格标签撑场面,而在于用合理的钱,买到真正需要的好东西,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懂生活”。
来源:听潮TI